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品經濟和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
【重點、難點】
一、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
二、價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勞動
三、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四、貨幣的產生、本質和職能
五、價值規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考核知識點】
1、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答: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條件,是社會分工,即各種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的行業或部門。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經濟利益主體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商品二因素與勞動二重性是什么關系?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3、商品的價值量是怎樣決定的?
答: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商品價值就是商品的社會價值。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復雜程度不同的勞動所生產的不同種類商品的價值量的確定,是通過把一定量的復雜勞動化為多倍的簡單勞動來實現的。
4、為什么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答: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是因為:第一,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內在各種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全過程。第三,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5、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起哪些作用?
答:(1)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普遍的客觀經濟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依據價值來進行。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商品交換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來進行。
(2)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3)作用:第一,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的按比例分配。通過競爭、價格、供求關系的變動而實現。第二,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一作用是在追求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第三,引起和促進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優勝劣汰,兩極分化。
6、價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勞動
答:(1)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形成商品價值的勞動,分為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活勞動實質在生產過程中新加入到勞動對象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是指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過去的勞動。(2)活勞動與創造價值。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只有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物化勞動部創造新價值,智能將其原有的價值轉移到新生產的商品中。價值的創造就是指商品生產過程中由活勞動新增加到生產的商品中的價值,不是指轉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勞動的緣由價值。價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勞動。(3)總體工人創造價值。作為價值唯一源泉的活勞動,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既包括生產商品的工人的活勞動,又包括生產商品的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的活勞動。也就是由“總體工人”或“結合勞動人員”的活勞動共同創造價值。
7、貨幣的產生、本質和智能
答:(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隨著價值形式的長期發展而產生的,它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產物,是商品乃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2)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一般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3)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中,它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五種職能的這一排列順序,大致反映了它們產生的順序及其相互關系。其中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