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政責任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何項是行政主體和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相同方式( )
A、行政賠償 B、行政處罰
C、行政處分 D、通報批評
2、行政違法侵害的社會關系是( )
A、法律關系 B、行政法律關系
C、行政關系 D、民事與行政法律關系
3、實質性行政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據實體法追究行為主體的( )
A、行政賠償責任 B、補救性行政責任
C、懲罰性行政責任 D、補救或懲罰性行政責任
4、形式性行政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據程序法追究行為主體的( )
A、行政賠償責任 B、補救性行政責任
C、懲罰性行政責任 D、補救或懲罰性行政責任
5、下列制裁形式不屬于行政處分的有( )
A、警告 B、記過
C、降職 D、開除
E、記大過
二、多項選擇題:
1、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有( )
A、賠禮道德、承認錯誤 B、通報批評
C、賠償損失 D、停止違法行為
E、行政處分
2、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一般方式( )
A、承認錯誤、賠禮道歉
B、接受行政處罰 C、履行法定義務
D、恢復原狀、返還財物 E、賠償損失
3、行政行為具有( )情形之一的,行政主體應承擔撤銷違法行為的行政責任。
A、主要證據不足 B、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C、違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職權
E、濫用職權
4、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是( )
A、行為主體是行政主體 B、存在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行為
C、存在承擔行政責任的法律依據 D、主觀有過錯
E、造成損害事實
5、外國人承擔不同于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特殊行政責任方式有( )
A、驅逐出境 B、警告
C、拘留 D、限期離境
E、禁止入境
三、判斷題: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 )
2、行政責任是基于行政關系而發生的。( )
3、不作為行政違法造成的社會危害往往并不亞于作為行政違法。( )
4、行政法律責任即行政侵權責任。( )
5、行政責任主體與行政違法的主體是一致的。( )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2、簡述行政違法與行政不當的區別。
3、簡述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
五、論述題
論述追究行政責任的原則。
六、案例分析
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的作為義務,構成不作為行政違法
原告:李某,某市郊區農民
被告:某鄉人民政府
原告李某的領導包某未經鄉政府批準,在原告正房后面1.2米處建房二間,影響了原告房屋的正常通風采光。為此,原告先后于1997年8月、9月、11月以書面形式請求被告對包某擅自占地建房的行為作出處理,要求拆除包某違法建造的房屋。被告接到原告的舉報和請求后,經查,認定包某建房不履行土地使用審批手續,且確實影響了原告住房的通風采光。被告曾會同當地村委會,對原告與包某的糾紛進行調解。因原告不同意調解意見,被告遲遲不予處理。1998年7月,原告以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為由向法院起訴。
案例思考
鄉人民政府對包某擅自占地建房的行為遲遲不予處理,是否構成不作為行政違法?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C) 3、(C)
4、(B) 5、(C)
二、多項選擇題:
1、(BCE) 2、(ABCDE) 3、(ABCDE)
4、(BCD) 5、(ADE)
三、判斷題
1、(×) 2、(×) 3、(√)
4、(×) 5、(√)
四、簡答題
1、 答: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如下:
首先,存在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行為。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是行政責任產生的前提。
其次,存在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無論是責任的方式,還是行政責任的內容都必須為法律規范所確認。
最后,主觀上有過錯。從學理上講,承擔行政責任必須要求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但在實踐中,除非法律有明確規定,否則,只要違法行為認定下來,就不再問行為人的主觀因素,而視為其主觀有過錯。
2、答:第一,行政不當不構成行政違法,它以合法為前提,是合法幅度內的失當,表現為畸輕畸重,顯失公正等。
第二,行政不當只基于裁量行為,而行政違法則是針對羈束行為和裁量行為的。
第三,行政違法必然引起行政責任,可以引起懲罰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而行政不當一般只限于補救性行政責任。
第四,行政違法一旦被確認,一般可溯及其發生時即無效,而行政不當既可只部分影響其效力,也可全部影響其效力。
3、答: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
(1)通報批評。(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4)返還權益。(5)恢復原狀。(6)停止違法行為。(7)履行職務。(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9)糾正不當的行政行為。(10)行政賠償。
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
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
②接受行政處罰
③履行法定義務
④恢復原狀、返還原物
⑤賠償損失
五、論述題
答:行政責任的追究,是指有權機關根據法律規定和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按法定程序和方式對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行政責任的認定和追究過程。在行政責任的追究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第一,責任法定原則。所謂責任法定,是指只有法律上的明文規定,才能成為確認和追究違法責任的依據。對違法責任的確認和追究,必須嚴格依法地行,并嚴格限制類推適用。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有效地防止追究責任的任意性,真正實現法治行政。
第二,責任與違法程度相一致原則。此原則要求適用于違法責任者的法律責任的種類和形式等必須與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以及違法行為的情節和責任能力等相一致,必須根據違法行為的程度適用適當的責任形式,選擇適當的強度和方式。追究違法行為的責任,目的在于對受到損害的權益給予適當的補救,懲罰違法行為責任者,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為實現此目的,必須嚴格遵守責任和違法程度相一致的原則。
第三,補救、懲戒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違法責任的追究,往往表現為對違法責任者的懲罰,但最終目的在于對受損害的權益的補救,以恢復法制社會的正常秩序。一定程度的懲罰是必要的,而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違法責任者更好地履行職責或義務。所以在確認和追究違法行政責任時,對責任種類、方式和強度等的選擇,都應體現補救、懲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六、案例分析
分析要點
不作為行政違法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履行行政法律規范或行政行為所規定的作為義務。不作為行政違法是以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負有法律上的作為義務為前提,在此前提下如果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故意拖延作為或拒絕作為,即構成不作為行政違法。查處農村村民違法占地建房案件是鄉政府的法定職責。本案包某的建房行為已違反《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同時侵犯了原告的相鄰權。被告在接到原告的舉報和請求后,即構成了被告對原告申請人身權、財產權保護應履行法定職責的法律關系。被告對這種義務具有不可轉讓、不可放棄的性質,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是被告應盡的法定義務。被告對違法行為放棄處罰,構成行政不作為,應當受到司法監督。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模擬試題及答案28
11-252021年10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考前試題和答案(5)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