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述人工魚礁的集魚機理?
(1)陰影效應:魚礁的堆放改變了底層海水的流態,在礁體的一側形成渦流與流影,另一側則產生滯流或紊流,同時在礁體的內部和周圍形成幾何陰影區。
(2)適應不同魚類的趨性和本能行為效應:有的魚類喜歡接觸固態形體,“人造海流法”制造人工漁場。
(3)視覺和水聲效應:任何一種魚類都有其所喜歡的照度,并經常在具有這種照度的水層內集結成群,趨光性就是魚類尋求適宜照度的結果。正趨音性魚類對聲音的刺激的反應比較敏感,聞聲后會趨向聲源。
(4)流態和餌料效應:人工魚礁造成水流向上運動,形成上升流,把營養豐富的底層海水帶至表水層上來,吸引魚群前來覓食;人工魚礁增加附著生物、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數量和豐度。
(5)保護效應:人工魚礁能給魚類提供躲避風浪和天敵的藏身之地。
(6)改善環境效應:魚礁可使原來荒蕪的海底變成繁盛的魚類棲息場、索餌場、產卵場和繁殖場。
2. 寫出25種以上主要增養殖海水魚類種類。
黃勃海海區:鲆、鰈類,包括大菱鲆、舌鰨等
東海海區:大黃魚、黃姑魚、真鯛和黑鯛等。
南海海區:斜帶石斑、赤點石斑、花鱸、尖吻鱸、青鱸,斷班石鱸、真鯛、平鯛、黑鯛、黃鰭鯛、紫紅笛鯛、紅鰭笛鯛、五帶笛鯛、斜帶髭鯛、花尾胡椒鯛、星斑裸頰鯛、金錢魚、青彈涂魚、大彈涂魚、籃子魚、軍曹魚、海馬、卵形鯧鲹、紅鰭東方鲀、暗紋東方鲀等。
3. 試述選擇人工放流對象的原則?
(1)經濟價值較高或一般,但終生在本國內海、港灣或近海生活的魚類、甲殼類、貝類和海參、海膽、海蜇等;
(2)經濟價值高,生長周期短,成長快,雖需向外海較深水域越冬,但在越冬洄游之前已基本長成,可就近海組織捕撈生產,如黃、渤海的東方對蝦;
(3)經濟價值高,生長周期和洄游路線雖然很長,但回歸性強,在其洄游通過和成長水域又有國際漁業協議或漁業法規保障不得濫捕的名貴魚類,如北半球高緯度海區的大麻哈魚。所以選擇人工放流增殖對象的基本原則,除了具有較高或一定的經濟價值,可形成相當規模生產規模之外,還必須作到放流增殖由我,開發利用在我能控制的范圍之內,或在一定階段我所控制范圍之外,但能有不遭濫捕的保障。
(4)食物鏈以草食性或雜食性魚類較理想,這樣有利于發揮初級生產力的潛力,可從水域中獲得數量較多的水產品。
(5)生長快,性成熟早,經濟價值高,漁獲量較多,社會需求量大。這樣達到商品規格的周期縮短,自然繁殖率相對提高,經濟效益好。
(6)選擇適應性強、底棲性、回歸性強及活動性較小的魚類。棲息內灣、底棲及巖礁等魚類移動范圍小,增殖放流回捕率較高。
(8)優質的地方性種或種群。選擇地方性種群是在于保護管理措施容易生效。
(9)應選擇育苗技術比較成熟,苗種易解決的魚類。這樣可以大量供應放流增殖的苗種。
4. 魚類的馴化有哪些方式?
