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國際政治
1、國際政治
國際政治主要是主權國家之間,也包括國際組織之間和其他政治行為主體之間在世界舞臺上政治關系的總和。
2、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有下述三個方面:
(1)有無公共權威的不同
國內政治存在著一個公共權威。國際政治則不同,它不存在國內政治這樣的公共權威。
(2)利益的構成和內容不同
在國內政治中,利益構成主要是階級利益、階層利益和各種社會集團的利益。在國際政治中,除了國家利益,事實上還存在著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3)政治行為主體不同
在國內政治舞臺上,活躍著各個階級、階層、政府、政黨、政治團體、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這些政治行為主體。
在國際關系中,即在國際法上的正式國際關系中,最為重要、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基本行為主體是主權國家。
3、為什么說主權國家是基本行為主體
(1)主權國家能夠控制和最大限度地調動、配置、運用一切資源,形成國際社會強大的行為主體、實體。
(2)主權國家是人類生活諸共同體的唯一合法總代表。
(3)國家間政治關系決定著國際政治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向。
4、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
作為主權國家,必須具備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領土、定居的居民、統一政權、國家主權。
5、國家主權
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具有的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對內對外事物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6、國家主權在國際政治中對國家的意義
國家主權對于處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的國家具有尤為重大的意義。
(1)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獲得參與國際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礎。
(2)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成為國際政治的獨立行為主體的必要條件。
(3)國家主權是一國在國際政治中具有與其他國家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證。
(4)國家主權是國家參與制定、遵循國際關系準則的前提。
7、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是指由若干主權國家或非國家組織依據條約或協議,為達到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國際團體和國際機構。
國家間國際組織是若干國家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通過共同簽定條約而建立的常設性組織,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非國家間國際組織,是由個人、社會團體或政黨所建立的國際組織,不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
8、國際組織的分類
(1)按照其基本性質、活動目標和范圍劃分:一般政治性國際組織和專門性國際組織。
一般政治性國際組織如:一戰以后的國際聯盟,二戰以后的聯合國。
專門性國際組織如:世界氣象組織。世界海事組織等。
(2)按照成員構成和處理事物的地域范圍劃分:全球性國際組織和區域性國際組織。
(3)按照活動的內容和領域劃分:不同領域的國際組織。
政治性國際組織、經濟性國際組織、軍事性國際組織和文化科技衛生體育性國際組織。
9、國際政治格局
國際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導作用下,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對比狀況總體態勢。
10、戰后國際政治格局演變過程
戰后國際政治基本力量是社會主義國家力量和資本主義國家力量。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矛盾成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戰爭性對抗和對立為核心內容的“冷戰”是兩大國際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聯系的結構、樣式。正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兩大陣營對峙的國際政治格局。
萬隆會議(1955年)標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為國際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斷發展。
在東西南北矛盾這一世界矛盾的基礎上,決定了國際政治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問題,形成了三個世界力量為主干、東西南北關系復雜交錯的國際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著多級化方向發展,多級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日益深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