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1、崇高的內涵:崇高作為審美形態,它主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勁健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雄偉的氣勢, 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們產生敬仰和贊嘆的情懷,從而提升和擴 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審美意象的形式構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在威力上,崇高往往具有強健的物質力量 和精神力量以及壓倒一切的雄偉氣勢。在審美體驗上,崇高往往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在人生精神上, 崇高總是給人以強烈的鼓舞,引人贊嘆,催人奮進。康德在其《判斷力批判》中專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對象的特征是”無形式“,即對象的形式無規律、無限大、無比有力和無法把握,這些對人有巨大威脅的對象是人難以抗拒的。
2、崇高的特點:
(1)首先,是雄偉壯闊的力量之美。
(2)其次,是社會價值實現的昂揚之美。
(3)再次,是剛毅堅強的 品格之美。
(4)最后,是恢宏豪邁的尊嚴之美。
3、崇高與壯美的聯系與區別:
①聯系:崇高與壯美的對象都是強大而有力的,因此主體的審美感受都必須經歷由痛感到快 感的轉化過程。
②區別:崇高一般在沖突過程中展現,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動態展示;壯美則是人的勝利的靜態顯現。
4、崇高和優美的區別:崇高作為審美形態,和優美不同,它體現的是人生存在實踐的另一種樣態。
(1)首先,如果優美體現的是和諧化一的人生境界的話,崇高則體現的是偉大超越的人生境界樣態。崇高作為人生審美實 踐的體驗,它使我們進入到特殊的審美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基于實踐的人的存在,是一種偉大的、高尚的、嚴肅的、豪邁的、 振奮的狀態。在崇高的審美境界中,人們從所體驗到的是人與自然、社會、自我對立與超越后的力量感和實現感,人對生活、 人生境界賦予了偉大的意義,充滿了向往和激情。
(2)其次,崇高是對人的理性存在的弘揚,是對人的生存意義的反思和體悟。它揭示的是生存的深層意義,是理性的人, 在認識到自身的有限性后,對無限性的追索和超越。
(3)最后,正是在這種人生存在的超越中,體悟到積極向上的審美情感,從而導引人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
5、在不同人生實踐的領域,崇高的不同體現:
(1)首先,崇高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對立和超越,人在自然中體驗到的崇高,是那些體積大、力度強的事物所具有的一種審 美屬性。它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而進人人的審美視野,并因為人的超越之感而獲得審美意義,從而對人類有一種激勵性和鼓舞 性。如高山大川、海洋廣漠、雄風驚雷、暴雨驟風等,還有動物中的雄獅、猛虎、鷹隼、海燕等。
(2)其次,崇高體現為人與社會的對立與超越。這主要體現在人的創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兩個方面。在人的社會創造中,9 人通過自身的勞動實踐,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勞動產品,在這里產品中恰恰體現的是人的自我力量的實現。同樣,在人的精神品 格中,人因為戰勝社會、自我的有限性,從而獲得精神的解放,也就體驗到一種崇高感。
(3)第三,藝術作品的崇高風格。人的崇高體驗通過藝術作品加以表現和反映,是自然和社會中崇高的集中表現形式。崇 高藝術在內容上都反映了自然和社會中雄偉壯闊的事物,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 明月“”長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為千古壯觀“。這里他從外在形式上分析了崇高的內涵,也就是表現為語言的奔放、色彩的 強烈、畫面的雄闊、線條的粗獷等特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2年浙江自考市場消費經濟學考點四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