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封建社會由王侯、長官訓誨僚屬的下行文種。
2、符——我國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設置的一種下行公文
3、諾——畫諾。是長官批準公文生效的制度。畫,為寫字動作;諾,為所寫文字,意為贊同、應允。
4、指揮——唐、宋特定公文用語。用于概括指稱高層上級的下行公文。既可以指稱皇帝的“詔”、“敕”,也可以指上級官署的公文。“指揮”雖稱上級公文,但并不局限于指某一文種的公文。
5、本寺——該寺。宋代公文中的稱謂“本”,有時不是自稱,屬于特殊用法。
6、者——古代表示公文正文結束的語氣詞,起截止符號的作用,無實意。
7、詞語的詞匯義——根據詞語通常適用范圍以詞典規范了的詞義。
語境義——根據由行文對象、指稱事物、講話場合或前后文意等所構成的語言環境,經補足或選擇后所確定的詞義。
修辭義——作者在該文中特別賦予該詞的臨時義。亦指該詞語原本不具備的含義。
8、牌——清朝沿襲明代而正式設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種,由各文、武衙門向所轄下級發布命令、指示性內容的公文。
9、標朱——發文衙署長官用紅筆在下行公文上點圈、勾勒或加書文字,以提示要點并顯示威嚴的一種文書處理制度。
10、札子——是宋代中央衙署變異“堂札子”而創設的下行文種。其名稱經歷了“堂札子——中書札子——札子”的演化,并進而演變為“札付”文種。札——清代從札付文種分化,融匯上級長官行于屬下的書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種。諭——清代由長官告曉屬員的下行公文文種。
11、畫行——我國古代,由下行公文的責任人批準公文生效發出的法定行為。其中,“畫”也稱“判”,是長官加書批語的動作;“行”,是批語的文字內容。
12、票——清代作為派遣官、役執行任務憑證,或向屬下發布命令、指示的下行文種。票銀——亦稱“紅票”,為完納稅金的憑證。后演變為向錢莊、票號兌取銀、錢的憑證“銀票”、“錢票”。火票——動用各驛站馬匹遞送緊急公文的兵部憑證性文書。多預印空白,交司員收存,“遇有急需,方可填寫。”差票——官府差遣衙役勘察案情、傳喚人證、拘押人犯的憑證性公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漢字學概論》重點試題及答案
02-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