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權利。
第四,政治活動是科學,是藝術。
3、政治
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筑,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政治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4、中國古代政治學
儒學的主要典籍是《論語》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則為:“禮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韓非子》,主張“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張“無為而治”。
5、西方政治學
1、西方政治學最早發端于古希臘社會,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是古希臘時代最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國》中,提出并論證了“神創等級論”、“正義國家論”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他所設想了《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個試圖將政治問題與倫理問題加以區別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被公認為是西方政治學的真正開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為西方政治學的奠基者。
2、中世紀是西歐社會的黑暗時代,當時的主題是人與上帝以及教會之間的關系,其主導思想是神學世界觀。代表人物有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世界觀。
3、文藝復興是西方政治學發生歷史性轉折的階段。
4、15世紀至16世紀,是西方近代政治學的形成時期,馬基雅維里被馬克思稱為新時代第一個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論》,布丹的代表作《共和六論》,莫爾和康帕內拉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政治思想,代表作有《烏托邦》和《太陽城》。
5、17世紀至18世紀,是西方近代政治學的繁榮階段,荷蘭的格老秀斯和斯賓諾莎,英國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國的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美國的杰斐遜、潘恩和漢密爾頓等,他們根據自然權利和自然法理論提出的天賦人權學說,社會契約理論、分權制衡學說。
6、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學的發展和變革階段。以孔斯坦、邊沁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政治思想家,以孔德、斯賓塞為代表的實證主義政治思想家。
7、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世界的范圍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政治、經濟矛盾也日趨尖銳化和復雜化。
第一個階段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個時期的西方政治學主要以國家為研究對象。
第二個階段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夜。為適應這一變化,資產階級政治學也從國家制度的研究轉向政治權利的研究。
第三個階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研究方向又從以權利研究為主逐漸轉變為對公共的研究。
6、《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的第一個政治綱領。它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并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統的闡述,其主要內容是:
第一,《宣言》提出了國家是階級組織的觀點。
第二,《宣言》明確提出了階級斗爭的核心是政權問題。
第三,《宣言》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
第四,《宣言》強調指出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真正的民主。
第五,《宣言》系統地闡述了無產階級的政黨學說。
7、政治學的研究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研究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政治學研究還需要采取一些具體的研究方法。其中比較常有的有:
(1)歷史研究法。從政治現象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目的是探討政治活動和政治關系發展的規律性,并預測政治現象的發展趨勢。
(2)制度研究法。就是從政治制度的形成與演變角度,來探求制度結構類型變化規律的方法。
(3)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是通過分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治現象的相同點和相異點,來發現政治現象本質和規律的方法。
(4)結構功能研究法。政治結構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試圖通過剖析政治結構和政治功能來揭示政治系統運轉的規律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