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強調大眾傳播媒介對社會和公眾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和義務的理論是( )
A.社會責任理論 B.民主參與理論 C.自由主義理論 D.極權主義理論
2.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2CI
A、為人民服務 B、追求新聞自由 C、實事求是 D、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3.最大規模的受眾是 ( )
A.特定國家和地區內能夠接觸到傳媒信息的總人口B.對特定傳媒或特定信息內容保持定期接觸的人
C.不但接觸了媒介內容而且也在態度或行動上實際接受了媒介影響的人
D.沒有接觸媒介內容但在態度或行動上接受媒介影響的人
4.提出“電視人”和“容器人”理論的傳播學者來自于( )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德國
5.提出“政治既有傾向假說”的學者是( )
A.紐曼 B.李普曼 C.麥奎爾 D.拉扎斯菲爾德
6.一般而言,報刊的讀者年齡主要集中于 ( )
A.老年 B.中青年 C.兒童 D.少年
7.就目前而言,擁有規模最大最強受眾的媒體是 ( ) 2次
A.報紙 B.廣播 C.電視 D.雜志
8.就目前情況而言,受眾群體規模處于第二位的媒體是( )
A.電視 B.雜志 C.廣播 D.報紙
9.大眾傳播效果研究興起的時間是( )
A.20世紀20年代 B.20世紀40年代 C.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10.對傳播流研究作出最大貢獻的傳播學者是 ( )
A.美國學者 B.德國學者 C.英國學者 D.法國學者
11.在傳播效果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攻擊抑制型”的人( )
A.易受傳播影響 B.不易受傳播影響 C.傳播對其沒有影響 D.傳播對其影響變化莫測
12.對民意現象用現代思路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是( ) 2CI
A.紐曼 B.李普曼 C.麥奎爾 D.盧因
13.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學者是( ) 3次
A.紐曼 B.李普曼 C.麥奎爾 D.盧因
二、多項選擇題
14.非法出版行為主要有( )
A.未經批準擅自出版報刊 B.假冒報刊名稱出版 C.轉讓刊號和出版權 D.盜印報刊 E.擅自更改發行價格
15.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主要有(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堅持新聞自由C.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D.增強媒體的經濟效益 E.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16.國內影響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行為的表現形式,即幾大“公害”,具體是指( )
A.虛假新聞 B.有償新聞 C.侵權新聞 D.低俗新聞 E.娛樂新聞
17.受眾的基本權利包括( )
A.傳播權 B.選擇權 C.知曉權 D.享受權
E.傳媒接近權
18.電視觀眾的動機包括( ) 2次
A.主人的心理 B.強烈的參與心理C.渴求信息和知識的心理 D.消遣娛樂心理 E.選擇性心理
19.電視觀眾的主要特征有( )
A、觀眾的廣泛性 B、一般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收看 C、往往帶著消遣娛樂、欣賞愉悅的心情收看電視
D、兒童與電視已結成親密的“伙伴”關系 E、與報紙廣播的讀者聽眾相比,較少受文化程度,性別和年齡制約
20.20世紀20年代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因素有( ) 2次
A.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 B.社會環境的變化C.軍事的需要 D.人們探求知識的欲望 E.社會科學研究工具的進步
21.受眾研究的內容包括( )
A.受眾的智力水平對說服效果的影響 B.群體歸屬的影響
C.對象是否主動參與 D.受眾個性因素對可說服性的影響 E.傳播效果的持久性
22.比較容易接受傳播影響的人的個性特征是( )
A.比較害羞 B.對他人富有攻擊性C.言談中缺乏自信 D.在社交場合局促不安 E.有不喜社交、離群索居的傾向
23易受傳播影響的人所具有的個性特征包括( )
A.自尊心不強 B.比較害羞 C.不喜歡社交 D.言談中缺乏自信 E.在社交場合局促不安
24.不易受傳播影響的人所具有的個性特征是( ) 3CI
A.自尊心不強 B.對他人富于攻擊性 C.不喜歡社交 D.有嚴重精神性神經癥困擾
25.決定媒介議程的因素有( )
A.大眾媒介的把關人 B.大眾媒介的受眾 C.具有影響性的媒體 D.意見領袖 E.特定的新聞事件
三、名詞解釋
26.受眾 3次
27.“電視人”理論
28.“政治既有傾向假說”
29.使用與滿足理論
30.意見領袖 2次
31.知識溝假說
四、簡答題
32.電視觀眾的收視動機包括哪些方面?
33.網民使用網絡時所具有的普遍心理有哪些?
