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小說創作☆☆☆☆☆
知識點一、概述
1、20 年代現代小說創作的基本情況 中國文學的第一篇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小說,是魯迅刊載于 1918 年《新青年》雜志上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2、《新潮》作家群的小說作品 除魯迅外,現代小說最早的作者還有《新潮》的作家群,即《雪夜》、《一個勤學的學生》的作者汪敬熙,《漁家》、《貞女》的作 者楊振聲,《這也是一個人》、《春游》的作者葉紹鈞,《花匠》的作者俞平伯等人。
3、20 年代臺灣已開始出現的新文學的小說創作 早在 1922 年,臺灣就已開始出現新文學的小說創作。追風的《她要往何處去》是臺灣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小說。
4、”問題小說“ :(1)1921 年以后,一些作家沿著文學研究會”為人生“的方向:創作的一批反映社會問題的小說,被稱為”問題小說“。
(2)代表作有:冰心的《斯人獨憔悴》,葉紹鉤的《這也是一個人》,王統照的《沉思》等。
5、”鄉土文學“:到 20 年代中期,”問題小說“逐漸式微,”鄉土文學“則走向勃興。鄉土文學作家群崛起于 1923 年左右,代表 作家有王魯彥、廢名、許欽文、彭家煌、許杰、蹇先艾、臺靜農等。鄉土文學作家普遍地受到魯迅鄉村題材小說創作的深厚影響。開中國現代鄉土小說先河的作家是魯迅。
6、賴和小說創作的題材特點和藝術特色 題材特點:
1)、日本統治下臺灣人民的悲催遭;
2)、日本殖民統治者的丑惡本質;
3)、傳統封建思想的愚昧;
4)、臺灣知識分子的苦悶。
藝術特色:體現出較強的故事性、戲劇性和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口語化。對于臺灣方言進行了成功的運用。
知識點二、郁達夫
1、郁達夫的”自敘小說“ 自敘傳抒情小說是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最初體式,作者多集中于創造社,以郁達夫和倪貽德為代表。
郁達夫 1921 年出版的《沉淪》小說集使自敘傳小說成為一種潮流。
2、郁達夫小說創作的個性特征是:自我寫真、感傷抒情、結構散文化、文筆清新流麗。
3、郁達夫小說的藝術特色
(1)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多取材于自身經歷或個人真實的情感體驗,敢于剖析自己隱秘的內心世界,對之進行大膽的披露和展示, 是郁達夫創作的很突出的一個特點。
(2)他創作的最顯著特點,事實上也構成著他小說創作的基本方式,就是以作者真摯強烈的情感投射而感染讀者,引起大眾的 共鳴。(3)郁達夫小說的結構安排具有散文化的特點。
(4)郁達夫的文字清新幽婉,感情色彩濃烈。
(5)郁達夫和他的創造社同道們選擇的是以內心情感的表現作為主要的寫作方法。
(6)一般文學史論者把這種小說稱為”自敘傳“小說或”身邊小說“。
?(7)它是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開端,是與現實主義相對的另外一種文學風格。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沉淪》。
4、1928 年,葉紹鈞出版了長篇小說《倪煥之》,這是一部在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發展史上具有階段性意義的重要作品。被茅盾稱為看”鼎 之作“。葉紹鈞的《潘先生在難中》是小說。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