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的發展
黨的“十四大”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面對國內外復雜的局勢,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征途上,著眼于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應用,著眼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問題、新實際的理論思考,不但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繼續向前推進,而且對鄧小平理論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做出了新的闡發和新概括,逐步形成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觀點,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十五大報告和江澤民建黨八十周年"七一"講話集中體現了其理論成果。“三個代表”思想就是對鄧小平理論的最大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創造,是21世紀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是我們黨邁向新世紀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又一個理論豐碑。
一、“三個代表”思想提出的背景
首先,“三個代表”是總結我們黨全部歷史經驗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鮮經驗提出來的。
其次,“三個代表“是在吸取世界上一些大黨、老黨執政失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第三,“三個代表”是面對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變化作出的深刻思考。
第四,“三個代表”是分析我們黨的現狀得出的科學結論。
二、“三個代表”思想的科學內涵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我們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孤立的三句話,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其內在聯系表現在: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總之,在“三個代表”中,先進生產力是基礎和前提,先進文化是靈魂和旗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出發點和歸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政治文化的統一,體現了歷史發展規律與歷史創造主體的統一。
三、“三個代表”思想是對鄧小平理論的重大發展
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講話中指出:“三個代表”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這一論述,精辟地揭示了“三個代表”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關系。“三個代表”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一系列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和集中體現,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一)“三個代表”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
1、“三個代表”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有著一脈相承的基本立場。
2、“三個代表”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有著一脈相承的思想方法。
3、“三個代表”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就其基本觀點而言,對根本任務的認識和理解是一致的。
(二)“三個代表”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三個代表”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的集中體現。
1、“三個代表”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新實際創造性結合,已經建構起嶄新的理論形態,形成相對完備的思想體系。把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達到新境界。
2、“三個代表”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規律進行提升和總結,把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
3、“三個代表”思想把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發展到新階段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