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發展及研究對象
重點把握: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選擇題)
來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特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07)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階級性,這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04)(選擇題)
——物質資料的生產。
原因:(選擇或簡答)
(1)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3、物質資料的生產必須三個簡單要素(01、07)(選擇題)
——勞動者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勞動對象:勞動對象有2類: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原始森林、礦藏等;勞動的生產物:棉花、磚瓦等。
——勞動資料: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總和叫做生產資料。
4、生產力(選擇題)
——人的因素(勞動者)
——物的因素(生產資料——最重要是生產工具,生產力水平的標志,(07)劃分經濟時期的主要標志)
5、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選擇或簡答)
——社會生產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的相互關系(04)
(1)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有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其中直接生產過程是再生產過程的起點,起著決定作用。
(2)生產對分配、交換和消費起著決定作用表現為:對象;水平與結構;具體形式;社會性質。
(3)分配、交換和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具體表現在:一是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分配方式,能夠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起阻礙作用,二是交換的發展能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阻礙生產的發展,三是消費使生產出來的產品最終得到實現,消費為生產的發展創造出動力,反之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6、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關系(01)(選擇或簡答)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二者的統一構成了社會的生產方式。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表現在(01):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性質,第二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決定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化。
(3)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在:第一適應生產力發展時的推動作用,不適應生產力發展時的阻礙作用。
(4)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表明:第一舊的過時的生產關系必然適應生產力的變化而變化,第二新的生產關系只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而建立。
7、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選擇或簡答)
——揭示經濟規律
——經濟規律的客觀性
(1)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并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2)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創造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效果的類型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訴諸感性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