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與事實的關系
新聞來自事實,由事實構成,是事實的記錄和再現。事實第一性,新聞第二性,一個是源,一個是流,先有事實后有新聞,再者的關系不容分離,更不容顛倒。
二.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的關系
從本質而言,新聞采訪決定新聞寫作,具體表現在:
1. 只有認識事實,才能反映事實,而對客觀事實的認識,盡管可在貫穿整個采訪寫作過程,但是,認識事實的任務基本上在采訪階段完成;
2. 抓新聞就是抓事實,寫新聞就是寫事實,新聞寫作有賴于對事實的采訪;
3. 采訪的深度和廣度,直接關系到寫作的深度和廣度;
4.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內容。新聞寫作的基礎在于采訪,采訪決定新聞寫作,這是人們對客觀事實認識的規律,也是新聞采寫的總結。
5. 在事實成為新聞的轉化過程中,新聞寫作是一個必經階段和一種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訪活動也要受寫作的制約和檢驗,新聞的寫作對于采訪有能動作用。
總之,按照唯物主義的辯證觀點,采訪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寫作是采訪的表現和結果,既要深入采訪,又要講究寫作,二者不可偏廢。但從采訪寫作關系的實質來看,應該說是采訪決定寫作。
三.采訪寫作的兩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更加強調實踐性;
二是有鮮明的政治性。
四.新聞采訪和寫作要特別注意的兩個“正確”對待:
一是要正確對待我們黨的新聞工作在采寫方面的傳統;
二是要正確對待西方新聞界的采訪寫作經驗。
五.新聞采訪藝術:
主要研究如何運用唯物辯證觀點、求實觀點和群眾觀點,正確處理好新聞采訪中的微觀與宏觀、個性與共性、現象與本質的關系,記者和采訪對象的關系,并運用心理分析加以調節和控制,使采訪逐步深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正確地把握事實和報道事實。
六.新聞采訪的概念和性質
采訪——是指記者和其他新聞工作者,為完成報道任務或了解某些情況,圍繞采集新聞事實材料而進的一項特殊的調查究活動。
從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看問題,采訪的性質是主觀認識客觀并把握客觀,是記者向客觀事物“進行調查研究活動”,但與一般的調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訪是以新聞事實為對象、以新聞報道為目的的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調查研究。
七.采訪的特點:
采訪是一項特殊的調查研究活動,它與一般的調查研究比較,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表現在:
1. 都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指導,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
2. 都以正確態度和科學方法,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獲得真實的、有說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質與規律;
3. 都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
不同點表現在:
采訪這種調查研究活動有其特殊性:新聞性、突擊性、廣泛性、靈活性、持續性
八.采訪的目的、任務與作用:
采訪的目的就在于獲得新聞;
采訪的任務,主要是發現、了解和選擇新聞,并掌握足以構成新聞的各種事實材料
采訪的作用有:1.發現和落實線索 2. 獲取第一手材料 3.增加感性認識 4.核對新聞事實
* 增加感性認識的作用有:
1) 捕捉一些生動的情節和細節
2) 增加真實感,增加知識和見聞,獲得真知灼見
3) 有記者自己的比較深刻的感受,能寫出獨到的見解,能寫的感人
九.記者需要掌握的新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學》復習資料(3)
08-21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