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chuàng)作成就
1. 早期(1892-99)
浪漫主義作品:《伊則吉爾老婆子》、《鷹之歌》中的丹柯和鷹和形象概括19世紀末俄國革命者的精神。
現實主義作品:《切爾卡什》等,刻畫流浪漢形象。
2. 革命準備時期和革命時期(1900-07)
散文詩《海燕》,采用寓言和象征手法,表現革命人民與反動勢力之間進行的激烈斗爭,揭露機會主義者和小市民的丑惡嘴臉,歌頌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戰(zhàn)斗精神。詩中風、云、雷、電象征黑暗的反動勢力,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害怕革命的資產階級社會階層,洶涌的大海象征日益覺醒的革命群眾,暴風雨象征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海燕則是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化身,是作者歌頌的中心形象。
戲劇《底層》描寫一群被拋到生活底層的流浪漢的悲慘遭遇,強烈控訴了黑暗的沙俄社會,向人們揭示了變革社會的不同途徑和前景。
長篇小說《母親》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辟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3. 1905年革命以后到十月革命期間(1908-1917)
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反映了一代勞動者成長的曲折過程,表達了人的力量能改變命運的信念。
4. 十月革命后(1917-1936)
《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被稱為是那一時代“俄羅斯精神生活區(qū)百科全書”。主人公薩姆金的性格特征、思維方式、文化心理和命運歸宿,概括了俄國民族精神、文化心理,具有典型意義。
二、《母親》
1. 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母親》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辟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2. 思想內容
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全景。作品展示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群眾的覺醒。
3. 尼洛夫娜的形象
起先是膽小怕事、逆來順受的家庭婦女;
在兒子影響下,出于母愛自發(fā)成為革命的同情者;
兒子被捕后去送傳單,成長為堅定的革命者。
母親的轉變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革命意識的覺醒,顯示了革命理論和運動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4. 巴威爾的形象
是一個從普通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典型。
“沼地戈比”事件他贏得群眾的信賴;
“五一游行”表明他政治上的堅定與成熟;法庭演說說明他已具備高度的理論水平和革命膽略。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yōu)美及優(yōu)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