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政程序法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在( )中第一次確定了聽證制度。
A、《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B、《商標法》
C、《國家賠償法》 D、《行政處罰法》
2、行政首長簽署程序是( )
A、外部行政程序 B、內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
3、以下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開原則的是( )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程序
C、簡易程序的適用 D、時效制度
4、行政程序法屬于( )
A、組織法 B、行政法
C、司法法 D、行政裁判程序
5、行政程序法的調整對象是( )
A、行政關系 B、行政法律關系
C、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D、行政監(jiān)督關系
6、下列諸項中,不屬于行政程序的是( )
A、行政立法程序 B、行政執(zhí)法程序
C、準司法程序 D、行政訴訟程序
二、多項選擇題:
1、行政立法程序包含有哪些具體制度( )
A、聽證制度 B、會議制度
C、專家論證制度 D、備案制度
2、公平原則的保障制度有( )
A、回避制度 B、會議制度
C、聽證制度 D、調查制度
E、時效制度
3、下述行政程序類型中,屬于按行政職能為標準劃分的有( )
A、行政外部程序 B、行政立法程序
C、行政執(zhí)法程序 D、行政內部程序
4、根據(jù)法律是否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為標準,可將行政程序劃分為( )
A、外部行政程序 B、自由行政程序
C、內部行政程序 D、法定行政程序
5、為提高行政行為的效率,在程序上的保障制度有( )
A、時效制度 B、聽證制度
C、行為方式在時間上有先后程序的規(guī)定
D、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6、行政程序的主要作用有( )
A、保護相對方合法權益 B、保障行政權的充分、有效、合法行使
C、提高行政效率 D、監(jiān)督和控制行政權
三、判斷題:
1、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體的行為所應遵循的環(huán)節(jié)和步驟。 ( )
2、抽象行政程序是針對某類人或事普遍適用的,具有普遍性和前溯性。( )
3、行政程序法所調整的對象仍是行政關系,只不過側重于行政程序關系。
( )
4、行政程序法規(guī)范與行政實體法規(guī)范交織在一起,是行政程序法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 )
5、我國的《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決定、執(zhí)行程序都作出較為完備的規(guī)定,是我國行政程序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
6、由于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行政行為的行為方式的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固定的先后順序的要求。 ( )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效率原則有哪些保障制度?
2、簡述行政公平原則有哪些保障制度?
五、論述題:
試論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
應該適用一般程序就不能適用簡易程序
1998年1月,張某因涉嫌經濟問題,被公安機關監(jiān)視居住,同時被某單位下調兩級工資。同年3月,張某所屬單位通知其到單位上班。張在上班當日,徑直到勞資科詢問有關工資待遇問題,并與勞資科主管人員薛某發(fā)生爭執(zhí)。期間,張某多次捶擊辦公桌,并對薛某推推搡搡,嚴重擾亂了工作秩序。薛打電話給該單位所在市公安局,公安局有關人員到達后,立即口頭作出了對張某行政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并于當日執(zhí)行。
[案例思考]
結合行政程序基本原則與制度的相關內容,說明公安機關的處罰程序有哪些違法之處?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B) 3、(A)
4、(B) 5、(A) 6、(D)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2、(ABCD) 3、(BC)
4、(BD) 5、(ACD) 6、(ACD)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四、簡答題:
1、答: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行政效率而不違反公正、公平的原則,應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1、時效限制的規(guī)定。行政行為的時間應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與行政活動的特點和效率性相一致。2、行為方式在時間上有先后順序的規(guī)定。行為方式的環(huán)節(jié)順序在時間上需要有先后安排。3、簡易程序的適用。在緊急情況下或者對于比較簡單的事項,從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出發(fā),可適用簡易程序。
2、答:為保障公平原則的真正實現(xiàn),一般通過法律或政策確立如下制度:1、回避制度。在行政程序中,與行政相對方或行政事項有利害關系的公務員必須避免參與有關行政行為,以確保行政行為形式上的公正性。2、會議制度。在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基礎上,對于某些重大的問題,特別是有關專業(yè)性強、技術性要求較高的事務,或者公共性極強的問題,應由若干公務員組成一定的會議或委員會。以合議的形式作出行政行為,以保證行政行為實際的公正性。3、聽證制度。聽證程序使行政機關能夠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從而公正、合法地作出行政決定,并有利于形成公民參與行政決定、監(jiān)督行政執(zhí)法的良好機制,以強化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的自我約束和監(jiān)督,減少行政爭議、提高行政效率。4、調查制度。行政主體要作出某項具體行政行為,必須首先進行充分的調查,以查明與行政行為的作出有關的一切事實真相。
五、論述題
答:一般說來,行政程序法具有如下三種作用:
(1)監(jiān)督和控制行政權的作用。依法行政,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對行政主體進行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必須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這既有利于防止行政主體主觀臆斷、武斷專橫地行使權利,又賦予其他行政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以監(jiān)督和控制行政權的機會和權利。
(2)保護相對方合法權益的作用。程序法的建立和完善,在客觀上為避免行政機關的主觀武斷提供了保證。相對方不僅享有了解和知悉與自己有關的行政行為的權利,而且可以通過聽證等法定程序,直接陳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不僅可以求得較為充分的救濟,而且其參與行政行為的決定過程,是現(xiàn)代民主國家公民參政權的具體體現(xiàn)。
(3)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行政事務具有多變性和復雜多樣性,因此,處理行政事務的迅速、簡便和經濟,構成了行政程序中的效率原則的核心。對行政活動的有關方式、時限等法律規(guī)定和要求,成為提高行政效率的直接保障。
六、案例分析
[分析要點]
我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對違法行為人的行政拘留處罰,應當適用一般處罰程序。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包括:1、立案;2、調查取證;3、聽取申辯與聽證;4、作出處罰決定。
《行政處罰法》于案件發(fā)生時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公安機關沒有適用一般處罰程序,而采用簡易程序徑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嚴懲違背了程序法定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xiàn)在:1、公安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沒有經過立案和調查取證,沒有告知當事人有關陳述、申辯的權利;2、公安機關作出處罰決定,沒有制作、送達決定書,沒有告知被處罰人其他救濟途徑。因而,公安機關的處罰決定在適用程序上是違法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xiàn)代漢語言》章節(jié)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yè)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yè)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yè)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10)
11-292022年浙江自考古代文學史(一)模擬試題及答案(12)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