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革命文學運動的興起與三十年代文學思潮流派[/COLOR][/B]
一、革命文學的興起革命文學的興起是在1928年前后由太陽社和創造社正式提出和發起的,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標志著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從五四文學革命到1928年革命文學進入到一個從文學形式向文學內容深入發展的新階段——文學與時代、社會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更加密切地結合起來。當時風起云涌的革命生活,就是最現實的生活。三十年代初期,“左聯”的成立標志著革命文學進入了高潮,革命文學運動極大地促進了新文學的發展,更加密切了文學與生活的關系,還造就了一批作家、作品。太陽社代表作家有蔣光慈(赤),創造社代表作家是郭沫若。而魯迅、茅盾因支持革命文學運動,所以他們這一時期的創作也被看成是革命文學的成果。“左聯五烈士”中的柔石、殷夫、胡也頻較著名,此外還有葉紫、丁玲、張天翼、沙汀、艾蕪、蕭軍。蕭紅等。由于革命文學的浩大聲勢和正確方向,形成了強大的革命文學主流。三十年代是文學格局多元化的時代,“左翼”文學只是一個方面,此外還形成了其他幾種文學創作潮流,其一,民主化、自由化,代表作家有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他們堅持獨立思考,追求個性化風格,堅持表現自己熟悉的獨特領域;其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既受外國現代主義影響,又有中國文學傳統的根基,還有一部分作家苦悶的情緒形成現代主義思潮。主要表現在詩歌方面——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艾青,穆時英的小說即新感覺派;還有施蟄存等主編的《現代》雜志,在推行現代主義理論與創作實踐方面都有重要貢獻,發表了國內外許多現代主義理論文章和重要作品。此外還有各種文學流派,京派(課本P.366,綠皮書P.234)——北京各大學中的教授、學者組成的作家群,包括老舍、沈從文、廢名、俞平伯、周作人,多元化是現代文學成熟的標志。東北作家群:蕭軍、蕭紅。
思考:簡述三十年代多元格局的文學形態。
二、蔣光慈(赤)在革命文學發展中的影響和作用。
他是最早從事革命文學創作的人,最積極、作品數量眾多,其創作在早期革命文學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1、作品有高昂的革命激情,描寫革命斗爭的自覺意識,客觀上是他最早塑造了一批革命者的藝術形象;
2、作品明顯表現出激情大于藝術的傾向,所以他的作品缺乏精細的藝術描寫,有粗編亂造的現象,缺少生活底蘊,以致形成公式化、概念化、臉譜化——革命+戀愛,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魯迅批評他的作品“革革革革革”,其特點高度代表了革命文學初期的現象。
三、蕭紅既是一個典型的革命作家,又是非常獨特的,極具個性追求,她的存在使革命文學本身趨于復雜和多元化,她的創作從東北流浪到關內到上海,在“左翼”文學的影響下,在魯迅的幫助下開始創作,第一部轟動文壇的《生死場》,由魯迅親自作序。這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革命色彩,反映東北人民的沉重苦難,對民族仇恨和階級仇恨都有所表現,但其中不乏作者個人的獨立思考,主要表現在作品中思考民族的性格、人性的弱點,注意到生活的復雜性,在其后來的作品《呼蘭河傳》、《小城三月》等一系列作品中,更顯示了蕭紅對人性對人生的思考的深度——始終關注人性的弱點,始終開掘人性的深度,《小城三月》把作家自己對人生最真切的體驗投入到作品中,達到了充滿詩意、象征的境界,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追求。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