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理論的歷史考察☆☆☆☆
1、悲劇理論源于悲劇藝術。
在西方美學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劇理論基礎的乃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其《詩學》中對古希臘的悲劇藝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理論總結,對于悲劇的情節(jié)、人物以及悲劇藝術的審美特征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討。他認 為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是悲劇理論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定義。
2、德國古典美學時期,黑格爾提出了悲劇的”矛盾沖突“理論;黑格爾對悲劇理論的最大貢獻,在于他把辯證思維的方法 運用到了悲劇現(xiàn)象的分析之中。
他的理論,始終圍繞著理念的發(fā)生展開。因此他認為,悲劇的產(chǎn)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理念在一 般情況下是和諧、靜穆的,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卻會產(chǎn)生分裂與矛盾,這種分裂和矛盾會導致理念的內在沖突,并推動理念的運 動和發(fā)展。理念沖突的顯著表現(xiàn)就是人們的倫理觀念和道德理想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描寫這種沖突正是悲劇藝術的使命。
與亞里土多德不同,他并不認為悲劇的發(fā)生是由于悲劇主人公的過失所致。
黑格爾的精辟之處在于,他看到了悲劇沖突的雙方都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3、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對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認為悲劇的誕生與古希臘人的兩種精神有關,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悲劇之所以不同于現(xiàn)實慘劇,是因為在酒神精神中發(fā)揮出了人的一切象征能力,人與自然由此建立新的和 諧關系。把生活中的悲劇與審美意義上的悲劇明確區(qū)別開來。
4、西方存在主義之父的丹麥哲學家克爾凱戈爾提出了悲劇的”罪孽說“和悲劇情緒的”焦慮說“。
作為西方存在主義之父 的丹麥著名哲學家克爾凱戈爾對悲劇理論也做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認識,克爾凱戈爾基于存在主義的思考,以個體的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為基點,提出了新的主體性思想。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chǎn)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對從業(yè)者的基本要求
12-05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