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神經癥
(一)抑郁癥
1.表現:一種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常伴有焦慮、身體不適和睡眼障礙。患者有治療要求,生活能力未受嚴重影響。
2.輔導要點:
(1)支持性療法:努力尋求朋友和親人情感的支持。
(2)重建自我概念法:換個角度來看待自己,從而戰勝抑郁,重塑自我。
(二)恐怖癥
1.表現:病人具有一種在正常情況下對某一特定物體、人際效或處境,產生異乎尋常的強烈恐懼或緊張不安的內心體驗,從而出現回現,難以自控。
2.輔導要點:
(1)滿灌療法
(2)系統脫敏法:采取逐級減輕恐怖癥狀的方式。先列出能引起恐懼感由輕到重的恐懼事物分級表,然后在放松的狀態下逐級訓練。
(3)自我精神分析法:首先探究童年創傷性事件;其次,分析出恐怖癥后所隱藏的義蘊。
(三)強迫癥
1.表現:臨床表現主要是在思維、情緒、意向和行為等方面出現強迫癥狀。
包括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強迫意向、強迫動作幾類。
2.輔導要點:
(1)思維停頓法:用某種強力性信號禁止強迫性觀念的出現。最簡單的方法是對著不聽使喚的大腦猛喝一聲“停”。
(2)滿灌療法:讓患者直接暴露在感到焦慮的現實情景中,沖擊他喚起的焦慮,并以此矯正不良認知或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
(四)焦慮癥
1.表現:臨床上可分為急性焦慮發作和廣泛性焦慮癥兩種類型。
2.輔導方法:宗旨是放松、放松、放松。
(1)默想對抗法:利用人的意識和輕松的場面調節焦慮情緒的方法。
(2)松弛療法:常用的松弛療法是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五)疑病癥
1.表現:對自身健康毫無根據的先占觀念,敘述身體的某部有特殊的不適感、疼痛或異常感覺;認為自身患了某種嚴重疾病或堅信某種異物侵入身體,病人終日為之憂慮、恐懼,然而最終常是醫藥無效。
2.輔導要點:
(1)對抗療法
(2)支持療法。
(六)學校恐怖癥
1.表現:具體表現為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如果強迫他上學校,就會使其焦慮加重,或發生飲食和睡眼障礙。多見于6-14歲的小學生,有三個發病高峰年齡,即5-7歲;11歲和14歲。
2.輔導要點:
(1)尋找病因,努力開導。
(2)支持性心理療法;
(3)系統脫敏法。
二. 心身疾病
(一)神經衰弱
1.表現:衰弱癥狀;興奮癥狀;容易煩惱和容易激怒;緊張性疼痛;睡眠障礙。
2.輔導要點:主要是運用呼吸控制法。
(二)失眠前一單元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表現:持續相當長時間的對睡眠的質和量的不滿意。
2.輔導要點:
(1)認知療法
(2)活動療法
(三)多動癥
1.表現: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這類兒童一般智力正常,但存在著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心理問題,突出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沖動任性、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等特征。
2.輔導要點:
(1) 了解病因;
(2) 藥物療法;
(3) 精力釋放法;
(4) 自控訓練法;
(5) 行為強化法。
(一)口吃
1.表現:是一種常見的言語功能障礙,表現為說話時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可在任何年齡發生。有重復性口吃、難發性口吃和中阻性口吃。
2.輔導要點:
(1) 認真分析產生口吃的原因;
(2) 發音矯正法;
(3) 系統脫敏法。
(二)遺尿癥
1.表現:兒童在5歲以上還不能控制自己排尿,夜間常尿濕床單、被褥,白天也有尿濕褲子的現象。
2.輔導要點:
(1) 分析產生的原因;
(2) 行為控制法;
(3) 功能訓練法;
(4) 定時喚醒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11-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張愛玲、張恨水、艾青
09-252022年浙江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要點(15)
10-282022年浙江自考《工程心理學》聽課筆記第七章
10-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筆記第八章:公共關系實務
09-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筆記:簡答題第五章
11-0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06-04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點講解(16)
07-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18世紀文學概述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