34.流言的社會影響及其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35.簡述組織或公關人員與媒體建立和維持良好關系的原則。
36.簡述公司商業危機產生的內部原因。
五、論述題
37.試從市場的角度論述受眾與媒介的關系。
38.試論“受眾即市場”觀點的現實基礎及其認識上的誤區。
39.試述知識溝產生的原因及知識溝假說理論的主要內涵。
六、綜合運用題
40.根據所提供的材料,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2006年6月中旬,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外發布消息,稱“廣州的萬佳、百佳和家樂福三家連鎖超市所銷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過八成半含有農藥殘留,兩成半含有非法農藥殘留”(此檢驗結果由德國漢堡某實驗室提供)。此消息經廣州各大報紙報道后引起軒然大波,眾多消費者產生恐慌心理。省、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及公關人員遵循新聞工作原則和危機公關原則及時回應,并公布了農業部、浙江省和廣州市等多家權威檢測機構有關專家的研究分析意見,各大報均在顯要位置及時予以轉載,輿論導向發生逆轉,危機事件得以化解。
問:(1)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公關人員在處理這一危機事件時,遵循了哪些新聞工作原則和危機公關原則?
(2)此事件凸顯了議程設置理論的什么觀點?
(3)這一事件對從事公關工作的人員有何重要的啟示?
41.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9年3月開始出現的一種新型流感疫情(最初被稱為“豬流感”,后來被權威機構正式命名為“甲型H1N1”流感),在襲擊墨西哥、美國之后,迅速向世界各國蔓延,我國也未能幸免。疫情爆發之初,由于對引發該流感的病毒產生的原因未能及時查清,對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有種種猜測,這導致許多人懷有恐懼心理,一部分人甚至盲目搶購防治流感的藥品,此類現象和問題引起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某城市疾病防控中心負責對外宣傳的公關部主任科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減少和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并積極防范疫情的發生和擴散?
問題三:作為訓練有素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與媒體溝通以獲取最佳傳播效果?
42.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告訴家人和同事朋友暫時不要吃橘子,今年廣元的橘子……”這則通過手機短信和網絡流傳的關于“柑橘長蛆”且會致人斃命的流言,使很多其他產地的柑橘也受到“牽連”,就連本來喜歡吃水果的消費者對市場上的各類柑橘都“敬而遠之”。柑橘滯銷在各地市場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此,柑橘銷售商和柑橘產地的果農憂心如焚,農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各柑橘產區的政府相關機構高度關注,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某柑橘產區負責對外宣傳的政府工作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并盡量減少因流言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問題三:作為經驗豐富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與媒體溝通以獲取最佳傳播效果?
43.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9年10月,X國新政府宣布,2009年財政赤字占該國GDP的比重為12.5%,遠高于前任政府宣布的6.7%。X國債務危機最終導致全球三大評級機構惠譽、穆迪、標普相繼下調其主權評級,從A直降為Bal,即“垃圾級”。為應付債務危機,X國政府采取了財政緊縮政策,大規模削減公務員工資、福利,并通過推遲退休年齡、克扣養老金等辦法嚴厲削減公共開支。此舉引發了X國六次全國規模的大罷工,造成該國交通癱瘓,商旅停業,全國各地的公共服務暫停,民眾的示威游行一浪高過一浪,中央和地方政府辦公室被關閉。X國政府陷入全面的危機之中。不僅如此,X國債務危機迅速蔓延,一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此爆發。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X國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緩解民眾的反對情緒,化解危機?
問題三: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4.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受日本大地震后可能發生核輻射擴散并波及我國的傳言影響,國內部分地區從3月16日開始發生食鹽搶購現象。3月17日上午,很多地方的搶鹽風潮達到頂峰,有的顧客一次性購買10余包鹽,有的甚至買了50包。個別商家趁機提價,一包鹽賣到10多塊錢。某些省市的部分超市曾經一度秩序混亂,需公安部門介入維持秩序。焦慮不安的情緒在人群中迅速蔓延,進而對人們正常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政府辦公廳負責公關工作的辦公室主任,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盡快制止謠言的擴散,恢復正常的秩序?
問題三:作為政府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應該如何妥善處理與媒體的關系?P316 P322
45.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近年全國發生多起校車車禍事件。2011年11月16日,G省某縣一鄉鎮幼兒園校車因逆行、超速、超載導致車禍,當場造成21人遇難,44名幼童受傷。據報道,該車還存在車體老化、私自改裝等問題。事發后,該縣縣政府通報了事故發生的五大原因,其中包括教育、交警部門監管不力等。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該縣教育部門主管公關工作的負責人,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盡快解決問題,解除學生家長們的擔憂?
