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測量串講資料(1-3章)

時間:2022-08-15 10:12:24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心理測量的歷史
一:古代
1) 在中國古代,只能說是圣人賢哲的言談或著作中有心理測量的思想體現(不是真正的測量)。
2) 公元6世紀,南朝人劉勰的著作《新論?專學》中提到了類似現代“分心測驗”的思想,他提到“左手畫方,右手畫圓,無一俱成”。
3) 中國古代的“七巧板”是很常見的一種兒童玩具,其實它可以稱為創造力測量的工具。
4) 縱觀中國古代心理測量的思想,我們不難看出其中包含著典型的東方文化特點:定性描述及帶有道德判斷色彩。
二:近、現代
1.近代
1) 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紹了比內 – 西蒙智力量表。
2) 廖世承和陳鶴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設了心理測驗課,1921年,他兩出版了《心理測量法》一書。
3) 1922年夏天,中華教育改進社聘請美國教育心理測驗專家麥考爾。(說明我國近代心理測量與世界同步)
4) 1924年,陸志韋先生發表了《訂正比內西蒙智力測驗說明書》(1修);30年代又與吳天敏再次做了修訂(2修,80年代3修)。
5) 1931年由艾偉、陸志韋、陳鶴琴、蕭(山孝)嶸等倡議,組織并成立了中國測驗學會。1932年,《測驗》雜志創刊。
6) 此時我國的智力測驗和人格測驗約20種,教育測驗50種。
7) 丁瓚等于1946,1947~1952年分別將TAT(主題統覺測驗)與韋克斯勒 – 布勒維測驗用于臨床。1948~1951年間,劉范使用過RIT(羅夏克墨跡圖測驗)。
8) 著作:至1949年,出版的測驗方面的書籍共計20余種。
2.現代
1) 歷史背景:解放初期,受蘇聯影響。1936年,蘇聯在批判“兒童學”時擴大化,心理測量一概禁止。
2) 1978年北大首建心理系開始,心理測驗得到恢復。
3) 1979年,林傳鼎、張厚粲等以國外資料為參考,編制了少年兒童學習能力測驗。
4) 1980年初,北師大心理系開設了心理測量課。
5) 1984年,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心理學年會上,成立了心理測驗工作委員會。
三:科學心理測驗的產生
1. 西方早期心理測驗產生的原因
1) 心理測驗的產生,是出于實際需要。最初人們用測驗,是因為要治療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人。
艾斯奎羅第一個把智力落后與精神病分開。他認為:精神病以情緒障礙為標志,不一定伴隨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則是以出生時或嬰兒期表現出來的智力缺陷為主要標志。
50多年以后,法國心理系家比內才提出應該從正常學校學習的兒童中篩選出不適應的兒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級里學習和教育。此一舉動導致心理測驗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第一個智力測驗的誕生。
2) 實驗心理學的誕生是心理測驗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建立了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試驗室,從視覺、聽覺以及其它感覺和簡單反應時的實驗研究。
實驗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還給心理測量帶來另一個副產品:嚴格的標準化程序。
2. 西方早期的心理測驗嘗試
1) 弗蘭西斯?高爾頓可以說是第一個倡導心理測驗的人。
 他于1884年在倫敦國際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一個“人類測量試驗室”。可測身高、體重、胖瘦、視聽覺敏感度等。高爾頓的這一舉動可謂是心理測量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系統地測量個體差異的嘗試。
 他還是使用評定量表和問卷法的先驅。
 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發展了分析個體差異資料的統計方法。
2)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于1890年發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于《心理》雜志上,這是在心理學文獻中首次出現“心理測量”。
3. 比 – 西量表的誕生以及心理測驗的發展
1) 制定:1904年為鑒別弱智兒童,比內于西蒙合作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比內 – 西蒙量表。
2) 發表:1905年發表,史稱“1905年量表”。
3) 修訂:1908、1911年,比內與西蒙親自主持修訂過2次。
4) 1905版由30個題目組成;1908版有59個問題,問題按年齡分組,從3~13歲。
5) 比 – 西量表主要強調的是判斷、理解和推理能力,也就是比內認為的智力的基本組成部分。
6) 比 – 西量表的測驗結果用“智力水平”表示,人們稱之為“智力年齡”。他表示一個兒童能完成何種年齡水平的兒童所能完成的測驗。
7) 比 – 西量表的各種翻譯版本中,最有名的是1916年出版的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推孟教授訂的“斯坦福 – 比內量表”。它首先使用了“智力商數”的概念,簡稱IQ,是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
8) 1950年以后,出現了多種心理測驗(選擇題):
智力測驗有:歐提斯的團體智力測驗;美國陸軍用的甲、乙兩種測驗;韋克斯勒的兒童智力量表。
人格測驗有:武德沃斯的個人資料調查表;羅夏克墨跡圖測驗;MMPI量表。
9) 現代西方心理測驗的發展受到計算機的產生和發展及統計方法的改進的極大影響。
第二節:心理測量的性質、種類和功能
1) 測量是根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
