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wǎng)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wǎng)>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串講筆記第四章

時間:2022-11-15 14:05:23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yè)、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浙江自考網(wǎng),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第四章:判斷(二)

  1、復合判斷的特點:、它們是由兩個或以上的判斷組成,即它們的基本單位(變項)是判斷,組成復合判斷的判斷稱作支判斷,2、它們的支判斷通過“聯(lián)接詞”聯(lián)接,不同的聯(lián)接詞顯示不同的邏輯性質(zhì),3、他們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斷的真假來確定的。

  2、聯(lián)言判斷:就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邏輯形式是:p并且q.其中p、q稱作聯(lián)言支,“并且”表示聯(lián)接詞,用符號“^”表示,讀作“合取”,上述形式可寫作:p^q,聯(lián)言判斷的支判斷至少是兩個,也可以是多個。

        3、聯(lián)言判斷的真假情況是由其聯(lián)言支的真假來確定的。具體如下圖(此表稱為真值表):

p  q  p^q 



假 



假 



假 
  4、選言判斷:就是斷定幾種可能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的判斷,構(gòu)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稱作選言支。

  5、選言支之間具有并存關(guān)系,指一個選言判斷的選言支所斷定的可能事物情況是不排斥的,彼此相容的,可以同時存在的,選言支之間不具有并存關(guān)系,就是說一個選言判斷的選言支所斷定的可能事物情況是相互排斥的,彼此不相容的,不可以同時存在。

  6、宣言判斷的種類:1、相容的宣言判斷,2、不相容的宣言判斷。

  7、相容的宣言判斷:就是斷定幾個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為真且可以同真的選言判斷,邏輯形式為:p或者q,其中p、q稱作選言支,“或者”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V”表示,讀作“析取”,可寫作:pVq.相容的選言判斷的支判斷至少是兩個,也可以是更多。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選言支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相容的選言判斷的真假情況都是:

p  q  pVq 



假 



假 



假 


  8、不相容的選言判斷:就是斷定幾個選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個為真的選言判斷。其邏輯特征就在于其選言支之間的關(guān)系相互排斥,彼此不相容,不可同真,邏輯形式為:要么p,要么q,其中p、q稱作選言支,“要么……要么……”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V表示(讀作“不相容析取”)可寫作:pVq,不相容的選言判斷的支判斷至少有兩個,也可以是多個。一個不相容的選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選言支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不相容的選言判斷的真假情況都是:
p  q  pVq 



假 



假 



假 


  9、假言判斷:就是斷定某一事物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個事物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

  10、事物之間的條件關(guān)系:形式邏輯主要涉及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三種條件關(guān)系。

  11、充分條件:設定p和q分別為兩個事物情況,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沒有p,是否有q不能確定,這樣,p就是q的充分條件。

  12、必要條件:設定p和q分別為兩個事物情況,如果沒有p,就必然沒有q,而有p,卻未必有q,這樣,p就是q的必要條件。

  13、充分必要條件:設定p和q分別為兩個事物情況,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沒有p,必然沒有q,這樣,p就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

  14、假言判斷的種類:1、充分假言判斷,2、必要假言判斷,3、充分必要假言判斷。

  15、充分假言判斷: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充分條件關(guān)系的假言判斷,邏輯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p、q分別稱作“前件”和“后件”,“如果……那么……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     “表示,可寫作:p     q,充分假言判斷的聯(lián)結(jié)詞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是:”如果……則……“,”有……就……“,”一旦……就……“,”假若……就……“,”哪里……哪里就……“等。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真假情況是:


p  q  p q 



假 



假 



真 

  16、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必要條件關(guān)系的假言判斷就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形式:只有p,才q,其中p、q分別稱作“前件”和“后件”,“只有……才……”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      ”表示,讀作“逆蘊涵”,可寫作:p      q,必要假言判斷的連結(jié)詞語言表示方式有:“除非……不……”,“除非……才……”,“不……不……”沒有……沒有……“等。一個必要假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的真假情況都是:
p  q  p q 



假 



假 



真 


  17、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斷定事物情況之間具有充分必要條件關(guān)系的假言判斷就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形式:p當且僅當q,其中p、q分別稱作“前件”和“后件”,“當且僅當”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      ”表示,讀作“等值”,可寫作:p      q,充分必要假言判斷的連結(jié)詞語言表示方式有:“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只有并且僅僅如此,才……”等。一個充分必要假言判斷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充分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的真假情況都是:
p  q  p q 



假 



假 



真 


  18、負判斷:就是否定某個判斷的判斷,又叫判斷的否定,負判斷是一種復合判斷。邏輯形式:并非p,其中,p是判斷支,“并非”表示聯(lián)結(jié)詞,用符號“表示,讀作”非“,可寫作:p,負判斷的支判斷既可以是簡單判斷,又可以是復合判斷,還可以是更復雜的復合判斷,一個負判斷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斷的真假來確定的。任何負判斷的真假情況是:
p  ?p 

假 

真 


  19、簡單判斷的負判斷:否定一個簡單判斷就構(gòu)成該簡單判斷的負判斷。

  (1)“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有些S不是P”

  (2)“并非所有S不是P”等值于“有些S是P”

  (3)“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

  (4)“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有S是P”

  (5)“并非某個S是P”等值于“某個S不是P”

  (6)“并非某個S不是P”等值于“某個S是P”

  20、復合判斷的負判斷:否定一個復合判斷就構(gòu)成該復合判斷的負判斷。

  (1)“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

  (2)“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4)“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

  (5)“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6)“并非(p當且僅當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

  (7)“并非(并非p)”等值于“p”。

  21、模態(tài)判斷:斷定事物情況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斷,“必然”,“可能”在邏輯上稱為模態(tài)詞,模態(tài)判斷也包含模態(tài)詞的判斷。

  22、模態(tài)判斷的種類:1、或然模態(tài)狀態(tài),2、必然模態(tài)狀態(tài)。

  (1)或然模態(tài)狀態(tài):含有“可能”模態(tài)詞的判斷是或然模態(tài)狀態(tài)判斷,按其對事物情況的可能性作出肯定還是否定斷定,又可將其分為或然肯定判斷和或然否定判斷。肯定邏輯形式:可能p,一般用“  ”表示“可能”,寫作:“   p”。或然否定判斷邏輯形式:可能非p,寫作:“   p”。

  (2)必然模態(tài)判斷:含有“必然”模態(tài)詞的判斷是必然模態(tài)判斷,可分為肯定和否定兩種。肯定的邏輯形式:必然p,一般用“  ”表示必然,可寫作:“  p”,否定的邏輯形式:必然非p,寫作:  p

  23、模態(tài)判斷之間的真假關(guān)系:“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之間具有一種對當關(guān)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zhuǎn)載稿,免費轉(zhuǎn)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新宾| 会泽县| 旬阳县| 青阳县| 东辽县| 曲水县| 惠安县| 甘泉县| 山阴县| 永泰县| 孝义市| 边坝县| 高雄县| 莱州市| 兴安县| 繁昌县| 怀化市| 桑日县| 建湖县| 岱山县| 新昌县| 普宁市| 宽城| 辽宁省| 枣强县| 连江县| 屏边| 宣汉县| 当雄县| 西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葵青区| 惠州市| 锡林浩特市| 库伦旗| 全南县| 本溪市| 改则县| 会泽县| 霍林郭勒市|

關(guān)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lǐng)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lián)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