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飲食民俗
名詞解釋
1. 飲食民俗:是指有關飲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習俗
2. 飲食結構: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飲料的配置方式。
簡答論述
飲食民俗特征:區域性、差異性、豐富性和民族性。
一、飲食民俗的形成
原因:
1. 經濟原因。食俗雖然是種文化現象 ,但其孕育和變異無疑會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程度的制約。有什么樣的物質生產基礎,便會產生相應的膳食結構和肴饌風格
2. 自然條件原因。飲食民俗對自然環境有很強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地域和氣溫不同,食性和食越自然也不同。
3. 民族原因。由于民族所處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民俗
4. 宗教信仰原因。“民俗是退化的宗教”,不少食俗乃是從原始信仰崇拜或現代人為宗教的某些儀式演變而來的。
發展階段:生食、熟食、烹飪。
二、飲食結構和類型
男方種植稻米,以米飯為主食;北方主種小麥,以面食為主。菜肴是指素菜和葷菜的搭配。飲料是飲食結構的補充,有酒、奶、茶等。
三、飲食的慣制
1、日常生活需要的飲食慣制。漢族男方則一日三餐,早餐粥、饅頭,午、晚餐用大米飯,副食為蔬菜、葷菜和飲料等。
2、歲時節日的飲食慣制。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餃子、年糕、粽子、月餅手抓飯。
3、 禮儀飲食慣制。如生日蛋糕、壽面、交杯酒、豆腐飯等。
4、信仰上的飲食慣制。如齋飯、雄黃酒、上墳用膳等。
四、日本的茶道
由四個要素組成,即賓主、茶室、茶具和茶。茶道有四規七則,四歸為和、敬、清、寂。七規為:茶要濃淡適口;添碳煮茶要注意火候;隨著季節的變化,茶水的溫度要與之相適應,茶花要新鮮;時間要早些;不下雨也要準備雨具;要周到的照顧到所有的客人,包括客人的客人。茶道包含著藝術、哲學、道德等因素,是接待親朋、賓客,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一個渠道。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稅法》模擬題一
03-2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藥劑學》模擬試題(5)
10-20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一章
08-242021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考前試題和答案(2)
06-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試題及答案10
05-1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國家概況模擬試題
09-22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考前模擬題及答案(2)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