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我國的外交戰略與對外開放
一、單項選擇題
1、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是:和平與發展。
2、當今世界,威脅世界和平和阻礙發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
3、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處理好:實行對外開放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
4、當今世界局勢發展的方向是:多極化。
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國是:中國、印度、緬甸。
6、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涵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
7、當代世界的和平問題是指:在較長時期內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可能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8、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社會根源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
9、鄧小平對國際形勢作出一系列新判斷的科學依據是:實事求是。
10、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從根本上說,是: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必然結果。
11、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礎和主要內容是: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
二、多項選擇題
1、我國外交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是指(ACE)
A.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B.天賦人權高于一切;C.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D.閉關自守地處理一切事務的最高權力;E.中國不同任何國家結成同盟
2、我國經濟特區的窗口作用,主要表現為(ABCD)
A.吸收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的窗口;B.引進和傳播先進管理的窗口
C.獲得知識和傳播信息的窗口;D.實行改革開放的窗口;E.對外援助的窗口
3、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的主要內容包括(ABCDE)
A.對外貿易;B.對外技術交流;C.利用外國資金;D.承包國外工程和勞務合作;E.國際旅游業
4、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在于(ABCD)
A.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B.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
C.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D.發展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內在要求
E.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需要
5、利用國外資金應當遵循的原則是(ABCDE)
A.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拒絕一切不平等的附加條件; B.利用規模要適度,量力而行
C.要同償還能力、消化能力相適應; D.外資利用要保證重點建設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
E.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
6、發展對外貿易的具體作用是(ABCDE)
A.協調再生產的比例關系,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B.利用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
C.增加外匯收入、擴大國內就業機會; D.提高技術、管理水平,增強國家經濟實力
E.活躍國內市場,改善人民生活
7、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的核心是(ABC)
A.發展問題; B.南北問題; C.經濟問題; D.和平問題; E.東西問題
8、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是(ABC)
A.全方位; B.少環節; C.多形式;D.多層次;E.寬領域
9、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理論依據是(ABC)
A.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
B.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C.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C. 全球經濟一體化;
E.科學技術無國界
三、簡答題
1、鄧小平對國際形勢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學判斷?
答:鄧小平同志依據馬克思主義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對當代世界的國際形勢作了如下的一系列新論斷:(1)新的世界大戰是可以避免的,爭取比較長期的世界和平是可能的。(2)當代世界帶有全球性、戰略性的兩大問題是和平與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世界多國人民的共同要求和迫切希望。(3)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由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作崇,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4)蘇聯解體宣告兩極格局終結,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2、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表現在:(1)獨立自主是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尊嚴,維護中國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對世界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權。中國也同樣尊重別國的國家主權與國家利益,平等互利,保持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堅持獨立自主就是真正的不結盟,不參加任何國家集團與軍事集團,不同任何國家結成同盟。堅持獨立自主必然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我們反對霸權主義,自己也永遠不稱霸。(2)維護世界和平,主要表現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普遍推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世界一切國家建立和發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關系。對國與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和爭端,我們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堅決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國際關系。
3、為什么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
答:主要來自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長期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一些西方國家堅持要把它們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價值觀念強加于別國,特別是個別超級大國出于其帝國主義的本性作崇,利用“人權”問題到處插手別國內部事務,大肆擴張其政治、經濟勢力范圍,推行新殖民主義,甚至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捍然發動戰爭干涉他國內政,或者插手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而導致的局部戰爭,造成世界不得安寧,使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
4、為什么說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
答:我們的開放政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是因為:(1)我們對外開放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前提和基礎的,我們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先進的優秀文化成果,但決不學習和引進外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決不學習和引進各種丑惡頹廢的東西。雖然對外開放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腐朽東西,會有一些資本主義的東西混進來,會有一些風險。但風險和開放帶來的積極效果相比,畢竟要小得多。只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我們就有力量、有辦法克服它。(2)我們在對外開放中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強大的人民政權、國家機器、實行社會主義政策。我們引進的外資有限,占的份額很小,改變不了中國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損害中國的主權,只會有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3)采用法律和教育兩種手段來防止和克服資本主義的腐朽影響。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抓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打擊經濟犯罪活動。
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涵是什么?
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在處理國家之間關系中,堅持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原則。這是本世紀50年代初由中、印、緬三國共同倡導的,并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好的方式。只有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普遍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才能發展正常的國家關系,增進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
6、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內涵是什么?
答: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以互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和維護世界各國的主權獨立和國家利益為核心,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國際關系,以促進世界持久和平與人類共同繁榮。
7、我國興辦經濟特區發揮了哪些作用?
答:我國建立經濟特區十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1)使經濟特區的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建立起外向型經濟,初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很好地發揮了四個“窗口”的作用,即成為吸收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的窗口,引進和傳播先進管理的窗口,獲得知識和傳遞信息的窗口,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對外政策的窗口。(3)對內地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要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4)經濟特區進行的市場取向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和探索,推動了在全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
8、怎樣正確處理對外技術交流中的引進與創新的關系?
