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審計:P150
是指依法成立的社會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接收機構的委托,對被審計機構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營活動進行公證、評價的服務活動。
2·項目管理P154
是指項目管理人員和項目參與者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種資源去實現目標的活動。
3·規劃和計劃P80第五章
規劃是社會服務機構為實現機構的使命、長遠目標而做出的重要的戰略性的計劃,它是一種對未來的分析和選擇程序。
計劃是為了實現機構的戰略規劃,對機構的內外環境、社會服務需求的評估分析,設定機構的目標,擬定并選擇用來實現目標的可能的行動計劃
4·德爾菲法P88第五章
其強調參與決策的成員互不見面,他們通過精心設計的調查問卷方式,將許多專家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一種決策的過程
5·溝通P107第六章
溝通就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文字、符號或類似的表現形式,進行信息、情報交流和傳達思想的過程。
簡答題
1、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特征有哪些?
1)社會服務機構的素材是人
2)社會服務機構的目標界定是困難且模糊的
3)社會服務機構的技術是不確定
4)員工——案主關系是社會服務機構的核心活動
5)社會服務機構依賴專業社會工作者
6)社會服務機構的效果是不易測量的
2、簡述社會服務機構的決策類型
1)依理性程度,決策可分為直覺的決策、判斷的決策和問題解決的決策
2)依問題性質可將決策分為程序是決策和非程序式決策
3)依工作者本身的角色,可分為咨詢式決策、協商式決策、協助式決策、權威式決策
3·員工培訓的意義及種類(P124~125)
培訓的意義:
對機構而言,(1)提高機構的服務素質;(2)增加服務對象;(3)吸引和儲備人才。對員工個人而言,(1)豐富個人工作上的知識和技巧,使其能和社會發展同步;(2)提高員工對工作的興趣和滿意度;(3)促進員工對機構產生歸屬感。
培訓的種類: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和脫產培訓
4·激勵的含義及激勵理論的類型(P119,倒數第3段)
(1)激勵就是激發行政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行政人員產生內在的動力,使他們朝向機構所期望的目標前進。
(2)激勵理論有三種:
內容型激勵理論,著重研究激勵的原因和對激勵有影響的因素;
過程型激勵理論,主要研究行為是如何被引發、怎樣向著一定的方向發展、如何保持以及怎樣結束這種行為的全過程;
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認為,資本有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兩種。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題及答案(1)
09-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五十三
02-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2.5
12-242022年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28)
09-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10)
11-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重點試題及答案
02-18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練習題及答案15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