問題三:作為該縣政府對外聯絡的負責人,應該如何妥善處理與媒體的關系?
P316,p322,p326
46.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事件,槍擊造成33人死亡,槍手本人開槍自盡。槍擊事件發生以后,韓國媒體擔心韓國人受到牽連,對于美國媒體誤報的“中國留學生制造血案”的傳聞不加分辨地進行播報,導致政府對這一事件反映遲緩。直到4月17日下午,在美國政府通報韓國外交通商部疑兇可能是韓國裔學生之后,韓政府遂以韓美關系、僑民利益、國家形象為重點,在事發后的兩天內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以消除這一事件給兩國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韓國媒體對韓國政府的決定和措施給予了大量報道,從而為消除各種傳言和穩定民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起什么事件?
問題二:“校園槍擊事件”對政府處理類似事件帶來哪些啟示?
問題三: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恢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7.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7年3月份,受“吃香焦會致癌”謠言的影響,海南島正處銷售旺季的香蕉出現大量滯銷,廣大蕉農損失慘重。4月5日,海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省政府從4月6日至4月15日,對運輸香蕉的過海車輛,按每車300元的標準實行緊急補貼,并開啟全省冷庫收購和冷藏成熟蕉果,力圖挽救因謠言導致的香焦市場“滑鐵盧”,與此同時,該省還組織新聞媒體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正面宣傳以辟謠。到4月中旬,香蕉收購價格已恢復到每公斤1.2元。
問題1:從公關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起什么事件?
問題2:“海南香蕉事件”對政府處理類似事件帶來哪些啟示?
問題3: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8.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1210
自從S市華聯超市銷售“染色饅頭”的問題被新聞媒體曝光之后,國內許多省市的食品行業也發現了類似問題,“染色饅頭”事件導致的公眾對食品安全產生的憂慮乃至不信任,已經對整個行業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并且直接威脅到某些企業的正常秩序(從生產到銷售),進而危及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P11-317
問題二:作為食品行業的公關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盡量消除此次事件給企業形象帶來的負面影響?
問題三:作為一個稱職的公關人員,應遵循哪些原則與媒體進行具體溝通? P11-32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A 3.A 4.C 5.D 6.B 7.C 8.D 9.A 10.A
11.A 12.B 13.A
二、多項選擇題
14.ABCD 15.ACE 16.ABCD 17.ACE 18.ABCDE
19.ABCDE 20.ABE 21.ABCDE 22.ACD 23.ABDE
24.BCD 25.ACE
三、名詞解釋
26.P247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接收者或傳播對象。受眾是一個集合概念,最直觀地體現為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信息接受者的社會人群。
27.P250“電視人”理論認為,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人,在封閉的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中成長,使得他們的大多數中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
28.P9-252美國傳播學者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1分)是他對美國總統選舉的研究得出的結論。(1分)人們對選舉作出的決定并不取決于一時的政治宣傳和大眾傳播,(1分)而是基本上取決于他們迄今所持的政治傾向。(1分)
29.P269關心的不是傳播者的意圖實現了多少,而是信息的使用者接觸媒介和信息的動機是什么,以及他們如何使用這些信息。換句話講,不是大眾傳播在影響受眾,而是受眾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在使用大眾傳播。
30.P281早起研究者認為,信息并不會直接從大眾傳播到達個人,而是要先經過一些在人際網絡中比價活躍的人,然后再到達其他人。這些活躍在人際關系網絡中,經常為他們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并對他們施加影響的人物,稱為“意見領袖”。
31.P283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這一假說也稱為“知識溝假說”。
四、簡答題
32.P9-261
(1)主人的心理。(1分)一是表現在要求電視節目能滿足家庭的各種需要;二是對于同家庭利益、需要相抵觸的節目,觀眾有權拒絕收看和關機。(1分)
(2)強烈的參與心理。(1分)
(3)渴求信息和知識的心理。(1分)
(4)消遣娛樂的心理。(1分)
(5)選擇性心理。(1分)
33.P264網民普遍使用網絡的心理:好奇心理;求真心理;親和心理;參與性心理;務實心理;虛擬環境下的匿名心理;從眾心理。
34.P10-285流言就是在社會中出現并流傳的未經官方公開證實或者已經被官方所辟謠的信息。(2分)由于流言在擴散過程中,會發生變形和信息失真,所以對于流言所涉及的政府、企業和個人來講常會有負面的影響。(2分)流言的產生決定于兩個條件:一是個人關注度,一是事件證據的模糊性。(2分)
