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藝術論(二)
1.試述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
答:第一,藝術首先存在于藝術的意象世界中.在所有的藝術品中提取到藝術品有共通的東西,就是藝術意象.如果一件東西不能提供或不能轉化為意象,那么就不能稱之為藝術品.
第二,藝術只能存在于主體(人)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中.藝術意象是一種精神存在,一種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成果.一方面,意象與藝術創作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有本質的聯系,另方面,意象又與藝術接受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和審美經驗有本質的聯系.接受者并非被動接受意象,而是在感受、體驗的同時加以重建和再創造,開成新的意象世界.創作主體意識中的審美意象,經藝術品的中介,傳遞到接受主體的意識中,經其再創造而獲得生命.
第三,藝術品存在于從藝術創造到藝術品再到藝術接受的動態流程中.藝術品的核心是意象.從藝術存在的方式看,藝術品則是創作主體與接受者之間的中介.作為中介的藝術品,有三個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號性和開放性.這三個環節的流程構成了藝術的現實存在,也促成了藝術的社會交流.
2.在藝術作品中,意象是如何生成的?
答:意象的生產意味著藝術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態化和物化的表達.
第一,意象的從無到有就是要將主體在醞釀中的隱藏在深層潛意識的意義明晰化,把散漫、不可把握的感覺整合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個整體就是藝術意象的整體.
第二,意象的從無到有,還在于意象的意義內容在"無"的運動中最終獲得外在形式符號,轉變為"有".
第三,意象的從無到有,沒有物態化與物化的實在形式(藝術品)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四,藝術意象的創造和藝術品的完成,實際上也是一種生產(馬克思把藝術生產看成是精神生產的重要形式).
3.天才的藝術家有哪些特征?
答:天才的的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結構與后天的實踐兩方面合力的結果.天才獨特的藝術創造力主要表現為藝術敏感(感受)、藝術想象力、藝術技巧和靈感等方面.
藝術敏感——是主體接觸客體并受感動、感應是孕育藝術意象的第一步.藝術家一般都具有對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藝術想象力——是指藝術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過程中展開想象、聯想、幻想或意象思維的能力的程度.藝術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邏輯思維能力.它以藝術的感悟主旨為歸,形成獨特的心理時空和情感邏輯,來追憶、引發、整合心理意象.想象力在生產意象全過程中始終是最重要、最有決定性的藝術創造力.
靈感——是藝術家在意象創造中,由于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于高度協調的自由狀態,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
藝術技巧——藝術操作也是藝術創造才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藝術意象的生產過程中,藝術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產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賦予意象以最終的形式符號,將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態化和物化為現實的可傳達的藝術品.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藝術操作就是藝術技能與技巧的運用與發揮.
4.什么是靈感?
答:藝術家有時會突然從生活中獲得一種啟示,頓時便產生了創作沖動和諸般感受,有時會在意象孕育中苦苦思索,突然似有所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這就是藝術創造中的靈感現象.所謂靈感,就是藝術家在意象創造中,由于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于高度協調的自由狀態,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這種"突然"出現的靈感往往像火花一樣給藝術家照亮了另一個藝術的世界.所以,西方文論中有時會把閃現靈感的心靈稱作"燈".
5.談談對藝術技巧作用的看法.
答:藝術操作也是藝術創造才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藝術意象的生產過程中,藝術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產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另方面又賦予意象以最終的形式符號,將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態化和物化為現實的可傳達的藝術品.表面看來,藝術操作純然是一種外在的技藝,實際不然.在藝術家準備表達、操作時,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著表達和操作運動,藝術意象才逐漸鮮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藝術操作既然是意象創造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深化,我們就應當重視藝術操作中的技能和技巧.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藝術操作就是藝術技能與技巧的運用與發揮.操作技能與技巧是藝術創作中不可逾越的環節.然而,如果離開藝術意象的創作過程整體,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與技巧,就會淪為匠藝.比如有些廣告畫,就技能和技巧角度是符合"畫"的要求的,然而其中缺乏藝術不可少的靈動與生氣,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藝術.
