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
1、如何看待《沙恭達羅》的愛情描寫?
《沙恭達羅》是迦梨陀娑的戲劇代表作。他通過沙恭達羅與豆扇陀的愛情糾葛來反映當時奴隸社會的現實生活。女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凈修林中的凈修女,她身上最突出最鮮明的性格特點是她來自平民婦女的那種單純和質樸,她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是單純的、熱烈的、忠貞的。其性格另一方面是嫉惡如仇、富于反抗精神。是古代印度的既溫柔多情又堅貞不渝的理想婦女的形象,更帶有反抗性。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生活理想和婚姻愛情上的進步思想傾向。對于國王豆扇陀的形象的描寫具有明顯的兩重性,即作者一方面把他塑造成理想化的國王、古代英雄和“情種”的形象,另一方面,又通過直接間接的描寫揭露了他的專橫殘暴以及對婦女的玩弄,始亂終棄,借以諷喻批判現實中的統治者。首先在作者的筆下,豆扇陀是一個好國王、開明君主,稱頌他“關心臣民像關心自己的兒女一樣”,而人民對他也是擁護的,說“人民歡迎陛下的詔令,就像歡迎及時的甘霖一樣”。他是英勇的武士,有超人的力量,但這方面著墨不多。主要是寫與沙恭達羅的愛情,他在愛情上是比較真摯而鄭重的,比如在向沙恭達羅求愛時,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她,化裝成學者的樣子。在失掉記憶以后,見到沙恭達羅時,他能莊重自持。說:“不能夠去撫摸別人的妻子”。在恢復記憶之后,他的悔恨以及對自己過失的譴責也是發自內心的。如第六幕突出表現了豆扇陀對沙恭達羅的深切思念,寫得情意纏綿,真實感人。作者通過豆扇陀和沙恭達羅之間的愛情描寫,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其次劇中不少地方直接或間接地、明顯或含蓄地揭露了豆扇陀作為現實中的國王殘暴和荒淫的一面。在這個人物身上反映了作為奴隸主階級代表人物的的某些本質特征。而這一切大多是通過側面描述以及他失掉記憶以后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從側面描述來看,豆扇陀同時是一個剝削者和壓迫者。豆扇陀的荒淫放蕩的生活也多是通過側面描寫反映出來的。豆扇陀在與沙恭達羅結合之前,他的后宮中就有妃嬪多人,供他享樂。婦女們從后宮中不時發出悲憤的哀怨聲:蜜蜂呀!你貪吃新蜜,曾吻過芒果的花苞,你愉快地呆在荷花心里,為什么把它忘掉?通過比喻的形式,揭露豆扇陀“喜新厭舊”。豆扇陀對沙恭達羅雖有傾心愛慕的成分,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不過是一種“貪吃新蜜”的放縱行為,一種占有欲。這從豆扇陀的許多言行中就可以得到印證。
2、古代和中古東方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有什么地位?
地位:古代亞非文學不僅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學的最早或較早的發源地,這里產生了古埃及文學、古巴比侖文學、古印度文學、古代中國文學等這些人類早期的文學。古代亞非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占著突出的地位,其中,我國古代文學十分豐富,出現了《詩經》、《楚辭》等一系列巨著,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樣古埃及文學、古巴比侖文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他的詩歌和故事影響了希臘羅馬文學并通過希臘羅馬文學輾轉地豐富了歐洲文學的創作。古印度文學的兩大史詩也是藝術珍品,是世界史詩文學史上的重大收獲。總之,古代亞非文學以其較高的思想和藝術成就,不僅豐富了世界文學的藝術寶庫,也為中古亞非文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地位:中古亞非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占著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它的初、中期文學達到了當時世界文學的頂峰。中古后期文學雖然在數量上質量上遠遠落后于歐洲同時期的文學,但也出現了一些深有影響的作家、作品。
3、分析《我是貓》的藝術特色?