35.P304
(1)開誠布公。與媒體打交道的時候,最佳的政策是誠實。
(2)及時主動地提供服務。平時要經常與媒體聯系,了解新聞報道的重點和動向,經常地向媒體提供共具有新聞價值的有關信息。
(3)尊重新聞媒體的工作方式與價值觀。
(4)適度原則。
(5)平等對待各種新聞媒體。
36.P324包括管理缺乏規范;法制觀念和環境保護觀念淡薄;市場營銷行為失策或實施不當;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處理不當。
五、論述題
37.P253如果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受眾可以定義為特定的媒體或訊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潛在的消費者的集合體。即,把受眾看做是市場或消費者的觀點(“受眾即市場”)。
其關系是:
(1)大眾傳播是一種經營組織,必須把自己的信息產品或服務以商品交換的形式在市場上銷售出去;
(2)必須能夠滿足消費者(受眾)的各種需求;
(3)各傳媒機構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系,而競爭的對象是消費者(受眾)。
38.P253“受眾即市場”的觀點,反映了傳播媒介活動的某些特性,如經營性、商品性和競爭性。
“受眾即市場”的觀點的局限性有:
(1)這種觀點容易把傳播媒介與受眾的關系固定為賣方和買方的關系;
(2)這種觀點容易把“商品銷售量”——收視率或發行量作為傳播媒介成功與否的惟一標準,而把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標準放在次要位置上;
(3)把受眾視為市場的觀點只能是傳媒一方的觀點,而不是從受眾的立場出發解決問題。在受眾看來,他們并不是單純的消費者,而且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者,是擁有傳播權利的主體。
39.P284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這一假說也稱為“知識溝假說,”是新聞擴散的長期影響。
其表現在:
(1)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將比文化程度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收該話題的知識;
(2)在特定時間里,較之未大量宣傳的話題,在媒介大量宣傳的話題上,所獲知識與教育程度有關。
六、綜合運用題
40.根據所提供的材料,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2006年6月中旬,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外發布消息,稱“廣州的萬佳、百佳和家樂福三家連鎖超市所銷售的蔬菜和水果中,超過八成半含有農藥殘留,兩成半含有非法農藥殘留”(此檢驗結果由德國漢堡某實驗室提供)。此消息經廣州各大報紙報道后引起軒然大波,眾多消費者產生恐慌心理。省、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及公關人員遵循新聞工作原則和危機公關原則及時回應,并公布了農業部、浙江省和廣州市等多家權威檢測機構有關專家的研究分析意見,各大報均在顯要位置及時予以轉載,輿論導向發生逆轉,危機事件得以化解。
問:(1)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公關人員在處理這一危機事件時,遵循了哪些新聞工作原則和危機公關原則?
(2)此事件凸顯了議程設置理論的什么觀點?
(3)這一事件對從事公關工作的人員有何重要的啟示?
41.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9年3月開始出現的一種新型流感疫情(最初被稱為“豬流感”,后來被權威機構正式命名為“甲型H1N1”流感),在襲擊墨西哥、美國之后,迅速向世界各國蔓延,我國也未能幸免。疫情爆發之初,由于對引發該流感的病毒產生的原因未能及時查清,對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有種種猜測,這導致許多人懷有恐懼心理,一部分人甚至盲目搶購防治流感的藥品,此類現象和問題引起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某城市疾病防控中心負責對外宣傳的公關部主任科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減少和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并積極防范疫情的發生和擴散?
問題三:作為訓練有素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與媒體溝通以獲取最佳傳播效果?
42.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告訴家人和同事朋友暫時不要吃橘子,今年廣元的橘子……”這則通過手機短信和網絡流傳的關于“柑橘長蛆”且會致人斃命的流言,使很多其他產地的柑橘也受到“牽連”,就連本來喜歡吃水果的消費者對市場上的各類柑橘都“敬而遠之”。柑橘滯銷在各地市場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此,柑橘銷售商和柑橘產地的果農憂心如焚,農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各柑橘產區的政府相關機構高度關注,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某柑橘產區負責對外宣傳的政府工作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并盡量減少因流言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問題三:作為經驗豐富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與媒體溝通以獲取最佳傳播效果?
