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緒論
一、主要內容
1、交通工程學的定義、作用與發展
(1)交通工程學的定義;(2)交通工程學的作用;(3)交通工程發展的回顧; (4)交通工程學科的建立與發展
2、交通工程學科的內涵、外延、性質與特點
(1)交通工程學科的內涵(范圍);(2)交通工程學科的外延(相關學科);(3)交通工程學科的性質;(4)交通工程學科的特點
3、我國交通工程學科的發展
(1)古代道路交通工程簡況;(2)近、現代交通工程的發展;(3)我國交通工程學科的進展;(4)我國交通 工程學科近期的研究任務
二、重點
1、交通工程學的定義
(1)交通工程定義;(1)交通工程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2、交通工程學科的內涵、外延、性質與特點;
(1)交通工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交通特性、交通調查、交通流理論、交通規劃、交通組織與管理、交通安全、通行能力研究、停車場及服務設施等;(2)5E學科
3、我國交通工程學科的發展
(1)交通工程學的發展階段
(2)我國交通工程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交通工程學的研究重點
三、難點
1、理解交通工程學的定義、特點、主要內容
2、理解交通工程學的近期研究任務
第2章:交通特性分析
一、主要內容
1、道路交通三要素基本特性
(1)人的特性;(2)車的特性;(3)路的特性
2、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1)交通量的定義;(2)交通量的時間分布;(3)交通量的空間分布;(4)設計小時交通量;
3、行車速度特性
(1)速度定義;(2)行車速度的統計分布特性;(3)時間平均車速與區間平均車速;
4、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1)交通流三參數基本關系;(2)速度與密度的關系;(3)流量與密度的關系;(4)流量與速度的關系;
二、重點
1、道路交通三要素基本特性
(1)道路交通三要素及其關系;(2)駕駛人的視覺特性;(3)駕駛人的反應特性;(4)汽車的動力性能;(5)汽車的制動性能;(6)路網密度;(7)道路結構與道路線形;(8)路網布局;
2、交通量特性
(1)交通量的含義與統計;(2)交通量的月變性;(3)交通量的周變性;(4)交通量的時變性;(5)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特性;(6)設計小時交通量及應用;
3、行車速度特性
(1)各種速度的定義;(2)85%、15%、50%位車速;(3)時間平均車速和區間平均車速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4、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1)交通密度定義;(2)車頭間距與車頭時距;(3)交通流三參數基本關系及相互關系;(2)格林希爾茨模型及其變形;
三、難點
1、交通流特征參數的計算和相互換算。
2、由流量、速度、密度之間的關系式計算和推求最大流量、最佳車速、最佳密度。
第3章:交通調查與分析
一、主要內容
1、交通調查的意義、內容及要求
(1)交通調查的目的與意義;(2)交通調查的主要內容;(3)交通調查的基本要求
2、交通量調查
(1)交通量調查目的;(2)交通量調查的種類;(3)交通量調查的方法;(4)交通量數據的分析應用及不同車輛的換算
3、 行車速度與密度的調查
(1)速度調查的目的;(2)速度調查的主要方法;(3)調查數據的分析與應用;(4)密度調查的目的與方法
4、行車時間與延誤調查
(1)行車時間與延誤的含義及延誤產生的原因;(2)區間行車時間和延誤的調查方法;(3)交叉口延誤的調查方法;(4)調查資料的應用
5、通行能力調查
(1)通行能力的含義;(2)通行能力的調查方法;(3)調查資料的應用
6、其他交通調查簡介
(1)自行車交通調查目的與方法;(2)行人過街調查
二、重點
1、交通調查的意義、內容及要求
(1)交通調查的定義;
2、交通量調查
(1)交通量的定義及分類和表示方法;(2)交通量的空間變化;(3)日交通量、小時交通量等各種交通量的含義和計算;(4)交通量的時變、周變、月變和年變的含義和規律;(5)交通量調查方法;
3、 行車速度與密度的調查
(1)地點車速和行程車速調查的目的;(2)地點車速和行程車速調查的主要方法;(3)地點車速觀測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地點車速的排序、分組、頻率頒直方圖、累計頻率分布圖線、速度統計特征值、第85%位車速和第15%位車速);(4)等時線和等時線圖;(5)密度調查的目的與出入量法;
