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是中國古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形式
第一,家庭教育替代社會兒童公育是歷史的必然
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母系大家庭,經濟基礎是原始公有制,實行共產制家庭經濟,一對配偶的個體家庭尚不能獨立存在,必須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員,共同勞動,平分財富。撫養孩子是公社的責任,對兒童實行的是公養公教。
到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父系大家庭中的個體家庭,開始自營耕地,自養家畜,逐步積累了一定的私有財產,有了相當的經濟力,便不再依靠公社,從公社中分裂出來,獨立進行生產,自家消費。這時教養子女的責任也就自然地落在父母身上。兒童的家庭教育替代了兒童社會公育。
第二,古代不可能出現學前社會教育機構
我國學校的萌芽出現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到奴隸社會初期逐步建立起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
史書記載,夏代學校叫"序",大學叫東序,小學叫西序。"序",原指習射之地,訓練武士。當時習射也兼練習禮儀,要求習者與觀者都必遵長幼次序。
商代學校有了發展,除了養老和習射的庠、序以外,還有學習一般文化知識、進行思想教育的"學"和專門學禮樂的"瞽宗"。
學齡前的孩子又在哪里接受教育呢?中國古代(包括奴隸制時期和封建制時期)學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因為這個時期不可能出現學前社會教育機構。
二、學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學前教育計劃
古代沒有嚴格的按年齡分期與知識深淺劃分階段的學校教育體系,只有小學與大學的劃分,小學沒有統一的教育體系,只有民間自辦的小學或宮廷辦的宮廷小學,對兒童入學年齡的規定不一。但入學前的教育是必要的,是客觀存在著的,并經長期積累,很早就有了較為系統的按年齡劃分的學前教育計劃。
最早的記載見于《禮記·內則》,就其歷史時間看,它反映的是西周王公貴族子弟的教育狀況,共包括了20年的教育計劃,含上小學前的家庭教育即學齡前教育計劃。從內容看,有生活常規教育、文化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其中更突出了禮儀的訓練,對兒童應答大人招呼的要求是禮儀的重要環節,八歲的禮讓訓練也是禮教的重要內容,就連認識方位、計算日期也是各種禮儀規定的基本要素。此計劃中男女異教也十分明顯,從開始說話聲調就應不同,直到十歲,女孩子干脆就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
學前家庭教育的內容,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時代是有差異的,內容也很多,但在我國古代,最普遍、最重要的不外乎生活常規教育、初步的道德教育和早期的知識教育等方面,對于稚嫩的嬰孩更要注重身體的養護。
(二)嬰幼兒身體的養護
我國古代嬰幼兒養護的主要是:穿勿過暖;食勿過飽;任其啼哭;安全避險;避免驚嚇。
(三)兒童生活常規的培養
常規教育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措施,它包括一般生活常規和行為常規。幼兒年幼,難以理解深奧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訓練他們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逐漸形成習慣,良好的生活常規教育,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大有益處。
古代對兒童進行常規教育的內容很多,被概括為"幼儀"或"童子禮"。禮教是對兒童進行常規教育的核心。尊長敬上,是對兒童進行常規訓練的最重要的內容。
(四)初步的道德教育
幼兒期道德教育只能是初步的,重點是樹立必要的、兒童可以接受的道德觀念和養成一些良好的道德習慣。
培養志向:樹立志向,往往會影響一個孩子一生得成長方向,它會成為一個動力,時時鼓勵和鞭策孩子,使其為之奮斗。
教以孝娣:孝,是指敬重長輩;娣,指友愛兄弟。孝娣教育是古代道德倫常教育的重要內容。
勤儉耐勞:喜歡節儉,切勿奢華,這是古代家庭對后代的普遍要求。
誠實無欺:要求孩子從小說真話,不說假話,做錯了事要敢于承認錯誤,要以老實的態度對待人和事,不欺騙別人。
行善積德:古人經常教育小孩子,為人處世要心眼好,多做善事,不做害人之事。從小向孩子灌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禮貌謙讓:要求兒童不但要對父母長輩及兄長有禮貌,而且對其他人也要以禮相待。
(五)早期的知識教育
早期知識教育的內容:語言教育,嬰幼兒時期事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正確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能力;識字教育,讓孩子在入學前識得一些漢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計算,一般是粗淺得數字計算,多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識,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方法,遇物而教。
神童教育:中國古代,少數有良好天賦又有良好的嚴格的家庭教育的兒童,便被培養成"幼慧"兒童或"神童"。歷代朝廷都非常重視出類拔萃的早慧兒童,采取措施,對神童加以選拔任用。
三、家庭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一)兒童家庭教育的原則
教兒宜早:孩子從何時開始給以教育?按中國古代傳統愈早愈好,要本著"早喻教"的原則。
教子義方:"義"為道義,"方"指方向,"義方"可以說是正確的方向,或叫"教子以正"。主要意思是父母要從道義上,從做一個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為子女指出道路。
信而勿誑: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即要以身率先,要培養孩子什么品德,自己首先要具備什么品德。
潛移默化:人的思想、性格受環境的影響和周圍人的感染,會在不知不覺中起作用。環境的影響是我國古代教育家普遍注意的。
量資循序:教育兒童不能求之過急,要根據兒童的才能,逐步將教育加深加寬。要順應兒童才能的發展,及時地給以教育,不要失掉兒童才能發展的可能性,該提出新要求時,就不能再固守舊有的成績,否則同樣會貽誤人才。
有教有愛:父母愛子女乃人之常情,但對孩子既要愛又要教,既要慈又要嚴,愛與教結合,慈與嚴相濟,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兒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游戲:游戲始終是兒童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內容,在中國傳統兒童教育中,游戲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兒童游戲的種類繁多,常有騎竹馬、斗草、蕩秋千、捉迷藏等。
講故事:這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子女的最普遍的方式,尤其對幼小的孩子更是一種好的教育形式。
體罰:體罰就是撲教,在中國封建社會里流行廣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復習資料(4-5章)
08-30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