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環境問題及其解決
簡答-什么叫環境風險評價?它有什么規律?
1、名詞-環境風險評價:是環境知覺的一種,是人們對環境負性結果持續的、一般的評價。
斯洛維克規律:人們對環境惡化程度的認知和專家預測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更高或更低。如果人們把環境的惡化看作是不可控制的,具有毀滅性的,難預知的,可怕的,并會殃及到下一代的,那么,人們的評價水平會偏高,如對原子能危險的評價。如果惡化被認為是可控制的,不會導致全球性災難的,易克服的,不會影響下一代的,那么評價水平就會偏低。
名詞-社會兩難,指的是個人及時的需要與公眾長遠利益的沖突。
簡答-什么叫做先行策略?包括哪些具體方法?
名詞-先行策略:指在行為改變之前采取的措施。它的主要目的是態度的改變,即改變個體對環境保護的評價和反應。它包括:
⑴態度改變和教育
環境教育包括讓人們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和產生的原因,以及了解改變自己的行為可以減輕環境惡化的嚴重性。說服也是一種有效的環境教育方法。還可通過媒體戰役。
⑵承諾。另一種挽救能源的方法是個人對能源保護的承諾的程度。
⑶榜樣。榜樣呈現是一種先行策略。因為被試希望和榜樣一樣得到獎勵。
⑷提示。提示是指信息的暗示。榜樣可看作是提示的一種,其他種類的提示有做的提示,即對行為給予支持的提示。例如公園中“謝謝保持公園清潔”的提示語。此外,電視廣告也是一種有效的提示,可以通過媒體提示人們有節制地使用能源。
簡答-什么叫做隨后策略?包括哪些具體方法?
隨后或結果干預是在已發生的行為之后進行干預。包括強化和反饋,也包括的改變和技術的革新。
⑴強化與懲罰
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使用獎勵——當個人采取環境保護行為時,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負強化是為了消除不好的行為,如懲罰就是在不期望的行為后伴隨一個不喜歡的結果。如罰款。
⑵反饋
環境反饋是提供行為的結果。通常,能源使用的反饋方法是把當前與過去的相同時期作對比。好的反饋應該對應具體背景有所調整。由于反饋起了一定的強化作用,所以也可以屬于強化的方法。最省錢的反饋方法是自我監督,換言之是教給人們怎樣看測量儀表,鼓勵他們定期去檢查。
⑶和技術革新
通過改進技術,制定規則或建立制度可以挽救能源。
簡答-從改變行為入手,有哪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垃圾?
為減少亂扔垃圾的行為,最主要的方法有先行干預和隨后策略。
1、先行干預:許多實驗使用提示和暗示作為禁止亂扔垃圾的先行策略。
研究發現,造成人們亂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產生垃圾”。就是說,在一個有垃圾的地方容易產生更多地垃圾。除提示之外,先行干預的方法還包括呈現榜樣和適當設置垃圾箱。
2、隨后策略在短期內的效果比先行干預顯著。當有垃圾扔進時會發出“謝謝”的聲音,結果,人們很少亂扔垃圾。如果運用得當,強化對減少亂扔垃圾行為十分有效,它更容易引發人們清掃骯臟環境的行為。“榮譽制度”的方法來減少亂扔垃圾現象。他們規定,如果游客揄滿一袋廢棄物并填寫一張有姓名和住址的卡片,就有機會獲得25美分的獎勵,一部分人還有可能得到一筆更大的獎金。
簡答-舉例說明怎樣減少故意破壞行為?
名詞-故意破壞行為:可以定義為“故意或惡意破壞、損壞、損壞公有或私有財產。和沒有采取保護資源的措施或無意的亂扔垃圾不同,故意破壞行為是有意的。
故意破壞行為又分為幾個類型:為了不法獲得某件物品(偷竊、掠取);屬于意識上的問題(引起對自己或某個問題的關注);報復性的(目的在于報復);當作消遣(打發無聊),以及惡意破壞(宣泄不滿和憤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