4、行車時間與延誤調查
(1)行車時間與延誤的含義及種類;(2)區間行車時間和延誤的調查方法;(3)信號燈交叉口飽和流量的含義和測定及計算。(4)點樣本法
5、通行能力調查
(1)通行能力的定義;(2)信號燈交叉口飽和流量的含義和測定及計算。
三、難點
1、名詞概念很多,有些含義相近,容易混淆;
2、浮動車測速法計算行程車速和流量的方法;
3、地點車速統計特征計算;
4、出入量法的理解;
第4章:交通流理論
一、主要內容
1、交通流的統計分布特性
(1)交通流統計分布的含義與作用;(2)離散型分布;(3)連續型分布;
2、排隊論的應用
(1)排隊論的基本原理;(2)M/M/1系統及其應用;(3)簡化的排隊延誤分析方法;
3、跟馳理論簡介
(1)車輛跟馳特性分析;(2)線性跟馳模型;
4、流體動力學模擬理論
(1)車流波動理論;(2)車流波動理論的應用;
二、重點
1、交通流的統計分布特性
(1)交通設施種類;(2)泊松分布、二項分布、負二項分布及適用條件;(3)離散型分布的擬合優度檢驗;(3)負指數分布和移位負指數分布;
2、排隊論的應用
(1)排隊與排隊系統;(2)排隊系統的三個組成部分;(3)排隊系統的數量指標;(4)M/M/1系統計算及應用;
3、跟馳理論簡介
(1)跟馳模型的定義;(2)車輛跟馳三個特性;(3)線性跟馳模型及穩定性;
4、流體動力學模擬理論
(1)車流連續性方程;(2)波速公式;(3)集散波
三、難點
1、泊松分布和負指數分布應用計算;
2、M/M/I排隊系統的計算;
3、跟車理論、車流波動理論的理解與應用計算。
第5章:道路通行能力
一、主要內容
1、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1)道路通行能力定義;(2)道路服務水平的定義;
2、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2)實際通行能力;(3)規劃(或設計)通行能力;
3、交織區與匝道通行能力
(1)交織區通行能力;(2)匝道通行能力;
4、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
(1)分、合流點車流運行特征;(2)通行能力計算圖式;(3)車道分布、車輛換算與服務水平分析;
5、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1)無信號管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2)環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3)信號交叉口機動車的通行能力;
6、自行車道通行能力
(1)理論通行能力;(2)設計通行能力;
二、重點
1、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1)道路通行能力定義及與交通量定義的區別;(2)道路通行能力的分類;(3)道路服務水平的定義及劃分指標;
2、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含義;(2)實際通行能力含義;(3)規劃(或設計)通行能力含義;(4)雙車道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5)城市道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3、交織區與匝道通行能力
(1)交織運行的定義和分類;(2)交織區通行能力和速度的計算;(3)匝道的定義、形式、類型;(4)匝道的運行特征及通行能力計算的主要參數;(5)自由流速度概念;
4、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
(1)分、合流點車流運行特征;(2)通行能力計算圖式;(3)車道分布、車輛換算與服務水平分析;
5、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1)交叉口的分類;(2)無信號管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計算公式;(3)常規環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計算方法;(4)信號交叉口機動車的通行能力——停車線法;
三、難點
1、環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計算,注意環形交叉口交織段對車輛通行的影響;
2、信號交叉口機動車通行能力的分析計算注意信號對交通流的影響;
第6章:交通規劃
一、主要內容
1、交通規劃的定義、類型與程序
(1)交通規劃的定義;(2)交通規劃的層次和類型;(3)交通規劃的基本程序;
2、交通規劃的調查工作
(1)社會經濟調查;(2)交通設施及其服務能力調查;(3)交通實況調查;