6.藝術分類的主要原則.
答:藝術類型的劃分標準盡管千差萬別,但仍有內在的規律可循.從總體上來看,美學家們在劃分藝術類型的時候,大致依據三種標準:第一種標準是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亞氏等的分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第二種標準是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關系.萊辛把藝術分為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就是此類.第三種標準則是藝術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有些美學家把藝術劃分為靜態藝術與動態藝術、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依據的就是這一標準.
7.各門藝術的審美特征.
答:把藝術分為空間藝術與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建筑、雕塑、繪畫.
時間藝術——音樂、戲劇.
建筑——主要是材料、形式結構與周圍環境.
雕塑——是一種較為純粹的藝術.首先是物質材料,有著更嚴格的要求.其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再次,作為一種空間藝術,雕塑仍然要受到這類藝術一般特征的影響,它只能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瞬間加以表現.
繪畫——是在平面內營造空間的藝術,以人的視覺為基礎,捕捉對象的影像并將之展現在平面中.視覺效果是繪畫追求的最基本的審美效果.在空間藝術的各種形態中,繪畫最具有主觀性和精神性,從而能夠突破空間形態的局限.繪畫在某種意義上成了空間藝術與時間藝術之間的一種過渡形式.
音樂——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音樂對物質材料的依賴程度是最輕的,它與情感活動聯系的最為緊密,也最具有動態色彩的藝術.音樂是最為純粹的時間藝術.第一,音樂所依賴的媒介就是聲音,聲音自身的質量決定著音樂的美感.第二,各種聲音按一定的節奏、旋律、和聲等規范組合起來,就能塑造出一定的音樂形象,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第三,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必須以表演者的演奏為中介.第四,音樂是完全動態的藝術.
戲劇——它綜合了建筑、雕塑與繪畫等空間藝術的基本特點.戲劇藝術的根本特點仍然是它的時間性.戲劇的表現方式:第一,它是媒介自身的審美作用,各種藝術的媒介和材料都可合理地運用其中.第二,戲劇既然表現表現的是一個動態的事件,其結構自然也就具有相應的特點.第三,戲劇藝術可與其他藝術綜合起來,構成新的藝術形態.
8.在藝術作品的接受過程中,欣賞者是如何實現意象的重建的?
答:藝術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接受者通過意象欣賞,獲得審美愉悅和藝術體味.藝術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傳遞的.它需由接受主體意識運運動所生面.接受者在解讀形式符號過程中,根據符號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體意識重建意象.因為藝術符號的特殊性,它對意義的表達只能通過象征與暗示.這樣,藝術接受者就不可能完全獲得來自于藝術創造者的原始意象.《周易》:"書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指出符號不能完全表達出主體的意義;而在藝術接受中,主體亦不能完全理解符號.所以,接受主體所感受的意象,是不同于創造者具體所創造的意象,它是接受者根據符號提供的意象導向而重建的意象.意象的重建是藝術接受的核心問題,藝術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實質就是藝術意象的重建.但這種重建,是受藝術家的意象創造所限制的.它是一種創造,但與藝術意象創造相比是低一層次的.這就是何以意象接受者多而藝術家少的緣由.
9.談談對藝術品鑒賞過程的理解.
答:藝術品是一個多層次的結構.藝術品的接受是個階段性的過程.它由觀、品、悟三個層次組成.
觀——指接受者透過藝術的形式符號在直觀層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品——凝神專注,用志專一,靜心體味,積極參與.品就是意象重建過程.古代藝術理論家認為,要品評藝術作品,除必須具備豐富的藝術鑒賞經驗外,還需"知人論世".
悟——是主體對藝術品的意象品鑒漸入佳境,終于升華為對意境的感悟.悟是主體的靈感的活躍,意象的鮮明,升華為高度自由的境界.由于接受主體完全進入意象世界,于是形式符號被克服了.主體直接與藝術意象合而為一,"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悟是藝術接受的最高階段和理想境界.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