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的有關論文都是“文學革命”的發難之作。
2、現代散文觀:
※
最初,“文學革命”的倡導者所提倡的白話散文,還是與韻文、駢文相對的廣義散文。最早提出“文學散文”概念的是劉半農,在1917年5《新青年》發表的《我之文學改良觀》中率先取法西文,將西方文學分類中的小說和雜文統稱為“文學的散文”。
這種文學散文觀,在傅斯年、周作人、王統照、胡夢華等人的文論中得到進一步界定和闡發。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周作人《美文》、王統照《純散文》《散文的分類》、胡夢華《絮語散文》是這一時期散文理論建設的重要文章。
周作人率先把文學散文稱之為“美文”。
王統照把文學散文稱為“純散文”,說它能“使人閱之自生美感”。
胡夢華著重介紹歐美的絮語散文,稱它為“散文中的散文”。
由此可見,從五四開始,就出現了現代文學的“四分法”明確把散文視為與詩歌、小說、戲劇并列的獨立文學形式和審美工,確立了散文即美文的新觀念。
※ 開創期側重介紹歐美的散文理論和創作。
魯迅翻譯廚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中對散文的評述的文章,對中國現代散文的理論和創作發生相當重大的影響。
開創期的散文理論還突出強調散文要寫實求真,表現作家的真情實感和個性特征。
※ 在現代散文建設的初程,所謂散文或小品文實際上包含著議論性和記敘性兩個分支。
周作人把《自己的園地》中的小品散文,稱為“抒情的論文”。在現代散文史上,周作人第一個把議論性和批評性的雜文稱為“美文”和“創作之一種”。
3、王統照把散文分為五類?
①歷史類的散文,又稱敘述的散文;
②描寫的散文,包括狀物寫景一類作品;
③演說類的散文,又稱激動的散文;
④教訓的散文,又稱說明散文;
⑤時代的散文,又稱散文。
簡答、論述題:
1、開創期的散文理論建設主要從四個方面建設現代散文觀?
一是散文的概念從一般散體文向文學散文概念的發展;二是散文理論的倡導者比較側重于輸入外國的散文理論;三是突出強調散文要寫實求真,表現作家的真情實感和個性特征;四是著重探討雜感文和小品散文的寫作特點。
2、古代文論中,所謂散文有兩種理解?
一是與韻文相對而言,泛指一切不押韻的文章;一是與駢文對舉的概念,亦稱古議,指句話不整齊的散行文體。
3、魯迅把短評、雜感發展成有一定規定性的雜文文體,在理論上對雜文加以闡述。
①運用雜文實行文明批評、社會批評,促進社會的改革。進行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以促進中國社會的改革,即雜文的戰斗性和批判性,在魯迅看來這就是雜文的生命,也是革命現實主義雜文創作的靈魂;
②雜文應該鋒利雋永,曲折有趣。魯迅概括了“論辯”性的“雜感”短文寫作,要短小精悍、寸鐵殺人、犀利沉重、曲折有致的藝術規律。魯迅的不少雜文帶有“含笑談真理”的“理趣美”。
③雜文不應是“無情的冷嘲”,而應是“有情的諷刺”(魯迅把他的雜文集題名為《熱風》,以示他的雜文是由灼熱情感灌注的“有情的諷刺”,強調雜文要抒發作者的情感,是魯迅的一貫主張)。
魯迅的這些見解,在議論性散文中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魯迅風格的雜文文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細胞生物學》復習資料:微管組裝
06-21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ohn Keats
12-0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學串講筆記:感覺的整合
03-29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