3、交通規劃預測工作
(1)交通發生預測;(2)交通分布預測;(3)交通方式劃分預測;(4)交通分配預測;
4、交通設施體系規劃
(1)綜合交通體系基本要素與要求;(2)制定交通設計體系規劃的目的與原則;(3)制定交通規劃方案的程序;(4)交通設施體系規劃的基本內容;
5、交通規劃的評估與效益分析
(1)交通規劃方案的一般要求;(2)交通規劃的總體評價;(3)交通規劃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4)交通規劃方案的服務性能及社會環境影響;
二、重點
1、交通規劃的定義、類型與程序
(1)交通規劃的定義與特征年概念;(2)交通規劃的分類;(3)交通規劃的過程;
2、交通規劃的調查工作
(1)社會經濟調查的內容;(2)起訖點調查含義、目的、方法和步驟;
3、交通規劃預測工作
(1)社會經濟發展預測;(2)四階段的工作和預測方法;(3)OD表;(4)增長系數法和重力模型法的計算;(5)全有全無、容量限制、多路概率、容量限制多路徑概率分配方法的思路和計算;(6)道路交通阻抗分析;(7)wardrop第一、二原理及交通分配方法分類;(5)標號法求最短路徑;
4、交通設施體系規劃
(1)交通設施體系規劃的一般原則;(2)制定交通規劃方案的程序;(3)制定交通規劃方案的程序;(4)城市道路網、公路網交通設施體系規劃的基本內容;
5、交通規劃的評估與效益分析
(1)交通規劃的總體評價內容;(2)交通規劃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及概念;
三、難點
1、增長系數法的基本思路和計算;
2、重力模型法的基本思路和計算;
3、多路線概率分配模型的基本思路和計算;
第7章:停車設施規劃
一、主要內容
1、車輛停放設施分類
(1)按停車場所處位置分類;(2)按停車車型分;(3)按停車設施的服務功能分;
2、車輛停放特征與停車調查
(1)車輛停放特征;(2)停車調查方法;
3、停車設施規劃
(1)停車設施布置原則;(2)停車設施容量的估算;(3)停車需求預測;(4)近期停車設施規劃重點;
4、停車場設計
(1)擬定設計車型;(2)停放方式與停發方式;(3)單位停車面積;(4)通道、出入口設計;(5)自行車停車場設計;
二、重點
1、車輛停放設施分類
(1)按停車場所處位置分類;(2)按停車車型分類;(3)按停車設施的服務功能分類;
2、車輛停放特征與停車調查
(1)基本的定義和術語;(2)車輛停車實況調查方法,重點是連續式調查和間隙式調查方法及適用條件;
3、停車設施規劃
(1)停車設施容量的估算;(2)停車需求預測主要方法:基于類型分析的產生率模型、基于相關分析的多元回歸模型、出行吸引模型;(3)近期停車設施規劃重點;
4、停車場設計
(1)停放方式與停發方式;(2)通道、出入口設計方式;
三、難點
(1)停車需求預測,要求對書中提出的“產生率模型”和“相關分析模型”中提到的各種參數的定義及參數的獲取均有明確認識,進而可以比較兩個模型的特點及適用場合。
第8章:交通管理與控制
一、主要內容
1、交通管理與控制概述
(1)交通管理與控制的涵義、性質、目的與作用;(2)交通管理與控制的內容與類別;
2、交通需求管理(TDM)
(1)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2)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原則;(3)交通需求管理的層次;(4)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
3、道路交通法規與標志標線
(1)道路交通法規;(2)道路交通標志;(3)道路交通標線;
4、交叉口的信號控制
(1)交通信號的發展、作用與控制方式;(2)信號相位、階段與基本參數;(3)交通信號燈設置的依據;(4)交通管理與控制方式的選擇;(5)交叉口單點信號控制;(6)線控與面控系統介紹
5、道路交通組織管理
(1)未設信號燈控制交叉口的管理;(2)單向交通管理;(3)公交車輛的管理;(4)自行車交通管理;(5)行人交通管理;(6)摩托車交通的管理
6、高速道路的交通控制
(1)高速道路交通控制的特點;(2)高速道路交通控制的重點和方法;(3)高速道路的交通監控系統;
二、重點
1、交通管理與控制概述
(1)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與控制的定義;
2、交通需求管理(TDM)
(1)交通需求管理的定義;(2)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3)交通系統管理的定義(TSM);(4)交通系統管理的措施;
3、道路交通法規與標志標線
(1)交通法規的定義和主要內容;(2)道路交通標志定義和制定三要素;(3)道路交通標志的種類及特征;(4)道路交通標志設置原則;(5)道路交通標線定義;(6)道路交通標線的分類及特征;
4、交叉口的信號控制
