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提要
1、口頭新聞傳播以及輔助口頭傳播的標記傳播、聲光傳播、 圖式傳播: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上,最早使用的傳播方式是十分簡單 的、源于其身體器官的呼喚、手勢、體態,這是前語言時期的 原始型的人際傳播。以后隨著勞動的進行,人類的大腦逐漸發 達,發音器官逐漸完善,思維能力逐漸發展。大概在幾十萬年 前產生了音節語言。語言的產生是人類傳播史上第一個重要的 里程碑,從此以后,口頭的語言傳播就成了人類主要的傳播形 式,成了聯系社會成員的紐帶。
由于口頭傳播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局限性,古代人類往往 要用標記、聲光、圖式等多種手段輔助新聞信息的傳播。標記 傳播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記號來傳遞信息,例如實物借代、 結繩紀事、珠貝傳令等。聲光傳播指借助聲光信號來傳遞信息, 例如敲擊響器、吹奏號角、點燃烽火、揮動旗幡等。圖式傳播 是指用簡單的符號或圖畫來表達意思,傳遞信息。
2、手寫新聞傳播:
(1)產生的大致情況和意義:
最早的文字產生于奴隸社會初期。大約在公元前三四千 年,中國、埃及、印度和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分別出現了早期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文字一般寫在 紙草上,稱為紙草文字;古印度的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稱為印章文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文字最初刻在石頭上,以后用尖頭的蘆稈、骨棒刻畫在 粘土制成的泥板上,筆畫形狀像木楔,故而稱為楔形文字。
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代文字大部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進,衍生出各種字母文字,而且形體日益簡化,書寫日益便利。
早期的書寫工具是各種簡陋的自然材料,包括石壁、粘土、獸皮、獸骨、竹簡等。埃及沼澤地帶盛產高稈植物紙草,將莖部剖成薄片并用樹膠粘聯起來,就成為地中海地區古代通用的書寫材料。公元元年以后,一些重要文件改為用羊、兔等獸皮制成的羊、兔皮紙書寫。人工造紙的技術則起源于中國。公元105年(東漢時期),我國的蔡倫總結前人,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造紙成功,這一技術后來經中亞、阿拉伯地區傳人歐洲,為各國采用。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傳播史上第二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人類原始時代的結束,文明時代的開始。有了文字書寫,就有了手寫的新聞傳播,這種傳播突破了口頭傳播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局限,可以使傳播的容量更大、內容更準確、距離更遠、留存的時間更長久。
(2)兩種重要的形式——公告式和書信式手寫新聞。
官方公報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期。公元前59年,古羅馬執政官尤列烏斯·凱撒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會的議事紀錄,用尖筆書寫在羅馬議事廳外一塊涂了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后人稱之為《每日紀聞》 (Acta Diurna)。公報的內容有議事紀錄、帝國法令、戰爭消息、司法案件、官員任命、宗教活動,以及貴族的結婚、生育、死亡等等。除了繕寫在布告牌上面,還抄寫、頒發給各地駐軍首長。這一 公報溝通了統治機構的內部聯系,起了維護帝國統治的作用。
新聞信指的是傳遞新聞、交流信息的書信,它是西方古代歷史上流傳最久的手寫新聞傳播形式。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羅馬就開始出現新聞信,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新聞信綿綿不絕。
3、印刷新聞傳播:
(1)印刷術產生的年代和擴散情況:
印刷術最早出現在中國。早在隋唐年間(6—7世紀)我國 就有了雕版印刷。北宋仁宗慶歷年間(1045年左右),畢異首 創膠泥活字排版印刷,以后又有人發明木活字印刷,這種木活字印刷在南宋時期(12—13世紀)由中原傳至西夏、新疆等地。南宋時期中國還出現了錫合金鑄成的金屬活字。中世紀 后期,中國的印刷技術漸漸傳到中亞和歐洲。14、15世紀之 交,歐洲也有了雕版印刷和木活字印刷。
1450年前后,德國美因茨的工匠谷登堡(JohnnesGutenberg,約14世紀90年代一1468年),研制成功適合西文特點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他澆鑄出了以鉛、錫、銻合金為材料的活字,并形成了由揀字、組版、填空、齊行和印刷還字等步驟組成的印刷工藝。他還制成了木質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加壓力的印刷機,代替了純粹的手工操作,從而提高了印刷的質量和效率。
以后幾十年間,谷登堡的印刷術在整個歐洲擴散,意大利 (1465年)、瑞士(1468年)、法國(1470年)、尼德蘭(1475年)、西 班牙(1475年)、英國(1476年)、丹麥(1482年),先后引進了金屬活字印刷。到1500年歐洲各國已興建印刷所250家。16世紀 起這一技術又傳到了墨西哥(1539年)、美國(1638年)以及其他地區。
(2)印刷傳播的意義和影響:印刷術的應用和推廣,在人類傳播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印刷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復制信息,以便向廣大公眾傳播,這就 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發展。原先為奴隸主、封 建主或是教會上層壟斷的文化知識擴散開來了,新的思想、新 的信息隨著印刷時代的到來變成了統治者無法遏制的潮流。
(3)印刷術用于新聞傳播的萌芽。從15世紀末葉起,一些印刷商已經開始印刷某些記事性的小冊子,記述近期發生的大事,例如重大戰役、自然災害、節日慶典、王公葬禮之類。這些內容說不上什么時效,但對一般讀者仍不失為新鮮的信息,從而帶有某種新聞性。小冊子篇 幅不等,有時還附有木刻插圖,通常在大城市的書店里出售,或者由小販沿街兜售。
4、古代新聞傳播的一般特點:
古代新聞傳播活動盡管形式在不斷演進,但是一般來說規模比較小,通常面向某個或某些特定的對象而不是面向整個社會, 沒有以采集和傳播新聞為宗旨的專業機構,因而還不成其為新聞 事業。這是前新聞事業時期新聞傳播的一般特點。但是隨著社會 的發展,尤其是印刷術的進一步推廣,情況在逐步轉變。
二、重要術語
l、《每日紀聞》(Acta Diurna) 公元前59年,古羅馬執政官凱撒為爭取輿論支持,下令公 布元老院及公民大會議事紀錄,用尖筆書寫在羅馬議事廳外特 制的木板上,后人稱之為《每日紀聞》。這種原始形態的官方 公報,在羅馬時代斷斷續續存在過數百年,起了維護帝國統治 的作用。
2、新聞信 指傳遞新聞、交流信息的書信,有官方新聞信和私人新聞 信兩種。流行于古羅馬到中世紀時期,是西方古代歷史上流傳 最久的手寫新聞傳播形式。
3、谷登堡 德國美因茨的工匠,1450年前后研制成功適合西文特點的 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 經》等書籍。這種印刷術后來流傳到歐美各國,對人類傳播 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重要講解
簡述古代新聞傳播的一般特點。 古代新聞傳播是一種初級的新聞傳播活動。盡管隨著社會的 發展它也在不斷演進,但是一般來說它的特點是:①規模比較 小;②通常面向某個或某些特定前對象,而不是面向整個社會; ③沒有以采集和傳播新聞為宗旨的專業機構,因而還不成其為 新聞事業。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