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一般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
農業政策
1、政策:政策是國家、政黨為實現一定目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
2、農業政策:它是指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社會、經濟及農業發展目標,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環節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措施和行為的總和。
政策一般特點:階級性、原則性、系統性、實踐性、穩定性、階段性
1、 農業政策實施概念:是指農業政策方案被批準并正式頒布后,把政策所規定的內容變為現實的過程。
2、 農業政策實施的特點:(1)、農業政策實施是一種執行國家意志的行政活動。政策的實施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而不是其它政黨或社會經濟組織。(2)、實施行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3)、農業政策實施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
3、 (重點)農業政策實施影響因素 (1)、政策的制定 : 是影響政策實施的主要因素。政策本身是否科學、正確,這關系到政策實施的成敗。(2)、政策的資源 :主要包括人力、經費、物力、信息、權威等。(3)、政策執行者 :國家行政機關是政策執行機關,政策執行機構是由執行人員組成的。執行人員的素質如何,對政策實施關系很大。
4、 農業政策實施基本原則與方法
基本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執行與創新相結合。
方法: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
農業政策調整與延續 1、概念:農業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存在某些問題或出現新情況,進而需要對政策進行修正和補充,以適應新的認識和發展變化了的情況,這就是農業政策調整。
調整與延續的關系:政策調整與延續既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區別。第一,政策調整與延續都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及其發展變化所決定的,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調整與延續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農業政策對社會主義農業發展的指導和促進作用。第二,政策的穩定是基本的,政策的調整是局部的,也是必要的。農業政策的調整是延續的基礎,沒有政策的調整,政策也難以延續。 另一方面,沒有基本農業政策的穩定和延續,就難以發揮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指導作用和促進作用,甚至會導致對經濟基礎的破壞作用,阻礙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政策的穩定與延續是相對的、暫時的,而政策的調整是絕對的、經常的。
法的概念:法是國家法定或認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法的基本形式:1、憲法2、法律3、法規4、規章5、國際條約6、與法律有關的解釋
農業法規 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以及地方機關制定和頒布的、適用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領域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政府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一、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的關聯性1、同一階級屬性 2、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據,法律是政策的體現3、法律是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和定型化
二、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的主要區別1、法具有國家強制力的保證 2、法具有明確的規范性3、法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三、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的辯證統一 1、理論上要提高認識 政策與法律都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相輔相成。由于兩者的特點不同,作用不同,不能只用其一而忽略其另一方面,兩者不能相互取代。 2、在實踐中應掌握的原則(1)、有法律規定的,要依法辦事和執行;(2)、無法律規定的,但有政策規定的,要依政策辦事和執行;(3)、法律與政策本身又矛盾的,要依法辦事和執行。3、執行與調整 如果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法律法規不符合當前發展了的實際情況,原則上仍按現行法律法規辦事,但盡快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修改,使之符合實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題六
04-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重點試題及答案
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