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1、潤濕的類別與含義,其自發進行的條件
潤濕有三類:沾濕、浸濕、鋪展
沾濕:a含義:液體與固體接觸,將“氣-固”界面轉變為“液-固”界面的過程b自發進行條件:Wa=γSG+γLG-γSL≧0
浸濕a含義:固體浸沒在液體中,“氣---固”界面全部轉變為“液-固”界面的過程b自發進行條件:Wi=γSG-γSL≧0
鋪展a含義:鋪展是指液體在固體表面上擴展時,“液-固”界面取代“氣-固”界面的同時,液體表面也擴展的過程鋪展自發進行的條件:S=γSG-γSL-γLG≧0
2、楊氏潤濕方程,接觸角大小與潤濕的關系
楊氏潤濕方程:γSG-γSL=γLG·cosθ
通過接觸角對潤濕進行判斷:變形上式為:cosθ=(γSG-γSL)/γLG ;當90° ﹤θ﹤ 180°, 則有γSG﹤γSL ,表示用固—液界面取代固—氣界面,會引起界面能增加,潤濕不能自發進行,則不潤濕當當θ<90° ,界面變化,降能,則能潤濕當θ ≦ 0° (或不存在),方程不適用,則鋪展
故:90°是潤濕與否的界限小于90°的固體為親液固體大于90°的固體為憎液固體
3、 水的表面張力大于油墨的表面張力的原因
水的分子結構為H2O,是極性很強的分子,存在著氫鍵力和范德華力,在20℃時其表面張力約為7.2,表現較強的表面張力.而油(有機液體的統稱)的分子結構主要是非極性基團占主體,所以張力較小
4、油墨在墨輥上附著和脫落的條件
1)γSG>γLG+γSL油墨附著2)γSG<γLG+γSL油墨脫落)
5、平印版的圖文和非圖文部分的材料構成,平版印刷過程中先上水后上墨的原因
光敏型、銀鹽復合型、銀鹽擴散型、光聚合型、熱敏型、噴墨、紫激光直接制版技術等
以陽圖型ps版為例:平板的非圖文部分屬于高能表面,一方面,從潤濕液和非圖文部分的化學結構相似性和表面能數據看,潤濕液會導致非圖文部分的體系自由能的下降,因此是自發過程,說明可以潤濕非圖文部分;另一方面,油墨的表面張力很低,它的鋪展同樣會導致體系自由能的下降,因此也是自發過程,說明也能潤濕非圖文部分。平板的圖文部分是表面能較低的非極性有機化合物,屬于低能表面,其比表面能一般跟油墨的表面張力相近,而普通的潤濕液因加某些電解質,表面張力略高,因此油墨可以在印版的圖文部分鋪展,而潤濕液不能可見,印版的圖文部分對于油墨和潤濕液上是有選擇的。所以,在印刷過程中一定要先上水,后上墨,否則就不能印出印品
6、影響軟質墨輥對油墨潤濕性三個主要原因
a有發熱升溫的現象,造成軟質墨輥表面硬化、龜裂,甚至小塊小塊地脫落,導致潤濕性下降b印刷過程中,及時清除墨輥上殘留的墨皮,以防止油墨在墨輥表面干結成膜和油墨在墨輥上的早期干燥c印刷結束時,必須把墨輥清洗干凈
7、油墨能在紙張上牢固附著的原因
紙張的纖維交織而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孔隙,油墨又具有較好的流動性能,所以,當油墨轉移到紙張上以后,有明顯的機械投錨效應(油墨附著) 2)紙張、油的分子相互靠近時,會產生取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3)紙張纖維的極性羥基以及紙張中含有的填料、涂料等無機化合物使紙張為高能表面(油墨附著時,能量降低)
8、印刷壓力的表示方法,印刷壓力的獲得總壓力、面壓力、(線壓力、最大壓縮形變 λmax;包襯和橡皮布的壓縮變形。
9、印刷壓力與油墨轉移率的關系.關系曲線各段的含義
1)AB段 上升緩慢段(供墨不足),由于印刷壓力過低,包襯壓縮量過小,油墨與紙面不能充分接觸,致使印跡空虛不完整;
2)BC段 線性變化段(供墨不穩),f與pd幾乎成線性關系,隨著f的增大,印品的墨色也逐漸改善;
3)CD段 轉移率f穩定階段(印刷壓力工作區),C點,f較高,就可以得到墨色滿意的印品了,壓力從pc到pd都基本不變,其中pt就是印刷工藝 壓力DF段 過壓區段(油墨鋪展嚴重),壓力過大,f可能下降
10、壓力過大過小對印刷的影響
a印刷壓力偏小,油墨轉移不足,印品墨色淺淡,精細網點丟失,圖文殘缺不全;b印刷壓力偏大,印品上的網點嚴重擴大,甚至糊版,影響顏色和階調的再現; c印刷壓力不穩定,印品上則會出現墨杠;d印刷壓力過大或不穩,加劇印版的磨損,從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E印刷壓力過大,使印刷機運轉情況惡化,減短印刷機的壽命故:壓力不能過大或過小,應選擇適當、穩定、均勻的印刷壓力
11、印刷包襯變形的主要體現
1)印刷包襯的變形主要體現在敏彈性變形2)印刷包襯的滯彈性變形可以忽略不計3)印刷包襯的塑性變形每一循環一次比一次小(即增量越來越小),但塑性變形逐漸增大所以:印刷包襯的變形主要是敏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12、平版印刷中,油墨的乳化不可避免的原因
油墨乳化不可避免:存在四種輥隙,三次乳化現象因此:在平版印刷的一次供水、供墨過程中,潤濕液和油墨要發生三次水墨強壓下混合,且潤濕液中的表面活性劑的作用,要保持水相和油相的嚴格界線顯然是不可能的,即油墨的乳化在平印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四種輥隙:A:著水輥與印版空白部分的輥隙B:著水輥與印版圖文部分的輥隙C:著墨輥與潤濕過的空白部分的輥隙D:著墨輥與印版圖文部分的間隙 三種乳化:著水輥的水與印版圖文部分的墨;著墨輥與潤濕過的空白部分;著墨輥與印版圖文部分
13、水墨平衡相體積理論的內容
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相體積理論歸結為: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壓力下,調節潤濕液的供給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潤濕液的體積比例在15%~26%之間,形成油包水程度輕微的W/O型乳化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改善了油墨的流動性能,有利于油墨轉移) ,以最小的供液量與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
14、給(供)墨行程的過程,其順利進行的兩個條件,供墨量控制的二個參數
性能良好的供墨裝置和流變特性良好的油墨是供墨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一方面由墨斗輥與油墨接觸的弧度和給墨調節板(即墨斗刀片)與墨斗輥的間隙來控制。 由式 :δ=c·θ·Δl表示;另一方面由墨斗容墨量高度 控制
15、勻墨、著墨、積墨系數的表達形式
勻墨系數Kc:等于勻墨裝置中所有墨輥的勻墨面積總和A勻與印版面積A版之比,即 Kc=A勻/A版=∑Ai/A版=(π·L∑Di)/A版Kc值愈高,勻墨性能愈好。一般使Kc值保持在3以上著墨系數Kd來表征。Kd等于著墨裝置中所有墨輥的著墨面積叫和A著與印版面積A版之比,即 Kd=A著/A版=∑Aj/A版=π·L∑Dj/A ;Kd值愈高,著墨性能愈好,通常要求Kd>1才有良好的著墨性能。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物業管理》模擬試題四
02-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