答:引進先進技術是我國利用后發優勢趕超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國通過相互引進技術并結合本國實際加以吸收、創新,就會消除彼此間的技術差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各國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是引進先進技術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引進適用于我國的先進技術;必須同國內的消化、吸收、利用和創新相結合;應該同我國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相結合。這里最重要是引進與創新相結合。單純地依賴引進,而不注重創新,就只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永遠不會超過人家。只有以引進為手段,以創新為目的,才能縮小同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才能達到和超過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9、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有 (1)對個貿易。 (2)對外技術交流、引進先進技術。 (3)國際資金往來、積極利用國外資金。 (4)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 (5)國際旅游業。
10、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我國的對外開放是有步驟、有層次、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全面展開地發展起來的,現在已形成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通線——沿江和沿邊地帶,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所謂全方位,就是不管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實行開放政策;不僅在經濟建設方面,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堅持對外開放。所謂多層次,就是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及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中心城市、鐵路公路交通沿線、沿江沿邊地帶的開放,形成全國范圍內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所謂寬領域,就是從國際商品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務市場到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以及金融、保險、房地產、科技教育、服務業等領域的開放。
11、如何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答: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對外經濟交往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現在,應該從總結經驗教訓入手,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這主要是:(1)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經濟安全。(2)著眼于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3)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經濟舞臺,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競爭,既開放國內市場,又開拓國際市場,發展開放型經濟。(4)以提高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強其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5)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
12、為什么說經濟特區姓“社”不姓“資”?
答:因為我國建立的經濟特區不是政治特區,它仍然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轄下的經濟特區,它對外商實行的經濟優惠政策和較大的自主權都是中央和國務院授予的,特區的“特”在于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上,而不是“特”在社會經濟制度上。它發展外向型經濟,是為了發揮它的“窗口”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所以,我國的經濟特區姓“社”不姓“資”。
13、為什么說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貧窮落后、愚昧無知?
答:因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是不可能的。中國近代史證明,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從明朝中葉開始,我國封建統治者推行閉關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導致了近代中國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強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想擴大中外經濟技術交流,包括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貿易關系,但由于帝國主義當時封鎖我們和后來“四人幫”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賣國主義,把我們同世界隔絕了。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閉關自守。這使得我們同世界發達國家經濟上的差距又擴大了。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只會導致愚昧和落后。
14、怎樣理解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答:從全人類的高度來觀察,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不論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還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再發展,都要在世界和平的環境下才能順利實現。和平也離不開發展,只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才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才能有力量避免世界大戰。
15、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是: (1)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目標。(2)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中國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4)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四、論述題
1、為什么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
答:和平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國際局勢總體已趨向緩和,因而在較長時期內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可能的。但是由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人類仍然面臨著戰爭的威脅。所以,和平問題是事關全人類的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
發展問題是當今兩大問題的核心。發展問題是經濟問題。由于長期以來國際經濟舊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而造成南北貧富差距、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北方發達富裕,南方落后、貧困,而且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南方迫切希望改變貧窮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再發展。南方不發展,北方就沒有市場,整個世界經濟就難以形成良性的發展。所以,我們應當從全人類的高度來認識發展問題。
這兩大問題不是彼此獨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發展要在和平環境下才能順利實現;和平也離不開發展,只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發展起來,和平力量才能不斷壯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戰。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這一論斷有什么意義?
答:這一重大論斷的偉大意義在于:
第一,它科學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70年代以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和當前時代的特征,反映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新時期外交工作提供重要依據。我們黨依據這種對國際形勢的新判斷,制定了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把原來針對蘇聯霸權主義的威脅所采取的從日本、歐洲再到美國的“一條線”(對蘇的反霸統一戰線)戰略,轉為采取獨立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結盟和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誰搞霸權主義就反對誰。鄧小平在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時,總是把它同當代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持久的和平國際環境。中國的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也有利于南北問題的解決和世界經濟的繁榮。
第三,為我們觀察和處理國際問題指出了方向。把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的解決提到全人類的高度來認識,這就為觀察和處理國際問題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3、為什么社會主義必須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答: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共同財富。各國人民在建設自己國家的過程中都會有許多發明創造,并通過學習和借鑒他國的成果,不斷提高自己國家的科技水平、文明程度,同時也豐富了整個人類的科學文化知識寶庫。一切國家的發展特別是落后國家跳躍式發展,迅速趕上和超過先進國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鑒國外優秀科技文化成果分不開的。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
第二,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社會主義社會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現代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資本主義文明成果遺產,我們就建不成社會主義。所以,要堅持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用來完善和加強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是實行對外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縮小和發達國家差距的需要。我們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以此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才能迅速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4、為什么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們對外開放中的基本立足點?
