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新聞稿件的分析與選擇
(一)稿件分析
(1)報紙的稿源及特點
第一種是通訊社提供的稿件。第二種是本報記者提供的稿件。第三種是通訊員和其他作者提供的稿件。屬于第一種來源的稿件,雖是定型產品,比較可用,但是它多是供給各個新聞單位共同選用的,通用性較強,不一定適合某個報紙的特殊需要,不一定能充分體現該報的特點。因此,仍需進行稿件分析,以決定是否選用和如何選用。屬于第二、三種類來源的稿件,雖然都是定向地供給某個報紙,可能比較符合該報的特點,但是質量如何,是否值得選用,仍要對稿件進行分析之后才能確定。
(2)稿件分析要達到的目的,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判斷稿件是否適用,將全部來稿區分為可用和不可用兩大類,這是對稿件的第一次區分,是稿件分析的首要目的。
第二,判斷稿件價值的大小,這是在已確定適用的稿件中,對稿件的第二次區分。區分各篇稿件所含新聞價值、社會價值的大小。選用時,價值大者優先。
第三,發現稿件的潛能。一篇稿件可以區分為著力表現部分和非著力表現部分。稿件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發現這種著力表現部分,通過修改把它充分表現出來。
第四,檢查稿件有何缺陷,即通過稿件分析,將一篇稿件的長處與短處加以區分,以便通過稿件的修改加工,保留和發揚其長處,彌補其缺陷。
第五,確定稿件如何刊用。每篇稿件有自身的優缺點,要考慮與其它眾多稿件同用時的聯系及所產生的效果,新意。
稿件分析的目的是從一篇稿件的總體上把握它是否具體刊用價值。稿件分析貫穿于編輯工作的全過程。
(3)分析稿件需要進行哪幾方面的對照
分析稿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稿件作出評價。就新聞稿而言,就是作出新聞評價和社會評價。一篇稿件能否刊用及其刊用價值的大小,要受到稿件所反映的客觀現實的制約、讀者的制約、社會的制約、報紙本身特點和稿件發表時機的制約。
一、稿件內容同所反映的客體相對照。新聞稿件所反映的客體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能是虛假的東西。
二、稿件內容同讀者的原有認識相對照。新聞稿件所寫的內容應是讀者未知的,有助于消除讀者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删庉嬘植荒茉诿堪l一篇稿件之前對讀者進行調查,只能根據平時對讀者的了解,從稿件所寫的事實本身和新聞媒介的傳播情況去判斷:1從稿件所寫的事實本身去判斷;2從新聞媒介對變動的傳播情況去判斷;3從外界環境的變動去判斷;
三、稿件的內容同讀者的需要相對照。讀者未知的東西,未必是讀者需要的。只有讀者未知而對讀者又是有益或有用的,才是讀者所需要的。能夠滿足讀者需要的稿件,對讀者才有意義,因而才具有刊載的價值。
四、稿件內容同、法律、道德的要求相對照。稿件在報紙上發表,是為了向讀者提供信息和知識,傳播先進的思想,宣傳黨和政府的。作為一種精神產品,不能不考慮發表后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
五、稿件內容同本報特點相對照。各編輯部在運用稿件是還要考慮到本報的特點。
六、稿件內容同發表時的外界環境相對照。選擇在什么樣的外界環境下發表,往往關系到它能否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
七、稿件的內容同形式相對照。分析所選用的材料、體裁、結構和語言能否表達稿件所能闡明的主題。
(4)稿件失實的幾種表現
虛構…所寫的事實是作者憑空捏造出來的,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添加…稿件在寫現實中某人某事之時,又無中生有添加了一些事實。
拼湊…稿件所寫的事情確定存在,但它們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做出的,而稿件把它作為一個新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寫。
夸張…稿件對所寫事物在數量、規模、發展程度以及所起的作用、影響方面有所夸大。
偏頗…稿件在表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時,無視開成某種結果的多種原因,只強調其中一種所起的作用,把多因一果變成了一因一果。
孤證…稿件反映全局情況時,援引在例證是孤立的個別事例,缺乏代表性。
回避…稿件在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時,有意回避與此緊密相關的另一重要方面,以致使人看不清這一事物的全貌。
幻影…稿件所寫的事實,究其來源似乎有點根由,但是認追查,卻是查無實據。
假象…稿件對事實所作的結論是根據一些假象得出的,未能反映事物的本質。
(5)怎么運用分析的方法發現稿件中的疑點?