(一)魚苗馴化的方式
1.網箱馴化的方式
(1)網箱馴化的步驟
封閉式階段:網箱的網目要小,不允許外來敵害和竟爭者。
半封閉式階段:網箱的網目要足夠大,允許馴化對象到網箱的外面去,也允許外來敵害和竟爭者進來。開放式階段:取消網箱,讓馴化對象自由活動。
(2)網箱馴化的方式
減少餌料:每天減少餌料10%——20%,直到馴化對象能獨立生存為止。
2.池塘馴化
在池塘放養,輔以減餌法。直到馴化對象能獨立生存為止。然后打開閘門,讓馴化對象隨朝流到大海中去。
3.港灣馴化
在放流的港灣設立投餌點,輔以減餌法,直到馴化對象能獨立生存為止。
(二)親魚馴化的方式
先在水池暫養以適應環境,使之繁殖,再對幼苗進行馴化。
5. 為了觀察鑒別養殖魚類性腺生長、發育和成熟的程度,試從卵巢的外形、顏色、大小和重量及血管分布等特征闡述卵巢發育的各期特征。
1.第Ⅰ期卵巢 位于鰾的側方,緊貼體腔膜上,是一對透明的肉色細絲,外觀不能分辨雌雄。魚類Ⅰ期卵巢終生只出現一次。
2.第Ⅱ期卵巢 性腺已能分辨出雌雄,卵巢扁平透明,肉眼不能分辨卵粒,以第Ⅱ時相卵母細胞為主,也有卵原細胞。四大家魚的Ⅱ期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內由Ⅰ期卵巢發育而來,以后性成熟雌魚的Ⅱ期卵巢或是由Ⅴ期卵巢產卵后形成或是由Ⅵ期卵巢自然退化而形成。
3.第Ⅲ期卵巢 卵巢增厚,卵巢膜上出現黑色素,血管密布,肉眼能分辨卵粒。第Ⅲ期卵巢以第三時相卵母細胞為主,也有第Ⅱ時相的卵母細胞和第Ⅰ時相的卵母細胞。四大家魚的Ⅲ期卵巢都是由Ⅱ期卵巢發育而來的,達到性成熟的雌魚以Ⅲ期卵巢越冬。
4.第Ⅳ期卵巢 體積增大呈長囊狀,充滿整個腹腔的一半以上。卵巢內以Ⅳ時相的卵母細胞為主。卵內充滿卵黃,粒粒飽滿,已能分離,呈青灰色。Ⅳ期卵巢又可相對分為三個時期:Ⅳ期初,卵核位于正中;Ⅳ期中,核稍偏位;Ⅳ期末,核移向動物極一端。卵生理成熟的標志是卵核偏位和卵黃顆粒充滿卵球。
5.第Ⅴ期卵巢 卵巢松軟呈青灰色,卵已從濾泡中游離出來,卵粒透明,粒粒分離,進入卵巢腔(排卵),處于流動狀態。輕壓腹部有卵粒從生殖孔中流出。
6.第Ⅵ期卵巢 產卵后不久或褪化吸收的卵巢。卵巢中有過分成熟而未被排出的卵粒。卵巢表面血管萎縮充血,呈紫紅色;卵巢松軟,體積縮小。
6.試述魚類催產的基本原理。
外界綜合生態條件,通過親魚的外部感受器(視覺、觸覺、側線)作用于魚的中樞神經系統,剌激下丘腦釋放GnRH,進而觸發雌雄魚的垂體分泌大量GtH,經血液循環到達性腺,性腺受到GtH的作用后,迅速發育成熟,開始排卵;與此同時,分泌性激素,促使親魚發情而進入性活動——產卵、排精,精卵結合而受精。
由此,可采用生理生態相結合的方法,即對魚體直接注射垂體制劑或HCG,代替魚體自身分泌GtH的作用,或者將人工合成的LRH或LRH-A注入魚體代替魚類自身的下丘腦釋放的GnRH的作用,由它來觸發垂體分泌GtH。總之,對魚類注射催產劑是取代了魚類繁殖時所需要的那些外界綜合生態條件,而僅僅保留影響其新陳代謝所必須的生態條件(如水溫、溶氧等),從而促使親魚性腺發育成熟,排卵和產卵。
7.試比較自然受精與人工授精這兩種方法各自的優缺點。
比 較 |
自 然 受 精 |
人 工 授 精 |
優 點 |
①適應卵子成熟過程,受精率較高; ②對多尾親魚產卵時間不一致無影響; ③親魚少受傷。 |
①設備簡單,受條件限制較小; ②受精卵不混有敵害和雜物; ③便于進行雜交工作; ④在親魚受傷和水溫偏高條件下可得到部分受精卵; ⑤在雄魚少的情況下,可使卵子受精有保證。 |
缺 點 |
①設備較多,受條件限制也較大; ②受精卵混有敵害和雜物; ③很難進行雜交工作; ④在雄魚少時,卵子受精無保證。 |
①較難掌握適當的采卵時間,往往會因卵子過熟而受精差; ②多尾親魚在一起,由于排卵時間不一致,捕魚采卵時常會影響其他親魚發情排卵; ③親魚受傷機會較多。 |
8. 魚苗因受魚卵質量和孵化過程中環境條件的影響,體質有強有弱,這對魚苗的生長和成活帶來很大影響,試從魚苗的體色、游泳情況以及掙扎能力來區別其優劣。
鑒別方法 |
優 質 苗 |
劣 質 苗 |
體 色 |
群體色素相同,無白色死苗,身體清潔,略帶微黃色或稍紅 |
