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或馬哲產生的歷史條件)簡答 1、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和社會矛盾的激化是它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它生產的階級基礎; 3、19世紀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是它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 4、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繼承了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而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辨證法思想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黨上的偉大變革或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內容和特點)。 1、在研究對象上,它以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通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第一次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結束了科學之科學的錯誤。 2、在內容上,它克服了舊哲學的唯物論和辨證法,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分離,實現了唯物論和辨證法、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同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是完備的、徹底的唯主義物。 3、在階級基礎和社會作用上,它是無產階級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不斷發展的學說; 4、它有兩個顯著特點: ①是它的階級性:公然審明辨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 ②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的基礎是實踐,理論是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1、其科學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又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 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變革舊世界作為自己的任務和目的; 3、它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證,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和歸宿。 四、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選擇或與筆記中第一章第一節的第二題一起出論述題) 1、 現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擴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宇宙觀; 2、 現代科技革命取得的成果,證實、充實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3、 現代科技提出的新問題推動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串講筆記四
01-06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8)
09-2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對象
08-3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浙江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復習資料:論述題
0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復習筆記第一課下
02-10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