第一,從稿件對同一事實的不同敘述中發現疑點。在一篇稿件中,作者多處寫到同一事實,如果說法不一,前后矛盾,這里面就容易隱藏著不真實的因素,應加以注意。
第二,分析一個事實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從中發現疑點。一個事實由多個部分組成,而部分之間存在在一定的聯系。觀察這些聯系是否合理,從中找出不真實因素。
第三,從稿件所提供的事實及作者對事實的評價中發現疑點。作者在向讀者報告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名種事實時,往往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事實的評價。評價就是一種結論,就檢查這種評價是否符合稿件中所提供的事實。
第四,從新聞來源中發現疑點。新聞來稿中對新聞來源往往有所交代,說明所寫事實為某人所提供的。盡管如此,編輯仍要檢查和分析新聞來源所提供的事實是否真實。
(6)*認識的不確定性
(7)*讀者需要
讀者未知的東西,款必全是讀者需要的。只讀者未知而對讀者又是有益或有用的,才是讀者所需要的。這里所講讀者需要,必須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報紙絕不能迎合某些人的低級趣味,絕不能迎合某些人背離社會發展方向的要求。
(8)*相關性和接近性
相關性
所謂相關性原則,就是要求稿件所寫的內容要與讀者的利益相關。相關性決定于兩個因素:一是相關的人數,一是相關的程度。稿件所寫內容關系到的人數越多,關系到的程度越密切,稿件的分量也越重。
稿件是否具有相關性以及相關性大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全社會各成員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還是一部分社會成員的局部利益、暫時利益。
2.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現實生活中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前者較后更為廣大讀者所關注。
3.稿件所反映的變動涉及的是現實生活中有關體制、思想方面的變化,還是某些具體做法的改變。變動的深度不同,讀者的關切程度也不同。
4.比較變動在整體中所占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般來說,處于核心部分的比處于外圍的部分更為讀者所關注,直主角作用的比起配角作用的更為讀者所關注。
5.稿件所寫事實中的某些要素是否有特殊意義,這也是判斷稿件是否具有相關性的一個因素。這里所謂特殊意義,是指這些要素與從不同,由于它的存在能使新聞事件對人們具有特殊的影響力。
6.相關性還與距離有關。單就距離而言,新聞事件發生地與讀者所在地的距離,同讀者的利益相關程度成反比。
接近性
新聞中與讀者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自然是讀者樂于接受的、喜歡接近的東西。唯其相關,才樂于接近,因此相關性與接近性存在著內在的聯系,介接近性還有相關性不可代替的內容。接近性可分成地理上的接近性,心理上的接近性兩種。稿件內容如果含有這種接近性,就能有助于滿足讀者心理上的某些需要。
(9)*禁止刊載
黨中央關于馬克思主義的事實求是、一切從實際出了的思想路線,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及黨和政府有關部門依據上述路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是編輯審查稿件內容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依據。稿件所寫內容如果與上述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精神相違背,則不能選用。根據憲法、刑法、民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下列兩類是禁止刊載的內容。
第一類,屬于危害國家和社會方面的:
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煽動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
主張分裂祖國和破壞民族團結的;
煽動鬧事,擾亂社會秩序的;
煽動群眾抗拒、破壞國家法令的實施的;
傳播謠言的;
傳播淫穢的;
傳播犯罪方法、教唆犯罪的;
泄露國家機密的。
第二類,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
誹謗…故意捏造事實,羞辱他人的;
侮辱…故意用下流語言,羞辱他人的;
侵犯隱私權…未經本人同意,公布私人生活方面的秘密,如公布他人的信件、日記。
(10)*不宜刊載
一篇稿件如果在某種外界環境下發表,會產生消極影響,是否選用就值得考慮。例如發表后會使讀者產生不慶有的誤解和疑惑,滋長偏激情緒,擴大不正當的要求,萌發不切實際的愿望,增加社會不安定的因素,進一步激發生活中的矛盾等,都是注意消極影響。
(11)稿件分析的意義
(12)稿件分析的方法
(13)對報紙上刊登的新聞稿件進行具體分析
(二)稿件選擇
(1)*選稿標準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選稿標準的絕對性:即選用稿件的主體不得有違反政策、法令和道德規范等禁載的內容,事實和材料比較充實,具有新聞價值,這個及格線,是任何稿件必須達到的要求。
選稿標準的相對性:對通過及格線的稿件進行優中選優,這里“優”的標準具有很大的彈性。編輯進行比較的范圍和時間是變動的。某稿今天是最優的,明天來了新稿,它就不一定是最優的。
(2)*選稿過程的動態性
稿件的選擇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是因為:
第一,稿件的第一次選擇,是就單篇稿件是否可用的選擇。報紙是眾多稿件的集合體,是一種全成的作品。有些稿件可以單獨使用,但同其他稿件放在一起卻推動刊載的條件。另外有一些稿件出于報道平衡的原因不宜刊用。
第二,從報紙的生產過程來看,稿件經過第一次選擇之后,到見報尚有一段時間,在這短時間里,外界形勢的急劇變化,可能使某些擬用的稿件成為廢稿。
第三,編輯工作是各個環切的編輯通力合作的工作,對于稿件要集體把關。
總之,從把握全局、把握時機以至集體把關的角度來看,稿件的選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3)*報道平衡及掌握報道平衡的方法:
所謂報道平衡,就是各種報道的量符合一定比例,而不是畸輕畸重。
選稿中要注意報道平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報道重點與報道面的平衡。這種平衡是屬于選材內容的平衡。
其次,是選材領域的平衡。無論什么報紙,在本報所分工的范圍內,都顯現出一種綜合性。
第三,是報道對象的平衡。讀者需要吸取發展不平衡的各類地區的信息,如果報道對象過于集中于某一地區,不利于擴大讀者的眼界,不利于報紙聯系各個地區的廣大讀者。
(4)充分利用來稿的意義
所謂充分利用來稿,是針對稿件利用不充分而言。在新聞稿方面,一般有兩類稿件容易受到忽視,不易得到充分利用。一類,未包括在報道計劃之內的稿件。二類,局部有缺陷的稿件。充分利用來稿,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公開見報,包括稿件單獨發表或作為組成部分編入專欄或以單個素材納入其他文章中。二是內部參考,包括載入內參、作報道線索、留作組織報道的參閱資料。
充分利用來稿,猶如沙里淘金,是一件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充分地利用來稿,給予發表的機會,對稿件作者是一種鼓勵。有些稿件雖屬于計劃之外,但若能充分利用就可以從另一方面較好地反映現實生活。有此稿件雖然局部有缺陷,但若能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其有價值的部分,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從選稿角度對報紙上所刊登的新聞稿件進行分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ohn Keats
12-0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學串講筆記:感覺的整合
03-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27)
06-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