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與考試簡介
《外貿函電》課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專科必考課程和英語專業的選修課程,是一門融國際經濟貿易業務與英語為一體的實用英語課。目的在于使學生將所學到的基礎英語和國際貿易實務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外貿業務各環節中正確應用。隨國際商業往來的日益頻繁,對本課程的學習需求與日俱增。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通過洽商,就各項交易條件取得一致協議后,交易即告達成,買賣雙方當事人即存在合同關系。國際買賣合同的商訂是整個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可以通過口頭的方式進行,但實踐中,主要是通過函電的方式進行。1999年出臺的《新合同法》第10條和第11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函”是“封套”的意思,即是指信件,而“電”即是包括電報、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在內的數據電文的統稱。所以說,函電不僅是洽商國際買賣合同的手段,而且是簽訂國際買賣合同的主要形式之一。
雖然從狹義的角度講,《外貿函電》課程屬于英語課的范疇,但卻有其明顯的不同于一般的英語課程的特殊性。外貿英語函電作為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業務和有關活動的重要工具,其課程的開設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系統地學習、掌握外貿英語函電,主要是書信體的行文結構、專業詞匯及語言文體等特點,提高在日常對外經貿工作中正確地使用英語語言和進行對外各項業務聯系和通訊活動的能力,以適應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教材內容按照國際貿易實務程序,涵蓋詢盤、報盤、還盤、訂貨、形式發票、支付方式、裝運、保險、索賠、投訴等實務流程,以書信為主體,每課均包括業務環節概說、布局方式、函電樣本、詞語和注釋、寫作技巧、練習等,旨在使學生了解對外貿易業務各個環節,同時學習和掌握英語在各個業務環節中的應用。
《外貿英語函電》的學習目的清楚地表明了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外貿函電》課程的專業性質決定了學習和復習這門課程不能單從概念出發去熟悉業務,而要通過具體操作去熟悉進出口業務各個環節,在操作各個環節中深刻理解相關英語。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專業詞匯和詞組并不是學習這門課程的終極目標,只是實現其終極目標的途徑和基礎。同學們在復習這門課程時,首先要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等先導課程中傳授的業務知識,準確理解課文內容和各種業務環節,對進出口貿易業務的環節有一個概念,弄懂每筆交易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外貿函電》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又確實是一門英語課程,課程的重點仍然在于技能訓練。其終極目標是在熟悉外貿業務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語言文體,在正確使用專業詞匯和標準英語基礎上,表達特定的寫作目的。因此,必須具有相當的英語基礎,通過大量的練習,熟悉包括詞法和句法在內的英語語法,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訓練語言技巧和表達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從學習英語的角度看,學習語義、語法、句型、同義詞的分辨、用詞場合等等都不能脫離業務環節去講去學,因為專業英語的含義不同于日常生活英語。從學習業務角度看,對課文情節了解不透,一知半解容易導致錯誤。同樣,有了情節但不知用什么字句去表達,結果也完不成外貿磋商的任務。
教育部有關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文件明確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采取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命題依據為大綱中所規定的各課學習要點和考核目標,在突出課程規定的重點內容前提下,還要考慮到覆蓋面的問題,即考核內容要盡量涉及到所有各課。《外貿函電》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所以同學們在課程學習和復習考試過程中,切忌不要猜題押題、尋找考試的“捷徑”,而要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圍繞教材與大綱全面熟悉理解課文,認真做好課后練習,并且注意在不斷積累、強化記憶專業詞匯、常用句型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業務知識與英語技能。
