考點:勞動過程 即人們通過有目的的活動,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創造有特定使用價值的產品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切社會所共有的。但是,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具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二是勞動產品歸資本家所有。 考點:價值增殖過程 資本家購買工人一天的勞動力,支付的是一天勞動力的價值,于是作為買者的資本家就取得勞動力一天的使用權。假定一天勞動力的價值工人只需要4小時就能生產出來,但這并不能限制資本家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4小時以上,假定讓工人再繼續勞動4小時,這繼續勞動的4小時就是工人為資本家所提供的無償勞動,它為資本家創造出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就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工人一天的勞動時間實際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時間,用以再生產勞動力;另一部分是剩余勞動時間,生產剩余價值。隨著勞動力成為商品,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者淪為雇傭工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結合的形式,采取了資本與雇傭勞動相結合的特殊形式,從而形成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 考點:資本的本質及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1)資本的本質。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體現在物上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即被物的外殼所掩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生產關系。 (2)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根據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不同,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其物質形態在生產過程中被消耗,生產出新產品。其價值則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不會發生量的變化。所以叫做不變資本(c)。 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它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不會轉移到產品中去。購買勞動力時所支付的價值,被工人用于個人消費了,勞動力的價值是用工人勞動創造的新價值的一部分來補償,并且生產出剩余價值。這部分價值在生產中發生了量變,稱為可變資本 V.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是馬克思的重要理論貢獻,意義在于:第一,進一步揭露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工人的剩余勞動是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為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根據,正確地表明資本主義剝削程度的是剩余價值率。 掃描二維碼關注"浙江自考網"微信,獲取最新自考成績、自考報名等信息!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