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問題的形成與認定
第一節 公共問題的界定、內容和屬性
公共政策問題的形成與認定是政策制定過程的起點。
1、何謂公共政策問題(參見169頁)是指統治集團或社會大多數人感到現實中出現的某種情況與他們的利益、期望、價值和規范有相當嚴重的矛盾和沖突,進而通過團體或組織活動要求有關社會公共組織和政府采取行動加以解決,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議程的社會問題或公共問題。
2、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內容(構成要素)有哪些?——客觀的現實社會問題的存在;問題的被察覺;現實與利益期望等的嚴重沖突性;出現相關的團體和組織活動;進入政府或社會公共組織的政策行動。.
3、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屬性有哪些?219關聯性;主觀性和人為性;歷史性和動態性。
第二節 公共政策問題的形成、提出與分析
1、公共政策問題的提出主體有哪些?政治領袖;政黨組織和利益集團;民意代表;大眾傳媒;各類政策研究組織;政府部門本身。(選擇)224
2、公共政策問題的分析(公共政策問題界定)含義:公共政策問題分析指的是對現實與人們利益期望等之間存在的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不滿和政策需求等,進行界定性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弄清問題的實質和嚴重性,為政府及有關組織決策議程作準備。
3、7個公共政策問題分析方法:邊界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類別分析法;層次分析法;類比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假設分析法。倫理分析法。定義。
4、類別分析時的注意事項:實質的相關性;窮盡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層次分明性。(228)
5、頭腦風暴法的實施階段:組建團體;意見產出;意見評估;意見排序。(231)
6、假設分析法的基本步驟:確定利害關系人;呈現假設;評比假設;匯集假設;綜合假設。(232)
7、其他一些名詞解釋:.
流行迷思就是那些足以導致人們對一知半解的事件妄下定論的對一般性事實的曲解以及只得到部分證明的選擇性認知。分為:自然的迷思;邪惡的迷思;內在的迷思。(222);
政策訴求就是作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體的公共權力機關以外的社會行為主體提出的要求對某一社會問題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以及采取何種行動的主張。(222);
可能原因:是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種問題得以產生的因素。
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學的研究或直接的為基礎所探查出的問題成因。
可行原因:是合理原因中實際起作用的原因。(229)
影響公共政策問題的客觀因素主要有:自然災害;社會變革;體制轉型。
影響公共政策問題的主觀因素主要有:價值觀的更新和人們期望目標的改變。
第三節 公共政策問題的認定
1、公共政策問題認定的主體——有關公共組織和政府。
2、政策議程:是指有關公共問題受到政府及公共組織的高度重視并被正式納入其政策討論和被確定為予以解決的政策問題的過程。
系統議程(公眾議程):指政治系統正式討論和認定有關公共政策問題的過程。
政府議程(正式議程):指政府組織正式討論和認定有關公共政策問題的過程。
實質性議程:是指認定哪些影響深遠和潛在意義重大的政策問題的議程
抽象性議程:指一些政策問題雖然屬象征性的,但也會引起社會和決策者政治上的關注的議程。
3、系統議程和政府議程的主要區別(235):抽象——具體;提出——認定;眾說紛紜、未必涉及解決方案——確定、涉及解決方案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原理復習資料二
11-23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第四章
02-01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以漢語漢字為載體的文化
12-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筆記第十一章
10-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要點(22)
10-2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