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線索-新聞線索不等于新聞事實,它只是為新聞采訪報道擔供有待證實、擴展和深化的訊息,給新聞記者提示新聞的所在,新聞采訪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記者不經過任何中轉環節直接從他要報道的事實那里得來的材料,包括記者的直接觀察和物證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實證性、生動性和可讀性的優點
第二手材料-在記者和事實之間存在著一個中轉環節的材料,記者從當事人和目擊者那里得來的材料就屬于這一類。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新聞寫作的第一要領。真實包括整體真實以至每個細節都必須真實。
用事實說話,作為一條報道原則,一種實踐方法和技巧,這是新聞寫作最大特點和優勢,是新聞區別于文學、評論等文體最顯著的標志。
寫事實,表真情,翔實可信,這是新聞寫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碼的要求;對事實的說明、分析和判斷,也是符合事實的本來面目。
新聞要素指新聞事實的主要構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時、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簡稱“5W1H”。
新聞要素的選擇依據其新聞性和宣傳性,在新聞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聞報道必須有兩個要素,其中必須有“何事”。
用事實說話-新聞記者通過對新聞事實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過事實本身的內在邏輯來表達觀點、立場和主張的一種方法。它是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條報道原則。它寓理于事,把觀點隱蔽在對事實的報道中,使人們在接受事實的同時接受記者的意見。它符合人們從新聞中主要是了解事實和新聞文體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更具說明力。
視覺新聞-即特寫式消息,運用形象化的手法來表現事物,取得視覺效果的新聞。它立腳點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運用特寫的表現手法,最突出的特點是現場感強,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真實是新聞的第一生命,快,講求時效,是新聞的第二生命。新聞寫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腦子快,筆頭快,所謂“倚馬可待”。
新聞寫作上的“慢三拍”現象是指:采訪慢、寫作慢、傳播慢
邊緣文學包括:報告文學、調查文學、采訪札記、工作研究、來信
《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是歷史上第一家以中國人民為閱讀對象的控中文報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國近代報刊的第一條消息;
1874年1 月30日《申報》刊載的“倫敦電”是我是中文報紙上第一則新聞電訊
著名記者黃遠生以寫通訊聞名,被稱為“印象派大師”
一事一報-指一篇消息通常只報道一個有意義的新聞事件,或事物發展的某一側面。主主題集中而鮮明,表述直接而樸實,往往直敘其事,用事實說話,語言簡潔明了,篇幅短小。
報道思想-是新聞構和記者在一定時期內組織和采寫新聞報道的指導思想,包括報道內容、范圍、重點和具體要求,是記者旱災采訪活動的依據和出發點。吃透上下兩頭,眼觀四面八方,是確定正確報道思想的根本途徑。
“上頭”是指黨的路線、方針、和當前宣傳精神:“下頭”是指社會實踐、群眾的實踐。
吃透上下兩頭,眼觀四面八方,是確定正確報道思想的根本途徑。
新聞價值-事實本身含有的能夠引起受眾注意的客觀價值的總和。
宣傳價值-新聞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傳播者,并且能夠體現傳播者的主觀意圖(思想、觀點、主張)的素質。新聞的宣傳價值有一致性、典型性、針對性、時宜性四個因素。
由兩個以上的自然段組成的導語,稱復合導語。第一自然段稱為主導語,其后的導語段落稱為次導語或準導語
新聞界把新聞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導語稱為“第一代導語”也稱“曬衣繩式導語”;把側重交代部分新聞要素的導語稱為“第二代導語”
寫好敘述式導語的關鍵在于:善于分析比較,真正準確的抓住最主要的新聞事實,并精練地加以表達
寫好總結式導語的關鍵在于:導語概括事實,要實在,不要空泛。
寫好評述式導語的關鍵在于:記者通過深入采訪,發現新的事物以后,又能深入地進行分析研究,使自己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
08-1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閱讀(二)詞匯復習資料:UNIT-41
09-30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