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療法是由日本學者森田正馬于1920年前后創立的一種針對神經癥(森田稱之為神經質)的療法。
森田療法的主要特點是:
不問患者的過去,而是重視現實生活,通過現實生活去換得體驗性的認識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森田理論的發展:
⑴ 高良理論
高良武久用“適應不安”代替了森田的疑病學說,用神經質癥代替了神經質。提出了 “主觀的虛構性”和“偽裝外表的防御單純化”的概念。
主觀虛構性:神經質癥患者往往不能冷靜、客觀地對待與自己有關的事情,特別對于癥狀,患者被劣等感所支配,再加上不安的情緒,往往作出明顯失誤的判斷。而患者都極力夸大與自己不利的事情。這種現象稱之為神經質癥患者的“主觀虛構性”。
防御單純化:不安心理是正常人常有的,可神經質癥患者卻難以承受,拼命地把那些所謂的不適全部當敵人來斗爭。如果把一種心理現象當作對自己生存最有害的,并想把它排除掉,這種心理機制稱為“防御單純化”。
⑵ 大原理論
大原健士郎提出。
⑶ 田代理論
森田療法的基本概念與理論:
⒈ 神經質與神經質癥
森 田把森田療法的治療對象稱作神經質。他認為每一個正常人都有一種擔心患病的精神傾向,這種傾向在其程度過強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一種異常的精神傾向(疑病素 質),并漸漸呈現出復雜、頑固的神經質癥狀。因此,他把容易陷入疑病傾向的素質基礎上產生的一些癥狀,作為神經癥的一個類型,用時還采用了“神經質”這個 用來描述性格傾向的術語。
神經質癥是由高良武久提出來的。他認為,神經質癥是神經癥中的一部分,只有神經質癥才是森田療法的真正適應癥。
神經質癥的特征:
⑴ 患者具有克服病態恢復正常的強烈愿望。
⑵ 患者對自己的病態有批評能力。
⑶ 正常人能充分理解本癥的發生機制,沒有難于理解的心理變化。
⑷ 本癥在疑病素質的基礎上,由某種體驗誘發,通過精神交互作用、自我暗示、精神拮抗、思想矛盾等使之發展,形成心因性疾病。
⑸ 癥狀帶有主觀的虛構性。
⑹ 患者可能有非社會性的一面(社會適應性差),但沒有明顯的反社會性。
⑺ 患者沒有實質性的智能障礙或情感遲鈍。
精神自我沖突是患者的意志力和精神癥狀之間的沖突,表現為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認為應該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臨床上以有無精神自我沖突狀態作為判斷是否神經質癥的重要依據。
⒉ 森田神經質的發生機制
森田對神經質病理的主要理論是疑病素質學說和精神交互作用學說,他認為,發病=素質×機遇×病因。素質指疑病素質,機遇也稱誘因,是指某種狀況下使之產生病態體驗的事情,病因指精神交互作用,而發病的最主要條件是疑病素質。
⑴ 疑病素質
人們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靠這種內向性和外向性的協調活動而形成的,如果人的精神活動出現大的偏向,就會逐步形成一種明顯的精神傾向性。具有疑病素質的人精神活動內向,內省力強,過分追求完美,對自己身心活動狀態及異常很敏感,被自我內省所束縛,總擔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神經質患者的性格并非是一種單純的內向性,在其內向性的另一方面,還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欲望(完善欲)、進取心、硬不服輸的反抗心理。
⑵ 生的欲望
高良武久用“適應不安”來解釋人們的不安心理。
適 應不安:人在自然界中活動,人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必然會存在某種不安的心理,即為能否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自身的身心狀況能否適應外界環境這樣的 問題而煩惱。這種不安的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經常會出現,稱之為“適應不安”。適應不安的程度隨著個人的素質、年齡、現在所處的環境等條件的不同而變化。
高良武久還指出:恐 怖、不安、擔心、痛苦等心里雖然令人不快,但卻是我們人類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保護機制,是為適應環境發出的警戒信號。
⑶ 精神交互作用
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種感覺偶爾引起對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這種感覺就會變得敏銳起來,而這一敏銳的感覺又會更加吸引注意進一步固著于這種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