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wǎng)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wǎng)>自考模擬題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模擬試題匯總(上)

時間:2023-02-16 08:55:49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模擬題均由浙江自考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yè)、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wǎng),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一、結合字義,說明下列各字屬于“六書”中的哪一書:

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

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聲字的字義,并分析形符聲符的位置關系:

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說明下列各組字之間是什么關系:

1.暖、煖;

2.從、從;

3.備、備;

4.舍、捨;

5.赴、訃;

6.禮、禮;

7.糧、糧;

8.淚、淚;

9.疲、罷;

10.伸、信;

11.反、返;

12.說、悅

13.云、雲(yún);

14.拿、拏;

15.矢、屎;

16.慚、慙;

17.強、彊;

18.淼、渺;

19.知、智;

20.要、腰;

四、名詞解釋:

1.甲骨文;

2.小篆;

3.會意字

4.異體字

5.金文

6.部首

五、試述《說文解字》一書的作者、成書時代、該書性質以及釋字體例。

六、簡化漢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用法上的異同。

1.發(fā)、發(fā)、髮;

2.饑、飢、饑;

3.鐘、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一、什么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怎樣辨別詞的本義?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并指出是單音詞還是復音詞?

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

2.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jīng)?革卦》)

3.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傳?桓公二年》)

4.布帛尋常,庸人不釋。(《五蠹》)

5.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兵車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點號的復音詞是哪類單純詞或復合詞。

1.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岳陽樓記》)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4.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上》)

5.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韓非子?初見秦》)

6.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四、解釋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詞的意義,并說明它們古今詞義有和變化。

1.項羽乃疑范增與汗有私,稍奪之權。(《史記?項羽本紀》)

2.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從而后》)

3.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洛陽伽藍記?王子坊》)

4.唐氏有棄地,貨而不售。(《鈷鉧潭西小丘記》)

5.則有去國還鄉(xiāng)憂讒畏饑,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五、根據(jù)下面提供的例句,說明“發(fā)”,“約”兩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并說明其引申方式。

1.發(fā)使使燕(《史記?淮陰侯列傳》)

2.塗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孟子?梁惠王上》)

3.君子引而不發(fā)。(《孟子?盡心上》)

4.夫鵷鶵發(fā)于南海。(〈莊子?秋水>)

5.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戰(zhàn)國策?齊策》)

6.大王欲得壁,使人發(fā)書至趙王。(《史記》)

7.朝發(fā)白帝,暮宿江陵。(《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

8.開春發(fā)歲兮,白日出之悠悠。(《楚辭?九章?思美人》)

9.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孟子?告于下》)

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論語?為政》)

11.于聲,聲成文謂之音。(《詩經(jīng)?周南?關睢序》)

12.發(fā)號施令,罔不有減。(《尚書?冏命》)

13.大信不約。(《禮記?學記》)

14.玉壺春酒。約群仙同醉。(陸游《謝池春》)

15.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16.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論語?子罕》)

17.相如度秦王雖齊,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18.約之閣閣,椓之橐橐。(《詩經(jīng)?小雅?斯干》)

19.其文約,其辭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0.以深為根,以約為紀。(《莊子?天下》)

21.約其辭文,去其煩重。(《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2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朱淑貞《生查子?元夕》)

六、查閱《詞源》或《漢語大字典》,抄出下列詞語的釋義和例句,指出本義和引申義,整理引申義列。

1.間

2.發(fā)

3.過

4.息

5.及

6.約

7.張

8.舉

七、借助工具書,辨析下列各組同義詞。

1.城邑都

2.征伐襲侵

3.軍帥士卒兵

4.哭泣號啼

5.憐愛 

一、什么是詞類活用?舉例說明詞類活用的條件。

二、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有什么區(qū)別?舉例說明。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說明是屬于哪類活用(包括名詞用作狀語)。

1.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天論》)

2.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

3.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服侍者簡其業(yè),而游學者眾。(《韓非子?五蠹》)

5.今京不度,非制也。(《鄭伯克段于鄢》)

6.沛公旦日從百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7.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

8.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季氏將伐顓頊》)

9.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齊桓晉文之事》)

11.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

12.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四、說明下列句中加點號的詞的詞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能。(《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3.萁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晉侯飲趙盾酒。(《晉靈公不君》)

5.君子博學而日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6.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8.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10.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

11.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謀攻》)

1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鄭伯克段于鄢》)

五、標點并翻譯下文。

1.平公射鴳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殺之昔吾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以封于晉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博之不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令遠聞君忸怩乃趣赦之(《國語?晉語八》)

2.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痣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痣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列御寇》) 

一、古代漢語賓語前置主要有哪幾個類型?舉例說明。

二、什么是被動句?被動句有哪些類型?舉例說明各類型的特點。

三、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動句?哪些不是被動句?是被動句的,指出是用什么方法表達的被動句?

1.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zhàn)》)

2.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許行》)

5.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

6.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報任安書》)

7.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賓語前置的條件。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2.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是繼!(《齊桓公伐楚》)

3.姜氏何厭之有?(《鄭伯克段于鄢》)

4.大宛聞漠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欲何之。(《張騫傳》)

5.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6.子曰:“求,無乃爾是過歟?”(《論語?季氏》)

7.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

8.吉孰兇?何去何從?(《楚辭?卜居》)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判斷句并說明起其特點。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

2.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鄭伯克段于鄢》)

3.此亡秦之續(xù)耳。(《史記?項羽本記》)

4.親朋好友,虎狼之國,不可信。(《屈原列傳》)

5.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齊桓公伐楚》)

6.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諫逐客書》》

7.吾所欲者,土地也。(《五蠹》)

8.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六、說明下列各句的詞序和現(xiàn)代漢語有什么不同。

1.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論積貯書》)

2.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乏,莫之振救。(《論積貯疏》)

3.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4.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5.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6.何為久讀此?(《張中丞傳后敘》)

7.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馮諼客孟嘗君》)

8.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晉靈公不君》)

七、說明下列各句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1.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zhí)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2.行軍四歲,舅奪母志。(《陳情表》)

3.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5.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6.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

7.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8.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而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9.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齊晉鞌之戰(zhàn)》)

10.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食其根而竢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答李翊書》)

11.乘堅策肥。(《漢書?食貨志》)

12.脭醲肥厚。(《七發(fā)》)

八.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標點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齊景公謂子貢曰子誰師曰臣師仲尼賢乎對曰賢公曰其賢何若對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對曰今謂天高無少長愚智皆知高高幾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賢而不知其奚若(《說苑》)

2.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曰使齊人傳之曰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把可得矣引而置之荘嶽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騰文公下》)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黎平县| 吉林市| 江西省| 武宣县| 凤城市| 东阿县| 哈尔滨市| 泊头市| 库伦旗| 洛川县| 黄浦区| 色达县| 沂源县| 特克斯县| 柘城县| 古蔺县| 格尔木市| 盐边县| 新晃| 孟连| 嘉义县| 扬中市| 林甸县| 武强县| 和龙市| 章丘市| 安丘市| 德安县| 沂水县| 奉新县| 长岭县| 宾川县| 开江县| 响水县| 麻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昭通市| 通化市| 汝南县| 嘉黎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lián)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