《我是貓》,有著高超的藝術特色:1作品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缺乏整體的結構、框架。2通篇以貓的見聞和感受為主線,以苦沙彌及周圍人物的活動為中心,表達起來都比較靈活、自由。3小說中出色的幽默和諷刺藝術即繼承了日本古典文學中諷刺傳統,又吸引了英國18世紀文學中的幽默諷刺手法。插科逗趣,荒誕奇妙,貓態貓語等。4語言即平白、通俗,有生活氣息。
4、結合具體情節分析《吉檀伽利》的思想內容?
泰戈爾的英文詩集《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最能代表作者的創作成就。《吉檀迦利》就是獻給神的詩。
首先:從詩人所信奉尊敬的神的去留之處來看,他的神是有著鮮明愛憎,是帶有傾向性的。詩歌中一再出現的神,往往是同被壓迫者和勞動群眾在一起,感受他們的歡樂和痛苦。其次:泰戈爾獻神、頌神的目的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宗教信仰。詩人通過對神的贊美和頌揚,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如對想象中祖國美好未來的描繪。再次:詩集中的許多抒情描寫,也反映出詩人為尋求出路,而產生的那種矛盾復雜的心情。正因為詩人的理想和希望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所以在探求出路的過程中就不能不時時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以及失望、絕望的苦惱。這種苦痛的心境在許多詩中都可以感受到。最后:詩集在展現詩人為尋求出路而不得的苦惱心境的同時,也反映了詩人作為資產階級作家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正因如此,詩集中既多方面地表現了他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愿望,又揭示出他不能與自己身上的舊的思想傳統和宗教觀念決裂的矛盾心情。總之,通過以上分析介紹,可以看出,《吉檀迦利》中的詩歌盡管由于復雜的主客觀原因,充滿神秘主義色彩,但并不是不可理解的。概括起來說:這些詩歌直接或間接地、明顯或者隱晦地反映了泰戈爾一貫的愛國主義思想、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曲折地表現了他的反殖民主義傾向。當然,由于詩中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要想把詩中所有詩句讀懂是比較困難的,只能從作者總的思想感情上去理解。這種詩歌表現形式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詩人特定的感情的產物。
5、日本近代文學的主要成就:
日本近代文學在亞非是比較發達的,同時也是比較特殊的。日本近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二葉亭四迷。日本近代小說產生的標志性作品及近代文學的開端是以二葉亭四迷的《浮云》作為標志的,屬于寫實現實主義。森歐外的短篇小說《舞姬》是日本近代浪漫主義的代表。日本近代最杰出的文學代表人物是夏目漱石,代表作是《我是貓》,這期間日本的文學主潮是自然主義,代表人物是島崎藤村,他的作品揭露性和批判性都十分的強,代表作是《破戒》。之后日本近代文學產生了分化,出現了三個反對自然主義的流派,白樺派(新理想派),代表人物是志賀直哉,他被稱為小說之神。唯美派(新浪漫主義派),代表作家是谷崎潤一郎,代表作品是《春琴抄》,新思潮派(新現實主義派),代表作家是芥川龍之介,被稱為鬼。
6、分析《戈丹》中何利的形象,如何反映印度傳統農民的性格特征?
現代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優秀小說《戈丹》中,塑造了一個20世紀印度貧苦農民的典型何利。1、他身上有許多農民的優秀品質,善良、勤勞、寬容。他的善良忠厚表現著農民特有的質樸。如對妻子丹妮婭懷著真摯的情感,由衷地贊美丹妮婭的美;收留可憐的裘妮婭。2、他又有農民的貪心和自私,同時何利性格中還有懦弱、愚昧、不覺醒等特點。如為了得到奶牛,他曾想欺騙牧人薄拉;處于自私的打算,他對有錢人大獻殷勤等等。但這并不會減低何利形象的價值,反而使何利形象顯得更為親切可信。何利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印度第三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過后,整個社會特別是農民依然黑暗,而印度長期的封建思想的禁錮,也麻痹了許多農民的頭腦,使他們對統治階級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何利就是這個特定時代的農民典型。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