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說文體的語言形態
1、一種觀念的兩種詮釋
小說被界定為一種語言藝術,這已是約定俗成的共同認識,對這一命題的理解是:語言是小說藝術材料、工具或媒介。
語言工具論被“語言本體論”取代。按照這種理論,不是人類在動用語言是語言在支配人類的生活,人類生活在語言框定的世界之中。以這種觀點解讀“小說是語言的藝術”這個結論,便得出了“小說是存在于語言之中的藝術”這種理解,小說反倒成了說明語言現象的材料。
2、小說語言的雙層結構
瑞恰茲說語言有四種功能:傳達信息、表現感情、顯示語調、指示意義。
我們把小說文體的語言概括為一種雙層結構:它的表層以自然語言的字、詞、句為單位,自成體系,傳達信息,認知事物;而它的深層結構則突破了自然語言的一般規律,以其獨特的敘事形態對生活重新進行審美整合,使小說藝術能夠傳達出某種思想意蘊或文化含義。這種雙層結構的表層是認知——信息層,而深層是意蘊——審美層。
3、小說的敘述視點和敘述類型
小說的視點是指敘述角度,或者說是故事講述者的位置。小說視點的重要意義,一方面,視點的選擇決定了作品的結構。另一方面,視點的選擇也能體現出不同作家的不同文體風格。
傳統小說的敘述類型是直接敘述,作家承擔敘述者的角色,他以君臨一切的全知視點敘述小說中的人物行為和事件經過,甚至以超越歷史的視野回顧過去,設想未來,議論事件的底蘊,評價人物的言行。
小說敘述的視點除了直接敘述、間接敘述外,還有一種多重復合式的敘述。多重復合式敘述是把不同視點的敘述集中起來描寫同一個事件,以便強化故事的效果。現代主義小說家常用這種敘述方式。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是多重敘述方式的典型體現。
4、小說語言與語境
語境是小說語言區別于其它文學樣式語言的重要標志。是語義學家瑞恰茲創立的一個術語。語境的原始意義為一段文字中的上下文。語境研究要求在詮釋文本中某個詞時,揭示與該詞有關的全部歷史與一切事情,通過這種揭示,顯示該詞沒有出現的語義,從而達到擴大該詞內涵的功效。
語境的建構必須做到:一、與小說語言表達的書面世界契合,二是與作家心中的小說世界契合。前者指的是語言描述的物,后者指的是作家心中的意。語境如果與物合與意融,就能收到既得佳句又不失宏旨的整體效果。
語境創設的優劣取決于作家對生活的感知和理解,也取決于該作家對民族語言的修養。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