群體色素不一,為“花色苗”,具白色死苗。魚體拖帶污泥,體色發黑帶灰 |
游泳情況 |
在容器內,將水攪動產生旋渦,魚苗在旋渦邊緣逆水游泳 |
魚苗大部分被卷入旋渦 |
抽樣檢查 |
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魚苗逆水游泳。倒掉水后,魚苗在盆底劇烈掙扎,頭尾彎曲成圓圈狀 |
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魚苗順水游泳。倒掉水后,魚苗在盆底掙扎力弱,頭尾僅能扭動 |
9. 試從出塘規格小、體色、魚類活動情況以及體質強弱來判別夏花魚種質量優劣。
鑒 別 方 法 |
優 質 夏 花 |
劣 質 夏 花 |
看出塘規格 |
同種魚出塘規格整齊 |
同種魚出塘個體大小不一 |
看 體 色 |
體色鮮艷,有光澤 |
體色暗淡無光,變黑或變白 |
看活動情況 |
行動活潑,集群游動,受驚后迅速潛入水底,不常在水面停留,搶食能力強 |
行動遲緩,不集群,在水面漫游,搶食能力弱 |
抽 樣 檢 查 |
魚在白磁盆中狂跳。身體肥壯,頭小,背厚。鱗鰭完整,無異常現象 |
魚在白磁盆中很少跳動。身體瘦弱,背薄,俗語稱“癟子”。鱗鰭殘缺,有充血現象或異物附著 |
10. 試述魚苗下塘時還應注意哪些事項?
(1)檢查魚苗是否能主動攝食 人工繁殖的魚苗必須待鰾充氣、能平游、能主動攝取外界食物時方可下塘。
(2)魚苗下塘前后,每天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池水輪蟲的種類和數量 如發現水中有大量濾食性的臂尾輪蟲等,說明此時正值輪蟲高峰期;如發現水中有大量肉食性的晶囊輪蟲,說明輪蟲高峰期即將結束,需全池潑灑腐熟的有機肥料,一般每畝潑灑50kg~150kg。
(3)檢查池中是否殘留敵害生物。清塘后到放魚苗前,魚苗池中可能還有蛙卵、蝌蚪等敵害生物,必要時應采用魚苗網拉網1次~2次,予以清除。
11. 試述建造過魚設施的意義?
洄游,作為魚類的一種周期性、定向性的群集遷徒活動,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并通過遺傳而鞏固下來,使得魚類自身種群不斷繁衍。洄游包括江海洄游和區域性遷徙,如中華鱘就是江海洄游的典型代表,長江流域四大家魚也有定期遷徙區域的特點。然而,水利工程造成的河道阻隔,使洄游魚類無法回到產卵地點,物種生存面臨嚴重威脅。因此,開辟魚道,成為保護重要洄游性魚類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峽工程中,對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的保護一直是個難題。以中華鱘為例,大壩的建成擋住了它們洄游的路線,使它們無法產卵繁衍。大家想出了多種辦法來保護這種珍稀的魚種。比方說,在宜昌已經建成了人工繁殖場,每年捕撈一些中華鱘進行人工繁殖,孵化魚苗。每年起碼有幾百萬尾魚苗被放入長江,即便是萬分之一的存活率,中華鱘也應該不會消亡。其實國外也遇到了類似的難題,比如美國在哥倫比亞河上設立魚道、魚梯、過魚機器等,想辦法讓魚兒能夠順利過壩。這些保護措施國內同樣也可以借鑒。
12. 網箱位置選擇要適合哪些環境條件?
網箱設置的位置及其水域環境條件的選擇十分重要。養殖品種不同,對環境要求也不同。而同一養殖品種,水域環境條件差異,可導致養殖效果的差殊。網箱設置場所不不但需要具備適合于魚類生存所必需的理化因子和水質等其他因素,如光照、水溫、PH值、溶氧量、天然餌料基礎等,還要考慮與網箱設計和設置位置有直接關系的因素,如海水網箱的強度要求應與設置海域的風浪強度相適應。
⑴在海水中設置網箱,一般是在近海內灣中。
⑵選擇適應養殖對象所需要的溫度、鹽度、溶氧量等水體環境因子。一般網箱不能設置在鹽度較低,渾濁度較大的河口附近。
⑶適宜選擇流速較低,流向不復雜,水深在8-20米的海域設置網箱。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題六
04-04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