答:這是因為:(1)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革命和建設的立足點。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的獨立自主權利,決不做外國的附庸,決不吞下外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
(2)我國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現代化建設不可能依靠別人,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來辦。
(3)強調自力更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資金來發展民族經濟,可以激勵全國人民的智慧,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把人民團結起來,就比較容易克服面臨的各種困難。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的經驗第一條就是自力更生為主。”放棄自力更生,就會喪失獨立自主的權利。
(4)從發達國家取得外援(包括資金和先進技術)要付出代價。他們當中有那么一些人還是老殖民主義者的頭腦,總想卡住我們的脖子,不讓我們得到發展。有些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總是以“援助”為幌子對別國內政和經濟生活亂加指責、干涉,甚至搞“西化”、“分化”破壞活動,企圖搞垮、搞亂受援國。所以,歷史和現實一再告誡我們,在對外開放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絕對不能動搖的,這是我們的基本立足點。
5、為什么堅持對外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答:實行對外開放之所以是我國的長期基本國策,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生產社會化發展為生產國際化,使生產分工和社會分工發展為國際分工,從而使生產和消費越來越具有世界性;商品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型經濟,它的發展必然要求打破地區分割,由區域市場發展為統一的國內市場,并進而突破國界,發展成為統一的世界市場,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由一國范圍擴大為世界范圍。現代經濟的發展使世界各國的發展都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孤立于世界之外、閉關自守是不行的,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就是對當代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形勢發展科學觀察和概括的結果。
第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歷史反復證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孤立于世界之外閉關自守,中國就會導致貧窮落后和愚昧無知。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后,要趕上經濟發達國家,除了主要依靠本國的力量外,重要的一環是大力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靈敏的信息網絡,利用戰后生產國際化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時機和較好的國際環境,以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決不是短期的權宜之計.而是長期的基本國策。因為社會主義制度是開放性的社會。不僅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對外開放,而且今后經濟、技術提高了,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仍然要實行對外開放。
6、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同帝國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有何本質區別?
答: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同帝國主義國家的所謂對外經濟援助,有著本質的區別。帝國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是以“援助”為名,從事資本輸出、傾銷剩余產品;以攫取高額利潤,并以救世主身份出現,利用“援助”指手劃腳,干涉別國內政和經濟生活,甚至搞亂搞垮別國經濟。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則是為了受援國家獲得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真正獨立。我國對外經濟援助,主要是支援發展中國家維護民族獨立、增強其自力更生地發展民族經濟的能力,支持他們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正義斗爭,真誠地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
7、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意義和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是什么?
答:對外貿易包括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進口和出口包括商品、資金、技術、勞務;信息等多方面。發展對外貿易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礎和主要內容。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的范圍和發展程度、經濟建設的規模和進程,在很大程度吐取決于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創匯能力。因此,它是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大問題。
對外貿易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是:(1)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堅持本國經濟安全和經濟獨立,保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2)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經濟交往都處于平等互利的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3)實行國家統一領導下聯合對外的原則,反對外貿活動中擠壓、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本位主義和分散主義的傾向,以保證國家的整體利益不受到損害。
8、為什么說世界發展的多極化趨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答: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標志著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動、大分化、大改組的歷史時期。
(1)美、蘇壟斷一切的兩極格局已經終結。舊格局已經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想建立一家獨霸的單極格局力不從心。
(2)歐洲和日本在國際政治中的份量大大增加。歐洲聯盟的建立,加快了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成為國際經濟、政治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俄羅斯現有的實力,決定它仍會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日本正積極努力,爭取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
(3)第三世界的崛起,必將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不容低估,中國正變成多極中的重要一極。世界局勢這些急劇變化,表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國際形勢總體已趨向緩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避免新的大戰是可能的。爭取一個良好的國際和平環境來發展經濟是可以實現的。所以說,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4)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的對外貿易戰略
9、從全人類的高度來認識,應如何謀求世界共同發展?
答:世界共同發展主要是指經濟發展。而其核心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要謀求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特別是謀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途徑有:
(1)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2)推行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縮小南北貧富差距。
(3)第三世界聯合起來,加強南南合作。
(4)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切實裁減軍備,用和平方式政治解決各種爭端,維護國際和平環境,是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條件。
(5)謀求世界共同發展,關鍵是要各國搞好自身的發展,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一定要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實現自身的發展和繁榮。
10、如何正確估計中國在多極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鄧小平同志指出:“所謂多極,中國算一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么樣也算一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這一極是當今世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中國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永遠不稱霸。我們決不允許別國把他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強加于我們,我們也決不把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強加于別人。誰搞霸權主義就反對誰。反對霸權主義是我國對外政策的綱領。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力量不斷增強,中國日益成為遏制霸權主義和保衛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中國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衛者。中國是第三世界中的大國。中國社會制度雖然與第三世界多數國家的社會制度不同,但在歷史上中國與第三世界有著共同的遭遇和經歷,在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發展民族經濟、反對霸權主義等許多重大問題工又有著共同的利益。在國際斗爭中,中國站在第三世界一邊,堅決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一切正義斗爭和合理要求,與第三世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強了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
(3)當今世界上許多重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的合作與努力。中國是占世界人口1/4的大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在世界多極化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天世界上許多重大問題離開中國的參與與努力,是不能解決的。所以,在當今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國這一極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極。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20世紀文學概述(三)
12-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