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述題
35. 結合實例說明述謂結構的構成和類型。
36. 舉例說明普及民族共同語的實質和特點。
答案:
35. (1)構成:
①從語義結構上看, 一個句子包括情態和命題兩部分。情態部分包括時態、 語態、 語氣等方面的意義 ,情態以外的部分是命題。一個命題在語義結構上可以分析為一個述謂結構。
②一個述謂結構由一個謂詞和若干個變元組成。謂詞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謂語動詞或形容詞,變元是與謂詞有直接語義關系并受謂詞支配的語義成分, 變元一般都是名詞性的詞語, 在句子中經常充當主語或賓語 .例如,”天氣熱 quot;這個句子中”天氣“是謂詞”熱“的 變元。
(2)類型:
①簡單述謂結構。例如, ”他給我一張票“是由一個謂詞和三個變元構成的簡單述謂結構,其中的變元”他“ ”我“”一張票“都是名詞性成分。
②復合述謂結構 .例如,”他去買東西“是由”他去“和 quot;買東西“兩個述謂結構組成的復合述謂結構,后一個述謂結構是前一個述謂結構的目的 .
③從屬述謂結構 .例如,”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個從屬述謂結構,充當謂詞”希望“的變元。 .○4 降級述謂結構。例如, ”他在看我寫的文章“中, ”我寫“是一個降級述謂結構,充當變元”文章 quot;的限定成分, 其作用相當于變元的一個語義特征, 又被稱作”特征化了的述謂結構“ 。
36. (1)民族共同語指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使用的語言形式,對方言而言,是一種高級形式。
(2)語言的統一不可能采取消滅方言的方式來實現,只能通過推廣共同語,逐步用共同語來取代方言這種方式來實現, 因而,從實質上說,共同語的普及過程就是逐步縮小方言差別,使語言趨于統一的過程。 例如, 我國方言分歧嚴重,但方言作為特定人群的交際工具, 不可能簡單地加以消滅, 而只能通過推廣普通話, 使其逐步取代方言, 最后在全社會達到語言的統一。
(3)在普及的過程中,共同語可以引導方言的發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攏。例如,新中國建立以來,漢語各個方言都出現了向普通話靠攏的明顯趨勢。
(4)在普及的過程中,共同語會逐步擴大自己的使用范圍,方言的使用范圍則相應的不斷縮小。 例如,過去不少方言區的教師使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 隨著普通話的日益普及, 現在越來越多的方言區教師開始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
(5)共同語的推廣和普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對我國來說,推廣普通話,縮小方言差別,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2年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模擬試題(9)
09-032021年10月浙江自考《社會工作實務》考前試題和答案(10)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