(1)信號控制的分類;(2)信號相位的定義和設計(尤其是典型的兩相位和四相位);(3)主要信號參數,尤其是單點控制的三個基本參數及計算;(4)單點信號控制的過程及計算;(5)感應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參數;(6)線控的定義、三個基本參數和三種協調方式;(2)面控的定義和類別;
5、道路交通組織管理
(1)平面交叉口管理的原則;(2)視距三角形;(3)優先控制類別;(4)單向交通的定義和種類;(5)單向交通的優缺點;(6)單向交通實施條件;(7)變向交通(潮汐交通)的定義和種類;(8)公交專用道的設置條件
6、高速道路的交通控制
(1)高速道路交通控制的重點和方法;
三、難點
1、單點定時信號的基本參數、配時,掌握最佳周期計算,掌握美國等效交通量法;
2、感應控制的基本原理;
3、“線控制”、“面控制”的理解。
第9章:交通安全
一、主要內容
1、 交通事故的定義與分類;
(1)交通事故現狀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2)交通事故的定義與分類;(3)道路交通事故的發展趨勢;
2、交通事故調查
(1)交通事故調查的目的、意義、要求與內容;(2)交通事故現場勘查工作;(3)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3、交通事故分析
(1)交通事故統計的基本方法;(2)交通事故的分布;(3)交通事故的統計分析;(4)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4、交通事故預測與安全評價
(1)交通事故預測概述,(2)交通事故預測程序;(3)交通事故預測方法;(4)交通安全評價;
5、交通安全對策與措施
(1)交通事故預防對策;(2)交通事故預防措施;(3)提高駕駛人素質、水平與職業道德;(4)交通安全措施效果評價。
二、重點
1、 交通事故的概念
(1)交通事故定義與分類;(2)交通事故的六要素;
2、交通事故調查
(1)現場調查的內容;(2)現場勘查的程序;
3、交通事故分析
(1)靜態法;(2)動態法;(3)統計分析法;(4)交通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5)
4、交通事故預測與安全評價
(1)交通事故預測含義,(2)區域交通安全評價:絕對數法、事故率法;(3)路段安全評價:絕對數-事故率、交通事故率法;(4)路口評價:交通事故率法,速度比輔助法;
三、難點
1、交通事故的判斷分析;
2、事故率計算和分析;
第10章:道路交通環境保護
一、主要內容
1、道路交通噪聲的污染與控制
(1)噪聲的含義、計量與指標;(2)道路交通噪聲的評價指標;(3)道路交通噪聲的來源、特性及其危害;(4)道路交通噪聲的控制措施;
2、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1)汽車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形成及其危害性;(2)污染物的運動與擴散;(3)控制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措施;
3、道路交通振動的防治
(1)道路交通振動的產生及其危害;(2)道路交通振動量測的標準與防治措施;
4、道路交通環境影響評價
(1)評價的目的、意義、范圍、對象;(2)評價標準與評價因素;(3)評價方法;
二、重點
1、道路交通噪聲的污染與控制
(1)噪聲的含義、計量與指標的概念;(2)道路交通噪聲的評價指標;(3)道路交通噪聲的控制措施;
2、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及其防治
(1)汽車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及危害;(2)控制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措施;
3、道路交通振動的防治
(1)道路交通振動的定義及危害;(2)道路交通振動防治措施;
三、難點
1、光化學煙霧產生機理及其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等概念的理解。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細胞生物學》復習資料:微管組裝
06-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學串講筆記:感覺的整合
03-29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ohn Keats
12-0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