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重點題:
一 :鄧小平產生的歷史原因和時代背景(p1-7)
答:1.時代背景:鄧小平理論是時代主題轉換和新技術革命浪潮興起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二十世紀前半世紀是戰爭與革命的年代,后半世紀則逐步轉變成為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年代。
2.歷史根據:鄧小平理論是總結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教訓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3.現實依據:鄧小平理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答:(p10-11) 第一,二自然段
三:鄧小平理論的地位(p12-15)
答:1.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命題,指出了鄧小平理論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一方面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是馬克思主義,是指這一理論所依據和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遵循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是與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還表現這一理論的基本內容無不源于馬克思主義。
3.鄧小平理論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是指鄧小平理論沒有從本本出發教條地對待馬克思主義,而是從中國國情出發,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發展和創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四:鄧小平理論形成的三個階段(p7-9)
答:1.第一階段,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
2.第二階段,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開的過程中,鄧小平理論初步展開形成輪廓。
3.第三階段,從1987年黨的十三大到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形成理論體系。
其他次重點:
一:第三階段提出了什么新理論?(選)p9答: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和“三個有利于”標準的理論等(大膽吸收外國一切先進文明成果)。
第一章重點一:試論述鄧小平理論的精髓。p22-30答: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如何重新確立。
1.判斷“兩個凡是”,提出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2.支持和領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
3.兩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宣言書”。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4.科學地闡述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地關系。
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另一方面,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為了達到新的實事求是。
二:三個有利于提出的意義。p31-33答:1.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的提出,是為了掃清阻礙改革開放的種種“左”的思想和觀念的障礙,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和種種空想的界限,恢復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2.三個有利于標準體現了從實際出發和從人民利益出發的統一,真理標準與價值標準的統一。三個有利于具有內在聯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產力標準。
3.它對于我們排除姓“資”姓“社”的抽象爭論的干擾,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