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述對待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正確態度。
(l)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淀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不同角度來指稱的。中國古代文化是針對現代文化而言,它是對文化的時代劃分;傳統文化是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產,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這種認識恰恰忽略了現代化進程仍然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部分,~旦否定了傳統,現代化與民族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就要脫節,與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認為發揚傳統就要拒絕引進和借鑒,或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是截然對立的。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種民族傳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說,這些被吸收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一種文化是純而又純的,吸收外來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本體文化的正常途徑之一。當然,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總是有所選擇的,不適應本體文化的外來文化完全應當淘汰也必然會被淘汰,但這和拒絕一切外來文化的狹隘民族主義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傳統: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文化傳統是貫穿于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這種核心精神,也是上層文化和底層文化所共有的,盡管彼此的表現形式不完全一致。例如,中國的詩歌傳統是講求韻律,這一點,不論是民歌還是魏晉、唐宋的文人詩詞,以至近現代的白話詩,以不同的形式保持這種傳統的,都被認為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又如,中國封建體制形成的等級和特權觀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統論,即使在現代社會里,不論是在民間還是在上層,仍會在人們頭腦中時而起著作用。文化傳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它是在傳承中積淀下來的,是歷史的產物,又在每一個時代產生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形式特點,因此,它帶有各時代的普遍特性,又綜合了不同時代的多方面的內容。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傳統既有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也有對社會發展起負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華,是優秀的傳統;后者是糟粕,是不良傳統。對文化傳統一律否定,采取虛無的態度是不對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態度也不是正確的態度。
試論述中國文化概論課程開設的目的和任務。
(1)使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增長熱愛并繼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發展的意識;
(2)使學習者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把握中國國情,增強愛國主義的意識;
(3)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各分科的具體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從而運用這些知識來觀察社會,認識社會;
(4)使學習者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作出積極的努力。
論述中國地理的整體特征及其對中國文化走向統一發展的影響
1眾多的河流像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的地區聯系在一起。
(1)黃河長江貫穿于中國三大階梯之中,溝通著中國大陸的東西。
(2)漢水、淮河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
(3)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發源于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溝通。
(4)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云貴。
2地理通道,雖然地形多樣,山嶺眾多,但不論多么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
(1)早在遠古時代,新疆與青藏就和內地有聯系。
(2)大致沿渭水、黃河、濟水一線,從遙遠的古代,就形成一條聯系東西的交通線。
(3)與這條線東西線相交,還有三條南北方向的交通線。1)太行山以東不遠,北起河北曲陽,南至河南新鄉,有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太行山西側的汾水流域。3)近陜西境內,南起西安,向北竄山越嶺,北達榆林、府谷一帶。中國地理的這些特征都形成著中國大陸內在的統一性。沒有交流就沒有文化的發展,交流范圍及交流者之間的差異越大,對文化發展就越有利。
論述地理條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l)廣大地域決定中國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國大陸的整體性,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走向統一,地域廣闊的大陸又一定是一個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國文明時代的開始,家國社會的建立,正以這樣一個基本情況為前提。中華祖先在創建它的古代文明時,首先面臨著大地域上人口構成多族群的特點。在中國,戰爭征服是有的,但最終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戰爭,而是聯合與融會。
(2)廣大地域與對天下統一的追求。分裂與統~是中國歷史的兩大現象,統一總是占主導傾向的追求。這樣的追求來源于廣大地域上人群的遷移及人群間許久以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