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負判斷
負判斷就是否定某個判斷的判斷,又叫判斷的否定。負判斷的邏輯形式是:
并非p
在現代邏輯中,這種判斷形式可以用符號表示為:
?p(“? ”讀作“并非”或“非”)
一個負判斷與其支判斷的邏輯值正好相反,即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兩者之間是矛盾關系。可以用真值表表示如下:
p |
?p |
真 |
假 |
假 |
真 |
二、簡單判斷的負判斷及其等值判斷
否定一個簡單判斷就構成該簡單判斷的負判斷。其等值判斷主要有(即第六章對當關系推理中的矛盾關系推理):
1.“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有S不是P”,即:并非SAP?SOP
2.“并非所有S不是P”等值于“有S是P”,即:并非SEP?SIP
3.“并非有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即:并非SIP?SEP
4.“并非有S不是P”等值于“所有S是P”,即:并非SOP?SAP
5.“并非這個S是P”等值于“這個S不是P”
6.“并非這個S不是P”等值于“這個S是P”
三、復合判斷的負判斷及其等值判斷(這是本章的難點和重點)
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并非(非p)”等值于“p”,即:??p?p
2.“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非q”,即:?(pùq)?(?pú?q)
3.“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即:?(púq)?(?pù?q)
4.“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即:?(p`úq)?(pùq)ú(?pù?q)
5.“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即:?(p?q)?(pù?q)
6.“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即:?(p?q)?(?pùq)
7.“并非(p當且僅當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即:?(p?q)?(pù?q)ú(?pùq)
這些等值式也是負判斷的等值推理,所以,在第七章復合判斷的推理中沒有提及,但是在綜合推理中會經常運用。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經濟法概論復習筆記:第二章
08-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