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本章重點
1、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戰爭及其野蠻性。
2、國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作用。
3、國民黨的對日作戰方針及其戰場和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
4、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路線、作戰方針;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維抗日統一戰線的政策和行動;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發展情況。
5、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意義和經驗。
本章提示
深刻理解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重要考點講解
一、基本概念
1、 日本“東方會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聲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2、九一八事變:1931年日本在東北沈陽制造借口而發動。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開始。
3、華北事變:1935年,日本在華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國政府提出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這一系列事件被稱作“華北事變”。是進一步侵華的事變。
4、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駐豐臺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炮轟宛平城,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駐軍奮起反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進入全民族抗戰的新階段。
5、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標志:1938年廣州、武漢失守。
6、偽滿洲國:1932年3月在長春建立,溥儀為形式的首腦,實權控在日本手中。東北實際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7、汪偽政權:1938年12月,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叛國投敵,1940年在南京成立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受控于日本。
8、南京大屠殺:1938年12月發生,我國遇害者達30萬以上。
9、察哈爾抗日同盟軍:1933年5月,原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同盟軍北路前敵總指揮吉鴻昌是中國共產黨員(后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10、十九路軍抗日反蔣事變(福建事變):1933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蔣光鼐以及國民黨內李濟深、陳銘樞等反蔣愛國人士在福州舉行抗日反蔣事變,組建政權。此前,第十九路軍代表同中央根據地的紅軍代表簽署了《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