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優美的理論探討☆☆☆
1、美學史上的優美:
(1)美學史上,對優美的探討,是隨著對崇高的探討不斷明晰起來的。
(2)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對于優美的探討基本上是零碎而不成體系,優美甚至被看作是美的本質,與美劃上等號。
①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圓形。
②柏拉圖在《文藝對話集》里借蘇格拉底之口對”優美“作了一些論 述,他認為優美能夠”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夾雜在一起“,是單整、純粹、絕對的美。
③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說過”美 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
④古羅馬時的西塞羅提出了兩種美,即秀美與威嚴的區別,與威嚴相比,秀美更加平凡, 猶如女性之美,具有”明媚“、”明亮“的特點。
⑤中世配意大利的托馬斯bull;阿奎那認為,美有三個要素:完整、和諧、鮮明。英 國的培根認為美的精華是秀雅合適的動作。
⑥英國畫家荷迦茲認為蛇形我是最美的線條。優美與節奏、和諧、對稱等緊密相連。
(3)近代以后,博克仍然認為”優美這個觀念和美沒有多大區別“,但他在與崇高的比較中總結了優美的幾個特點。
(4)康德的優美論主要是從一種審美效應角度講的。他對優美的看法基本上還局限于認識論的范圍,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已 接近把優美看作一種審美形態。
(5)席勒與康德思路相同之處在于都認為優美是人處于相對自由和諧的狀態之中,即人與物質世界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諧統 一為一個動態的精神與物質相互包容的存在。
2、不同領域中的優美
(1)在自然領域里,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精神聯系,人們對大自然的審美主要集中于自然的形式因素,因而,自然 中的優美也主要表現于客體對象感性形式的和諧性上。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會給人以不同的美感,這說明了形式因素在美感中 的中介作用。
(2)在社會領域中,優美與社會的關系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人與物質產品的關系,因而,社會領域中的優美首先必 須具有現實對實踐的肯定性,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
(3)在藝術領域內,人與藝術的關系盡管也是一種精神聯系,但這種聯系又遠比與自然的聯系復雜,它既關涉到內容,又 關涉到形式,因而,藝術領域中的優美多體現在和諧內容與完美形式的統一中。
陸機在《文賦》中說。詩緣情而綺靡。這就是 道出了詩歌與優美的關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