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實踐活動,也是認識主體受已有知識與思維的影響,對客體的一種有意識的、系統的直覺活動。是在社會實踐中,得之于自己的親見、親聞、親身體驗以獲得素材的一個途徑。
觀察的第一步是觀看,即通過眼睛了解客觀事物的外形、特征、性質、內涵等等。但僅憑“觀看”,很難獲得獨特的、生動的、深刻的事物素材,必須是“眼看”聯合“心看” 即內心觀察,即視覺印象配合感知體驗、聯想想象活動,并輔之以理性思考,才能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圓滿完成有意識的觀察活動。
觀察的類別
(1)藝術觀察。藝術觀察是運用審美的眼光,去認識和捕捉社會生活中的人物、 事件以景觀等美的形象,以獲取創作素材的一種感知活動。文藝觀察也叫審美觀察,它雖然也注意到多種事物的性狀,但中心是人,是人的外貌、言語和行動,特別是人與人之間各種微妙的關系,人的情感,人的精神生活等。
藝術觀察與科學觀察的主要區別有三點:一是它注意對具體生動的形象、細節和特殊感覺體驗的攝取。二是觀察中情感意志的悄然注入,在“情感化”的作用下,觀察的結果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真實事實”,而是在觀察者的心靈感受中發生了變異的“藝術真實”。三是觀察中理性的控制會以創造更有價值、更美的東西為目的。這可以以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為例:在徐的眼里,河邊的柳樹,已經是一片金色,而且是夕陽中的新娘,那榆蔭下的一潭也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王實甫《長亭送別》以崔鶯鶯的眼光來觀察,由于要與張生分別,美好的秋色在她眼里也變得凄涼:“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科學觀察。科學觀察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和描述客觀事物的一種科學認識方法。科學觀察不只是感性活動,而且是由科學理論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武裝起來的認識活動,理性思維滲透于觀察過程的始終。科學觀察排斥主觀因素,講究客觀性、準確性、全面性、系統性、真實性。
科學觀察又有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兩種基本類型。前者是觀察者用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受事物的各種現象;后者指利用科學儀器或其他技術手段,比如雷達、激光、聲吶等去感知現象。
(3)實用觀察。實用觀察是指一般人運用感覺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捕捉周圍事物的一種感知活動。這種觀察是人具有的一種天賦的能力,只是因為后天的教育和實踐不同,觀察能力的強弱程度不等罷了。與藝術觀察相比,實用觀察雖然會帶上一定的情感色彩,但觀察感受不著渲染,逼近“事物真實”。與科學觀察相比,實用觀察偏重具象思維,觀察中求客觀性和真實性,一般不借用間接觀察手段。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學》復習資料(3)
08-21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