試題要盡量考慮到層次結構的合理性,試卷中測試各種能力的題型大致為:語言基本功30%,簡單應試題45%,綜合應用題25%。試題難易度可分為較易、適中、較難三個等級。每份試卷中,不同難易度試題的分數比例為:較易占總分的20%,適中占總分的60%、較難占總分的20%。
本課程考核要點所采用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改寫題 、翻譯和撰寫英文書信等。
每一種題型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要求,同學們在全面理解和綜合掌握整個教材體系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要求,在考前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
選擇題。主要是單項選擇,每題有A、B、C、D四個答案,將正確的答案選出,每個正確選擇給一分,錯誤選擇不給分。此類考題的特點是點多面廣,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要詳細具體,同時還要求有一定的辨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丟分。學生對此類考題一定要反復練習,提高熟練程度。
填空題。此類題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晰,尤其是對功能詞的掌握,切忌模棱兩可,否則失分可能性極大。
翻譯題。翻譯題包括英譯漢和漢譯英兩種。翻譯時,一定要注意句子結構、動詞的使用、以及用詞拼寫的正確,否則相應扣分。
英文寫信題。英文寫信分數比例大,且難度較大,所以要特別重視平時對此種形式的練習。撰寫英文書信,僅僅從理解學習課文是不夠的,應該在平時多看類似的例句,做大量的筆頭練習,在加深并鞏固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多寫多練,做到熟能生巧。另外,要注意稱呼和結束禮詞的書寫規范,以及在語言水平上的前后呼應。
另外,新版的《外貿函電》課程考試,跟以往相比,出現了一種新的題型,即改寫題。改寫題包括單句、段落和書信的改寫,目的在于通過對給定內容的改寫,增強表達效果。
以上題型都屬于考試范圍,但并不是每一份試卷都肯定出現所有題型。從業務角度看,考試重點包括:還價磋商,接受、成交、拒絕接受,支付貨款,開立和修改信用證,促裝運合同貨物,索賠和理賠 。重點代表撰寫外貿函電必須具備的英文寫作水平,但不表示非重點就不必重視和熟悉。
二、課本內容復習
本課程包括20課,可以歸納為6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為“商業書信的撰寫原則及格式”,包括介紹與第1課;第二部分為“對外貿易交易磋商過程”,包括第2 至第10 課;第三部分為“對外貿易支付方式”,包括第11至第14課;第四部分為“對外貿易運輸與裝運”,包括第15至第16課;第五部分為“對外貿易保險”,包括第17課;第六部分為“對外貿易投訴、索賠與理賠”,包括第18至第20 課。
第一部分商業書信的撰寫原則及格式
在我國,絕大多數交易是通過書面形式進行磋商。外貿函電課程關注的實際上就是利用書面形式進行對外貿易的談判磋商。我國新的《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函電是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郵件等書面通訊方式的總稱。
函是封套的意思。函件是最正式的通訊方式,也是使用歷史最廣、范圍最廣的通訊方式。商業信函的組成成分有:(1)信頭。包括發信人的信息,如名稱、地址、電話、查號編號等;及日期兩個主要部分。(2)封內地址。主要是收信人的相關信息,如名稱、地址、電話等。(3)稱呼。稱呼是指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它的作用就好像我們平常在電話和會面中打招呼說“你好”一樣。稱呼可以分成社交稱謂和職銜兩大類。(4)經辦人姓名。有些商業書信不便直接發給個人,需要發給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收信公司迅速將信函轉給經辦人或經辦部門辦理,避免耽擱,可以在封內地址和稱呼中間加上經辦人姓名。(5)主題。主題也稱事由。它的作用就好比是雜志文章的標題,使人一看就知道信函的基本內容和目的。(6)信文。可以說,這是交易磋商函件最重要的部分,它包含著寫信人要傳遞給受信人的信息,而這信息正是我們之所以要寫這封信的首要原因。商業書信的撰寫要做到完整、具體、清楚、簡潔、禮貌、體諒、正確、并具有個性。(7)結束禮詞。結束禮詞是結束函件時的一種客套,如果說稱呼就好像見面時說“你好”一樣,結束禮詞就好像分手時說“再見”。結束禮詞在語言水平上應該與前面的稱呼相呼應。(8)簽名。(9)抄送。當信函副本抄送給某人時,他們的名字應該列在信上,這樣收到此信副本的每個人都知道除他以外還有誰也收到副本。但在盲抄送的情況下,除了收到副本的本人,別人并不知道都有誰收到了信函的副本。(10)附件。信中如有附件,也應在信函上注明。(11)附言。附言也稱再啟,是指信寫完后,想起還有要緊的話說時,在信函上加上的補敘的話。
