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家與階級
1、氏族
氏族,是具有血緣親屬關系、同族內部禁止結婚的人們的集團。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會經濟單位,也是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
原始社會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以血緣親屬關系為紐帶聯系社會成員是氏族制度的本質。
第二,氏族是實行原始民主制的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的管理組織。氏族制度的組織結構是議事會。
第三,在氏族組織內部,所有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幫助和保護的義務。
2、原始社會的三次社會大分工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是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
第一,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不同部落都開始有了剩余產品。
第二,由于生產的增長,剩余產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現了。
第三,父權制代替母權制和家長制家庭的出現。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這是人類社會野蠻時代高級階段的產物。
第一,奴隸制的鞏固和發展。
第二,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耕地成為私有財產。
第三,部落聯盟出現。
社會分工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手工業與農業的分工,就產生了直接為交換的商品生產。由于交換的發展,從社會中分離出一個不從事生產而只從事交換的階級——商人階級。
第一,由于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金屬貨品。
第二,由于商業活動、土地的買賣與變化,人們為謀生而流動,使原來的氏族與部落的居民雜居起來。
3、國家的起源
第一,國家是一個歷史現象,它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二,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第三,國家的作用是緩和沖突,是把沖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圍以內。
4、國家產生的三種形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揭示了國家在氏族制度廢墟上產生的三種主要形式:
第一種是雅典國家的產生形式。
第二種是羅馬國家的產生形式。
第三種是德意志國家的產生形式。
5、國家與氏族的區別
國家根本區別于氏族組織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兩點:
第一,國家是按地區劃分居民,氏族組織是以血緣關系劃分居民。
第二,公共權利的設立。
6、剝削思想家關于國家起源的理論
1.神權論
神權論亦稱君權神授論。這種理論認為,國家源于神,是根據神的意志建立的,國家的權利來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2.契約論
契約論的基本論點,把國家的產生說成是人們相互之間或人民同統治階級相互訂立契約的結果,即國家是共同協議的結果。其中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是集契約論說之大成。
3.暴力論
暴力論者認為,國家起源于掠奪和征服,是人對人使用暴力的結果。
7、如何理解列寧關于國家的定義
國家是維護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的機器。……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器,是迫使一切從屬的階級服從于一個階級的機器。
列寧從三個方面來闡述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定義的具體含義:
第一,國家是階級社會的組織。
第二,國家是統治階級。所謂國家的本質,就是指國家是哪個階級的政權,或稱哪個階級的專政。
第三,國家是個機器。
8、公共權力(國家權力、政治權力)
國家權力(亦稱政治權力、公共權力)是指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并作為社會整體的代表,以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管理社會公共事物的權力。
9、國家三要素
往往從國家主權、領土、居民三個方面來界定國家,故稱為“國家三要素”說。這是從國家的表面現象,從政治地理意義上解釋國家。它的要害是抹煞國家的階級實質,掩蓋國家的本質和階級使命,因而是不科學的。
10、國家職能
國家職能是國家本質的內在要求和具體體現,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