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派:道光、咸豐之際,詩體也發生了變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學宋”。所謂“宋”與“宋詩”,概指以蘇軾、黃庭堅為主的宋人詩風,上溯開啟宋代詩風的杜甫及韓愈。“學宋”大體上是提倡以學問補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詩,同時以宋詩的開拓精神去擴大表現范圍。這一詩派發展分三個時期;道光、咸豐之際為第一期,程恩澤等首倡,何紹基等為重要人物;咸豐、同治之際為第二期,曾國藩為其首領;光緒、宣統至民初為第三期,“同光體”為其代表。民國以膈,論者稱這一詩派為“宋詩派”,或“宋詩運動”。
蘇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際活動在蘇州一帶的重要戲劇流派。它以李玉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畢巍、葉時章、陳二白等。他們彼此交往密切、經常合作寫劇,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他們都來自社會的中下層,大多畢生從事戲劇創作,多寫關注現實的政治劇和時事劇,他們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藝優人,其劇作適合搬上舞臺演出,具有較強的市民色彩。
宋末元初四大家:張炎、王沂孫、周密和蔣捷,都是由南宋入元代的詞人。張炎、王沂孫、周密均為南宋中后期清雅詞派的作家,蔣捷詞雖較少束縛,有自然之趣,且時有豪放,風格多樣,但在煉字、求聲律及追求雋婉方面,仍不脫姜夔、吳文英的影響。由于他們詞風有相近之處,又都是宋末元初詞壇上的佼佼者,故清人稱他們為“宋末元初四大家”。
“三言”:是馮夢龍編篡整理的三部擬話本小說集的總稱,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為主要表現對象,具有雅俗共賞性質的新型通俗小說形態,是明代擬話本小說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山谷詩體:黃庭堅自號山谷道人,他寫詩提倡以學問為詩,為主學習杜詩、韓文的“無一字無來處”,提倡以故為新,變俗為雅,有“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之說,工于煉字和用典,造語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創制拗句和拗律,講究語意老重和規模宏遠,筆勢奇縱,風格生新瘦硬。楊萬里在《誠齋詩話》中稱黃庭堅詩為“山谷詩體”,嚴羽《滄浪詩話》將其列為“山谷體”。
詩界革命:戊戌維新失敗之后,梁啟超亡命海外,以“新民”即啟發從覺悟為宗旨,提倡和發動文學界的全面革命,而最先提出的是“詩界革命”。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記》中,梁啟超首次標示詩界革命,批評了千年的古典詩歌傳統,第一個尖銳指出傳統詩的終結性命運。在對黃遵憲等人的新學之詩的教訓作了檢討之后,提出詩界革命應以“新意境”、“新語句”、“古風格”三者具備為衡量標準。1902年,在其《飲冰室詩話》中,將詩界革命的標準修訂為“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或“熔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成為詩界革命的綱領。詩界革命除黃遵憲這位代表作家之外,梁啟超是發難者,康有為為巨擘,其余則有丘逢甲等。“詩界革命”對此后的舊體詩創作有深遠影響,并在觀念上為“五四”的新詩運動作了準備。
詩文革新運動:北宋中葉,歐陽修登上文壇,學作古文,倡導古文運動,并很快成為文壇領袖。他不遺余力地褒獎提攜王安石、曾鞏和三蘇,在明確理論指導下積極從事古文創作,形成了浩大的聲勢,確立了古文在散文領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領域的革新也影響到詩歌創作,作詩也講“氣格”,出現了“以文為詩”的現象,開創了一代詩風。人們把這場有推動宋代文學發展、使宋文、宋詩都能夠自具面目而獨樹一幟的文學變革稱為詩文革新運動。
散曲:是配合當時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撰寫的合樂歌詞,是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的音樂文學,是當時一種雅俗共賞的新體詩。在元代,散曲一般稱為樂府或詞,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本形式。
清雅詞派:指南宋中后期詞壇崛起的一個詞派。此詞派的開山大師是姜夔。他在題材內容方面主要承襲周邦彥詞寫戀情和詠物的傳統,在詞的格調、意境方面有新的開拓,格調高雅,詞境疏朗開闊,以其“清空”、“騷雅”的風格特色,成為南宋雅詞的典范。此后,自吳文英、史達祖至王沂孫、張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詞。在遣辭和音律上益求清麗工整,重詠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詞由共賞變為純粹的文人吟唱。他們的作詞途徑和特色雖各有不同,但追清趨雅卻是共同的。
譴責小說:他的概念不見于“小說界革命”中,而是魯迅1920年治小說史時的新創。魯迅認為:嘉慶之后,內亂外患不斷,有識之士呼吁維新與愛國。戊戌變法失敗后,又有庚子賠款和義和團之變,人們知政府不足與圖治,頓有掊擊之意,“其在小說,則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于時政,嚴加糾彈,或更擴充,并及風俗。雖命意在于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其他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代表作有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等。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藥鑒定學復習筆記:葉類中藥鑒定(2)
12-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翻譯復習筆記:The Imperial Palace
12-14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