2) 測量的參照點可分兩種:一是絕對的零點;二是相對參照點。最理想的參照點是絕對零。心理測量中所用的參照點都是人為的,因而測量的結果不能以“倍數”來解釋。如IQ=100的人不是IQ=50的人的智力的2倍,因為沒有0智力。
3) 量表是由人制定的,依單位和參照點的不同,量表的種類也不一樣。斯蒂文斯將量表分為4個水平,由低到高分別為:命名量表、順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命名量表只是用數字來代表事物或對事物進行分類,沒有任何數字意義,只是表明類別(如:男=1,女=2)。
順序量表比命名量表高,它表明類別的大小或某種屬性的多少,主要用于分等論級以及分類,順序量表中沒有相等的單位也沒有絕對零點。(如:A>B>C)
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單位,可以加減,但沒有絕對零點,所以不能乘除。(如:溫度計)
等比量表:既有相等的單位,又有絕對零點,可進行加減乘除。
4) 心理學家布朗認為“測驗是指對行為樣本進行測量的系統程序”
5) 心理測驗的種類:
 按測驗內容分:能力測驗、成就測驗、人格測驗。
 按對象特點分:個別測驗、團體測驗。
 按表現形式分:文字測驗、非文字測驗。
 按測驗目的分:描述性測驗、診斷性測驗、預測性測驗。
 按測驗時間分:速度測驗、難度測驗。
 按測驗要求分:最高作為測驗、典型行為測驗。
概念:
1) 測量:就是確定一個事物的屬性的量的多少。即根據一定的法則,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事物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測量有兩個要素,一是參照點,二是單位。
2) 量表:就是有參照點和單位的連續體。
3) 心理測量:安娜斯泰西認為“心理測驗實質上是行為樣本的客觀和標準化的測量”,這一定義中包含有至少3個基本要素:行為樣本、客觀測量和標準化。從行為測量中來推知心理特征,最簡單可行的辦法是找到有代表性的少數行為作為全部行為的樣本。心理測量要作到客觀必須在測驗編制、實施、評分、解釋過程中減少主試和被試的隨意性程度。標準化的測量是測量客觀性的根本保證。
簡答:
1.心理測驗的性質
1) 間接性 只能通過測量人的外顯行為,即測量人們對測驗題目的反應來推論出他的心理特征。
2) 相對性 在比較不同人之間的行為或心理特征時,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有絕對的零點,只是在一個連續的行為序列中做比較。
3) 客觀性 因為心理測量都是在標準化的前提下進行的。標準化包括:題目、操作、環境、評分、解釋等
2.心理測驗的功能
1) 從實際角度看5類:選拔人才、崗位安置、臨床診斷、評價、輔助。
2) 從理論角度看3類:搜集資料、提出和驗證假設、實驗分組。
第三節:糾正錯誤的心理測驗觀
1) 錯誤的測驗觀:測驗萬能論;測驗無用論;文化公平測驗;心理測驗即智力測驗。
2) 正確的測驗觀:
 測驗是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之一,是決策的輔助工具。
 心理測驗作為研究方法和測量工具尚不完善。
 科學地看待測驗,防止亂編濫用心理測驗。
第二章:心理測驗的編制
1) 測驗的目的可分為2類:顯示和預測。因此測驗可分2類:顯示性測驗和預測性測驗。顯示性測驗是指測驗題目和要測量的特征相似的測驗,比如成就測驗。為了預測一些沒被測量的行為的測驗預測性測驗。
2) 心理測驗的目標是指編制的測驗的測什么的,即測什么樣的心理特征或人格特點。
3) 目標分析依測驗不同而異,可分3中情況:一是工作分析;二是對特定概念下定義,如果某測驗是為了測某種特殊的心理品質,那么就要對待特殊的心理品質下定義;三是確定測驗的具體內容。
4) 心理測驗題目根據對被試的要求不同可分2類:提供型和選擇型題目。提供型題目要求如:論文題、簡答題、填充題;選擇型題目如:是非題、匹配題。
5) 選擇題由兩部分組成:提干、選項。
6) 合成題目要做2件事,篩選題目和控制測驗長度。
概念:
1) 工作分析:對于預測或選拔用的測驗,主要任務就是對所預測行為活動作具體分析,即任務分析或工作分析。第一步是確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為可以使要預測的活動達到成功;第二步是確立被試是否成功的標準。
簡答:
1. 命題的基本原則 (P31上第一段)
2. 有些測驗必須涉及這類社會敏感性的問題,該怎么辦?(P31下)
3. 測驗目的的來源
1) 已出版的標準測驗
2) 理論和專家的
3) 臨床觀察和記錄
4.測驗題目的編制
1) 測驗題目編排原則:
 測同一因素的題目放在一起;
 同類型的測題盡可能組合在一起;
 題目的難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2) 測題的編排方式:
 并列 – 直進式
 混合螺旋式
第三章:測驗的實施、積分和誤差
1) 主試的期望對測驗結果的影響,稱“羅森塔爾效應”。
2) 主、被試交互作用引起的誤差,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主、被試的協調關系來控制。
概念:
1) 協調關系:在臨床心理、心理治療中經常用到。在心理測驗實施中,這種關系就是指主、被試之間產生一種友好、合作、能促使被試最大限度地作好測驗的關系。
2) 記分標準化:有2層含義:一是對測驗編制者而言,在編制測驗時就要根據測驗的目的、性質及題型確定一個適當的記分程序;二是對實施者而言,在測驗完成以后要按測驗操作手冊上的規定嚴格進行記分。
簡答:
1. 什么是標準化 (P44下)
2. 主試誤差有哪些年因素(P46)
3. 對主試誤差的控制方法 (P47)
4. 被試誤差可分哪些方面 (P47~48)
5. 反應定勢對測驗的影響 (P49)
6. 記分的一般程序 (P54)
論述:
測驗實施的程序及其要素(P45~46)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龙南县| 石狮市| 长宁县| 河曲县| 梁河县| 安多县| 福海县| 迭部县| 宣汉县| 葵青区| 兴义市| 洞头县| 商洛市| 原平市| 上林县| 高碑店市| 渭源县| 彰武县| 当阳市| 瓮安县| 曲松县| 吐鲁番市| 合江县| 西青区| 安平县| 凤阳县| 抚松县| 大余县| 南宫市| 土默特右旗| 康定县| 福州市| 衢州市| 翼城县| 神木县| 达日县| 扶绥县| 五常市| 鹤庆县| 响水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