43.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9年10月,X國新政府宣布,2009年財政赤字占該國GDP的比重為12.5%,遠高于前任政府宣布的6.7%。X國債務危機最終導致全球三大評級機構惠譽、穆迪、標普相繼下調其主權評級,從A直降為Bal,即“垃圾級”。為應付債務危機,X國政府采取了財政緊縮政策,大規模削減公務員工資、福利,并通過推遲退休年齡、克扣養老金等辦法嚴厲削減公共開支。此舉引發了X國六次全國規模的大罷工,造成該國交通癱瘓,商旅停業,全國各地的公共服務暫停,民眾的示威游行一浪高過一浪,中央和地方政府辦公室被關閉。X國政府陷入全面的危機之中。不僅如此,X國債務危機迅速蔓延,一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此爆發。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X國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緩解民眾的反對情緒,化解危機?
問題三: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4.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受日本大地震后可能發生核輻射擴散并波及我國的傳言影響,國內部分地區從3月16日開始發生食鹽搶購現象。3月17日上午,很多地方的搶鹽風潮達到頂峰,有的顧客一次性購買10余包鹽,有的甚至買了50包。個別商家趁機提價,一包鹽賣到10多塊錢。某些省市的部分超市曾經一度秩序混亂,需公安部門介入維持秩序。焦慮不安的情緒在人群中迅速蔓延,進而對人們正常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政府辦公廳負責公關工作的辦公室主任,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盡快制止謠言的擴散,恢復正常的秩序?
問題三:P316P322
45.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問題:
近年全國發生多起校車車禍事件。2011年11月16日,G省某縣一鄉鎮幼兒園校車因逆行、超速、超載導致車禍,當場造成21人遇難,44名幼童受傷。據報道,該車還存在車體老化、私自改裝等問題。事發后,該縣縣政府通報了事故發生的五大原因,其中包括教育、交警部門監管不力等。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分析,這是一起什么性質的事件?
問題二:作為該縣教育部門主管公關工作的負責人,應該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盡快解決問題,解除學生家長們的擔憂?
問題三:P316,P322,P326
46.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事件,槍擊造成33人死亡,槍手本人開槍自盡。槍擊事件發生以后,韓國媒體擔心韓國人受到牽連,對于美國媒體誤報的“中國留學生制造血案”的傳聞不加分辨地進行播報,導致政府對這一事件反映遲緩。直到4月17日下午,在美國政府通報韓國外交通商部疑兇可能是韓國裔學生之后,韓政府遂以韓美關系、僑民利益、國家形象為重點,在事發后的兩天內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以消除這一事件給兩國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韓國媒體對韓國政府的決定和措施給予了大量報道,從而為消除各種傳言和穩定民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問題一:從公關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起什么事件?
問題二:“校園槍擊事件”對政府處理類似事件帶來哪些啟示?
問題三: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恢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7.根據案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2007年3月份,受“吃香焦會致癌”謠言的影響,海南島正處銷售旺季的香蕉出現大量滯銷,廣大蕉農損失慘重。4月5日,海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省政府從4月6日至4月15日,對運輸香蕉的過海車輛,按每車300元的標準實行緊急補貼,并開啟全省冷庫收購和冷藏成熟蕉果,力圖挽救因謠言導致的香焦市場“滑鐵盧”,與此同時,該省還組織新聞媒體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正面宣傳以辟謠。到4月中旬,香蕉收購價格已恢復到每公斤1.2元。
問題1:從公關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起什么事件?
問題2:“海南香蕉事件”對政府處理類似事件帶來哪些啟示?
問題3:作為政府的公關人員,應該如何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系?
48.【評分參考】
(1)考生作答所用詞語、句式、與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確,就可給分。
(2)要點回答完整,闡述充分,可得11-12分;闡述一般,可得8-10分;沒有闡述,可得4-7分。
(2)要點回答不夠完整,但所回答要點論述較好,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加1-3分,但每小題得分不得超過滿分。
【參考答案】
P11-317
問題一:這是一起商業危機公關事件。(2分)
問題二:首先,應立即向媒體和公眾表明其負責任的立場和態度,并通過媒體向公眾公布事件處理的全過程及各種細節。(2分)
其次,應切實加強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進行組織的“根本性改革”,提升食品質量安全,防止類似問題再度發生。(2分)
第三,樹立危機意識,增強危機管理能力,從本次危機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尊重事實,承擔責任,坦誠溝通,靈活應變,加快對危機事件和消費者輿情的反饋速度,提高與監管者溝通的透明度,促使行業(企業)在各方面的監督下強化自律,努力提升自身品牌美譽度,獲得可持續發展。(2分)
P11-326
問題三:(1)迅速反應,不推卸責任。(1分)
(2)使用有效的通訊渠道。(1分)
(3)誠實、負責、謙虛,富有人情味。(1分)
(4)處理好專業記者與非專業記者的關系。(1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