隨著科技網絡的飛速發展,數據電文的使用越來越普及經常,但書信的寫作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信函的撰寫應盡量使用正規的文字和完整的句子,一般不使用專有名詞以外的縮寫。
電報在交易磋商中曾經被廣泛使用過,即使是現在,也是合同法中規定的書面合同形式之一。電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類:就地區分,有國內電報和國際電報;就業務分,電報可以分為政務電報、局務電報、新聞電報、私務電報,貿易電報屬于私務電報;按到達時間快慢,電報可分為平電和加急電;按所用文字和電碼分,可分為明文電、商用成語電、商用密碼電、羅馬字電。
國際商業明文電報是按字數、分地區計費的,凡一個組合不超過10個字碼,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及電報中能使用的有關符號連在一起,按一個計費字計算,超過10個字碼,不超過20個字碼的按兩個字計費,依次類推。
如前面所說,電報在交易磋商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但現在,電報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已基本上被淘汰,許多發達國家的電信部門已取消此項業務。
電傳的英語全稱有Telegraph Exchange(電報交換),Teleprinter Exchange(電傳機交換),及Teletypewriter Exchange(電傳打字電報機)三種。一般取第一個詞的頭三個字母Tel和后一個詞的頭兩個字母ex合在一起,簡稱Telex. Telex已在國際上成為統一使用的名稱。由于電傳的保密性高于傳真,所以仍然被外交部門和一些商務機構使用。
電傳的計費有2種,一種是用戶電傳,按每次發報時間長短計費;另一種是專線電傳,每天24小時,雙方可以隨時直接聯系,這種電傳是按月或按年收費的。
由于電話的普及,傳真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人們重要的通訊手段。像信函有信封,電報有電報掛號、電傳有電傳號碼一樣,除正文以外,傳真也有封頁。傳真的封頁包括:發傳真公司的全稱、地址、電話號碼、傳真號碼、徽標;收傳真公司的全稱、地址、電話號碼、傳真號碼;收傳真人姓名、所在部門、職務等。傳真可以按照與書信相同的格式寫,也可以寫的簡便一些。傳真還可以用來傳遞商業單證、圖紙等。
簡單地說,電子郵件就是用電子手段傳遞的信件。隨著Internet的普及,電子郵件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比起Internet的其他應用來說,電子郵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因為基本上任何人,不管他對計算機的了解有多少,都能夠理解郵件的作用和含義,因為它與常規的郵件從本質上來說是非常相似的。
電子郵件地址的典型格式是:xxx@xxx.xxx。這里,@之前是電子郵件用戶選擇的代表自己的字符組合或代碼,相當于用戶收發郵件時的姓名;@代表英文at,表示:在……;@之后是為用戶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服務器名稱;整個地址的意思是:某人在某服務器上收信。
發送電子郵件的過程很簡單,當寫好一封信的內容后,只須敲入收信人的地址,加上介紹信件主要內容的主題語(也可以不加)按一下發送按鈕,信件便可以立即發送出去。使用電子郵件的“附件”功能,還可以把非文本性的東西,如圖像數據、有特定格式的數據文件、可以執行的應用程序等,發送給遠方的收件人。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進行電子商務的常用方式。 EDI是用戶的計算機系統之間的對結構化的、標準化的商業信息進行自動傳送和自動處理的過程。換句話說,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將貿易過程中的票證單據、按統一格式在網上傳輸,以提高貿易運作效率,降低成本。由于使用EDI可以減少直到最終消除貿易過程中的紙面單證,因而EDI也被俗稱為“無紙貿易”。
EDI可以用于商業機構、非營利機構、政府之間傳送定單、合同、發票、保險單、海關申報單、帳單、庫存報表等文件。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交易磋商的書面形式會越來越豐富。書面磋商形式的創新與變化,極大地促進了無紙貿易的實現,跨行業、跨國境交易的開展,及商業慣例的標準化,這一切都會給交易磋商的方式與規則帶來極大的沖擊。
本課程的函電樣本主要是信函。從寫作的角度來講,信函、傳真和電子郵件并沒有根本的區別,只不過是信息的傳遞手段不同而已。為了敘述方便起見,按傳統習慣,統稱為“函電”。只有在談及書信格式的時候,我們才把信函、傳真和電子郵件區分開來。
第一部分“商業書信的撰寫原則及格式”包括介紹和第1 課。介紹主要是對撰寫商業書信的原則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第1課則對商業書信的組成部分和格式加以介紹。第一部分的內容,講義中介紹得比較詳盡,也比較容易理解,在這里我們就不再贅述。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經濟法概論復習筆記:第二章
08-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