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證據
一、 單選題
1.根據《刑事訴訟法》的原理和有關規定,逮捕應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法定證據條件。這一法定證據條件的完整、準確含義是指什么? ( D )
A.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并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系該犯罪嫌疑人實施
B.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查證屬實
C.上述A、B兩項條件至少應具備其中的一項
D.上述A、B兩項條件應同時具備
2.對于下列四種證人,哪項不受法律追究?( D)
A.甲提供了次要犯罪事實,故意隱匿了被告人的嚴重罪行
B.乙提供了虛假的證人證言
C.丙有意提供了使丁(無辜者)受到法律追究的證據
D.戊由于怕報復,提供了沒有簽名的證人證言
3.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凡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那么下列選項中,可以作為證人的是哪個?( C )
A.人民團體 B.國家機關 C.自然人 .企、事業單位
4.下列對于收集、調取書證說法正確的是(D )
A.收集、調取證據應當是原件
B.收集、調取證據可以是原件
C.副本或復制件不得作為證據
D.書證應當是原件,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副本或復制件
5.李某在法庭上作證說,他曾聽徐某講述其如何殺害高某的經過。李某向法庭提供的證據,屬于證據分類中的哪種法定證據?( A )
A.證人證言 B.直接證據 C.無罪證據 D.實物證據
6.在一起誹謗案件中,藺某以李某捏造事實、誹謗自己,致使自己的名譽受到巨大損害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人民法院追究李某的刑事責任。在法院審理過程中,藺某和李某都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調取新的證據。據此,對于本案,負有證明責任的人員應當是( A )
A.藺某 B.李某 C.李某和藺某 D.李某僅有責任證明自己不構成犯罪
7青年邵某,死于一間破屋里。偵查人員在現場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張字條,信的內容與案件無關,不過根據通信對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條的內容也與案件無關,但根據筆跡鑒定找到了字條的書寫人,從而發現了犯罪分子。關于本案中的證據的種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信件是物證,字條是物證
B信件是物證,字條是書證
C信件是書證,字條是物證
D信件是書證,字條是書證
8.在一起水上浮尸案的現場,偵查人員發現了一封遺書,根據遺書記載的內容,偵查人員推斷出死者的家庭、身份,同時,又根據筆跡鑒定,推斷出此遺書確實是死者所寫。對于本案中的遺書,屬于哪種證據:(C)
A書證
B物證
C既屬物證,又屬書證
D被害人陳述
9.涉嫌殺人的習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后,住同一小區的黃女士在向公安機關提供證言時說:由于她本人與習某有不正當性關系,因此她在某次與習某一起過夜時,聽習某講了他如何殺害被害人的事情。對于黃女士向公安機關提供的這段證言,屬于:(D)
A案件線索,而不是證據
B原始證據
C書證
D直接證據
二、多選題
1.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經查證屬實確屬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下列哪些證據屬于此類?( AB )
A.證人證言 B.被害人陳述
C.鑒定結論 D.犯罪嫌疑人辯解
2.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符合下列哪些情形,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 ( BCD )
A.害怕被告人報復的
B.未成年人
C.庭審期間身患嚴重疾病或者行動極為不便的
D.其證言對案件的審判不起直接決定作用的
3.《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應當如實回答偵查人員有關本案的提問。該項規定意味著犯罪嫌疑人不享有沉默權。嫌疑人如果始終保持沉默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 AD )
A.在對其定罪以后,可以作為從重處罰的根據
B.可以將其沉默直接作為定罪的根據
C.由于沒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故不能終結刑事偵查
D.如果其他證據充分確實,足以認定被告人有罪,仍然可以偵查終結
4.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證人到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應進行下列哪些工作?(ABCD )
A.核實證人的身份
B.核實證人與當事人以及本案的關系
C.告知證人應當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
D.要求證人在如實作證的保證書上簽名
5.對刑事案件的處理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B )
A.對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 刑罰
B.對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C.口供一般不具有證明力
D.口供不能作為定案根據
6.1999年的一天,攝影愛好者小柳在某風景區拍照時無意中錄下了劉某強奸其女同學的鏡頭,縣公安機關在偵破這起強奸案件的過程中,依法收集到了這盤錄像帶。請問,該錄像帶屬于( BCD )
A.物證 B.視聽資料 C.直接證據 D.原始證據
7.檢察院的起訴書稱,鄭某作案時已滿18周歲,他以帶孩子去劃船為名,當船行至水庫中央時,故意將剛滿一周歲的女嬰拋入水庫,使其溺水而死。據此,本案公訴人在法庭審理時應主要證明哪些事實?(ABD )
A.鄭某作案時已滿18周歲
B.鄭某的行為系故意
C.該女嬰不會游泳
D.該女嬰已因溺水而死亡
8.小穎是一名16周歲的中學生,在1997年的春節那天,她進入某單位辦公室,盜得5臺電腦主機上的中央處理器和硬盤。公安機關對此案進行偵查時,要提出證據證明案件的一些事實。下列各項內容中,屬于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有:(ABD)
A小穎盜竊的事實
B小穎的年齡
C1997年春節那天,全國放假的事實
D小穎犯罪后的表現
9.在我國刑事訴訟理論中,證明要求指的是法律規定的,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所要達到的程度。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述各項所列的訴訟行為,需要達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程度的有:(ACD)
A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時
B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決定時
C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
D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時
10.在一起兇殺案中,賴某被指控用刀殺死了他人。案件有兇器匕首一把;有王某說的他親眼看見了賴某持刀殺人的證言;有李某說的他聽王某說賴某持刀殺了人的證言;另外還有法醫鑒定的結論:被害人系他殺而非自殺。那么在本案中的這些證據中,屬于間接證據的有:(AD)
A匕首
B王某的證言
C李某的證言
D法醫的鑒定結論
二、 名詞解釋
證明:指訴訟主體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標準,運用已知的證據和事實來認定案件事實的活動。
2.證明責任:指公安司法機關收集或者提供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重點試題及答案
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